最近上映的电影《好东西》,大家都看了吗?
上映前一天,豆瓣上已经有近9万名看过点映的观众为它打出了9.1分,让它成为2024年以来豆瓣目前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
01
不同于以往的女性题材影片情感表达和叙事方式,《好东西》在表现的内容、形态和风格上,都呈现出别样的思考。
影片讲述了3位不同年龄的女性在生活和情感上互帮互助的故事。单亲妈妈王铁梅带着女儿王茉莉搬进新家,结识了年轻邻居小叶。王铁梅和小叶性格迥异,一个坚强,一个柔软,面对旧创伤和新挑战,她们带着茉莉一起,互相给予温暖和慰藉。
影片用“由强返弱”的散文式结构,淡化起承转合,不同于强矛盾强情节的故事讲述,通过“熟悉的陌生化”展示日常和琐杂,返璞归真,认真摹写女性生存状态,惊艳且不同流俗。
除此以外,《好东西》的视野同时涉及亲子教育、校园霸凌、网络暴力等社会议题,辐射更广阔的现实与更深刻的思考。在多个维度上,《好东西》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创新,体现出编剧兼导演的大胆。
02
影片用日常对话式的表现形式,以轻松幽默为底色,将深刻尖锐的议题融于文本之中,在带给观众欢笑和快乐的同时,也给予了让生活重新出发的意义和力量。邵艺辉导演也被盛赞“掌管台词的神”,让人不禁想要二刷、三刷,再次细细品味其字句笔墨间的奥妙。
此外,乐队主唱小叶在帮王铁梅带孩子时,将录制的不同声音样本给王茉莉听,小女孩说她听到了电闪雷鸣,急风骤雨,她眼神闪亮,仿佛看到整个宇宙。而伴随着女儿对世界的畅想,镜头切换着母亲洗碗的声音,在阳光下敲打晾晒被子的声音,收拾玩具的声音,买的橙子滚落在楼梯上的声音……
这些隐形的家务劳动,日复一日的操劳,成为了日月壮阔的山河之声,它们优美甚至舒展。这样的视听语言让单身母亲的日常再次摆脱了“苦大仇深”的束缚,具有了翱翔世界的架势。
03
◆“气氛不会被礼貌破坏,气氛只会被不礼貌破坏。”
这是片中单亲妈妈王铁梅的“金句”。现实中,面对不礼貌的言语或者行为,我们常常“忍气吞声”或者假装不在意。直接地表达出来,和对方沟通你不舒服的感受,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总要有人跟你说对不起。”
影片中,接受这句话的对象是小叶。当时她与朋友铁梅正在天台对谈,而这似乎也是小叶人生中得到的第一声对不起。
向一个曾经不被爱的小女孩道歉,铁梅的温暖融化了小叶心底埋的寒冰。很多时候,我们何尝不是在等待一句“对不起”,不需要弥补,不需要所谓的解释,因为过去的无法改变。我们要的,只是让自己受过的伤被理解、被看见。
◆“我还是更喜欢当个观众。”
听起来是很不起眼的一句话,却是整部电影的神来之笔。
铁梅的女儿茉莉,人称小孩姐,看起来温吞,却极有主见。她学打鼓,却并不执着于登台表演,也对“打鼓拿奖从此走上励志典范”的发展之路兴致缺缺。她说:“我喜欢打鼓,我在大舞台上试过了,可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当个观众。”她不是懦弱,具备能力,只是更清楚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选择。
◆“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有什么可怜的?”
戳中很多网友的一句台词。面对别人的否定贬抑,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坚定身上的光芒,这需要勇气,更需要结实的自信。可怜不属于内核强大的人,而是属于那些盲目嘲讽他人处境的无知之辈。
◆“如果能让你开心,那就是好东西。”
诗人说,生活充满着悖论,如同玫瑰也是荆棘。当我们走在摸索成长的路上,不妨再轻盈一些,再快乐一些,保持取悦自己、爱自己、宽容自己的能力。
时评导写
鲜活而有生命力的女性角色,犀利又广阔的社会视野、轻盈可爱有趣诙谐的喜剧喜剧表达,《好东西》的“好”是从真实的实生活中生发出来的,正如世间万物的声音都是妈妈厨房里叮当作响的爱的蒙太奇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观影名场面一样,《好东西》呈现的是我们每个人会看到、会关注、会讨论甚至会经历的现实议题,不止女性视角,更是打破种种边界,包容广阔的思考与表达,是喜剧性和当下性的完美融合。(来源:人民日报)
写在最后
▼
正如影片中,某次现场演出的后台,镜头掠过柜子上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会变好吗?”会的。把更多美好的东西留进生命里,明天就会更好。
-END-
往期推荐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