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线索:如何挖掘到母线】
回溯根源,一切都围绕“AIDC较IDC的变化是什么”展开。近期市场热议的柴发、燃气轮机、高压直流(HVDC)等技术热点,其背后反映了一个核心问题——AI高功耗需求正在改变数据中心的供电模式,供电链路亟需配套升级。AI服务器的单机柜功耗持续提升,远超传统机房设计负载。而通常1000安培以上需要使用母线,母线属于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中的配电环节,由于初期投资成本较高,过去主要应用于电流需求较大的特定场景,使用范围较为有限。AIDC加速落地后,母线正逐步成为数据中心供电系统中的关键选择。这种从少量应用到需求快速上升的变化,有望为母线市场打开从0到1的巨大成长空间。
【母线:高功率AI基建的重大缺口】
What-母线是什么?母线(Busbar)是一种用于电力分配的导体,主要由铜或铝制成,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可靠传输大电流的场景,通常安装于机架上方,不占用地面空间,对于高密度部署的AIDC能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母线具有更高的载流能力和更优的散热性能,能够承载1000安培及以上的大电流,适配AI高功率机柜。
Where -母线应用场景有哪些? 与传统电缆相比,母线具有更高的导电能力、更好的散热性能、更低的电压降,而且即插即用,新增设备或迁移无需复杂布线,特别适用于发电站、变电站、大型工厂和数据中心等高负荷用电环境。
Why-为什么母线会成为AI基建的缺口?传统数据中心单机柜负载通常在3-7kW之间,AI驱动下单机柜负载功耗迅速攀升至25kW甚至更高,对供电基础配套提出巨大挑战,传统供电系统通常采用电缆供电或者列头柜配电(PDU)的方案,无法满足AI需求:
高功率承载能力:传统电缆在高电流下容易导致电压降增加和散热不足,无法承载AI高功率用电需求。
扩展性(模块化):随着AI模型迭代和服务器升级,数据中心需频繁调整设备布局和扩容,母线槽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允许快速增加或调整供电分支,避免对现有系统的干扰;
可靠性:母线槽在接口电阻、温升控制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电缆,有完善的绝缘和保护措施,稳定性更强;
智能运维:AI数据中心需要实时监测机柜负载、电气状态和能耗分布,母线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可以集成监控系统,提供精准的电气参数,采用智能化运维。
【母线:规模与竞争格局】
母线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目前渗透率尚低。根据Fundamental Business Insights,母线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341.2亿美元,2025-2034年CAGR将超过4.9%。相较于传统电缆,母线的市场渗透率尚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在数据中心和工业用电领域的替代趋势较为显著。目前全球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核心厂商包括施耐德、伊顿、西门子、通用电气、ABB等。同时,国内相关公司也持续发力,如威腾电气与 ABB(中国)共同出资成立江苏威腾ABB母线有限公司,利用各方优势开展低压母线产品业务,其中威腾出资4080万元(占比51%),ABB出资 3920万元(占比49%)。
综上,我们建议关注AI基建板块,尤其是母线环节(有望迎来需求放量),建议关注核心公司A股威腾电气、电工合金等,以及同样具备母线业务的中天科技,美股建议关注施耐德、伊顿、西门子、ABB等。同时,我们依旧长期坚定看好算力板块,重点推荐光通信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
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1. 投资策略:母线——AI大功率集群需求的新解
本周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本周观点变化:
本周AI产业链传来大量利好信息,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星际之门”计划,将与OpenAI、甲骨文和软银合作,共同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同时本周豆包、DeepSeek均推出新版本,性能进一步提升;周三OpenAI发布首个AI Agent;周四中国银行宣布未来五年将为AI全产业链提供1万亿元金融支持。利好消息频出引发本周AI硬件市场逼空行情,联特科技、德科立、太辰光、英维克、新易盛、沪电股份、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本周涨幅分别达到23.6%、22.6%、18.9%、17.2%、12.6%、12.5%、9.7%、5.0%。
我们认为,大量利好消息频出将导致AI产业链各个环节受益。我们建议关注AI基建板块,尤其是母线环节(有望迎来需求放量),建议关注核心公司A股威腾电气、电工合金等,以及同样具备母线业务的中天科技,美股建议关注施耐德、伊顿、西门子、ABB、VRT(维谛技术)等。同时,我们依旧长期坚定看好算力板块,重点推荐光通信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
2. 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上涨,光通信表现最优
本周(2025年1月20日-2025年1月24日)上证综指收于3252.63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创业板综>万得全A >中小板综>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 沪深300>上证综指。通信板块上涨,表现优于上证综指。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光通信、云计算、物联网、量子通信、移动互联分别上涨8.4%、6.3%、6.2%、4.9%、4.3%,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通信设备上涨0.8%,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运营商、卫星通信导航、区块链分别下跌0.1%、1.4%、1.8%。
本周,受益于数据安全概念,ST信通上涨27.650%,领涨版块。受益于字节产业链概念,博创科技上涨24.360%;受益于AI智能体概念,中科创达上涨22.122%;受益于AIGC概念,网宿科技上涨20.063%;受益于AI智能体概念,初灵信息上涨18.903%。
3.周专题:母线——AI大功率集群需求的新解
【线索:如何挖掘到母线】
回溯根源,一切都围绕“AIDC较IDC的变化是什么”展开。近期市场热议的柴发、燃气轮机、高压直流(HVDC)等技术热点,其背后反映了一个核心问题——AI高功耗需求正在改变数据中心的供电模式,供电链路亟需配套升级。AI服务器的单机柜功耗持续提升,远超传统机房设计负载。而通常1000安培以上需要使用母线,母线属于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中的配电环节,由于初期投资成本较高,过去主要应用于电流需求较大的特定场景,使用范围较为有限。AIDC加速落地后,母线正逐步成为数据中心供电系统中的关键选择。这种从少量应用到需求快速上升的变化,有望为母线市场打开从0到1的巨大成长空间。
【母线:高功率AI基建的重大缺口】
What-母线是什么?母线(Busbar)是一种用于电力分配的导体,主要由铜或铝制成,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可靠传输大电流的场景,通常安装于机架上方,不占用地面空间,对于高密度部署的AIDC能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母线具有更高的载流能力和更优的散热性能,能够承载1000安培及以上的大电流,适配AI高功率机柜。
Where -母线应用场景有哪些? 与传统电缆相比,母线具有更高的导电能力、更好的散热性能、更低的电压降,而且即插即用,新增设备或迁移无需复杂布线,特别适用于发电站、变电站、大型工厂和数据中心等高负荷用电环境。
Why-为什么母线会成为AI基建的缺口?传统数据中心单机柜负载通常在3-7kW之间,AI驱动下单机柜负载功耗迅速攀升至25kW甚至更高,对供电基础配套提出巨大挑战,传统供电系统通常采用电缆供电或者列头柜配电(PDU)的方案,无法满足AI需求:
高功率承载能力:传统电缆在高电流下容易导致电压降增加和散热不足,无法承载AI高功率用电需求。
扩展性(模块化):随着AI模型迭代和服务器升级,数据中心需频繁调整设备布局和扩容,母线槽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允许快速增加或调整供电分支,避免对现有系统的干扰;
可靠性:母线槽在接口电阻、温升控制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电缆,有完善的绝缘和保护措施,稳定性更强;
智能运维:AI数据中心需要实时监测机柜负载、电气状态和能耗分布,母线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可以集成监控系统,提供精准的电气参数,采用智能化运维。
【母线:规模与竞争格局】
母线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目前渗透率尚低。根据Fundamental Business Insights,母线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341.2亿美元,2025-2034年CAGR将超过4.9%。相较于传统电缆,母线的市场渗透率尚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在数据中心和工业用电领域的替代趋势较为显著。目前全球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核心厂商包括施耐德、伊顿、西门子、通用电气、ABB等。同时,国内相关公司也持续发力,如威腾电气与 ABB(中国)共同出资成立江苏威腾ABB母线有限公司,利用各方优势开展低压母线产品业务,其中威腾出资4080万元(占比51%),ABB出资 3920万元(占比49%)。
综上,我们建议关注AI基建板块,尤其是母线环节(有望迎来需求放量),建议关注核心公司A股威腾电气、电工合金等,以及同样具备母线业务的中天科技,美股建议关注施耐德、伊顿、西门子、ABB等。同时,我们依旧长期坚定看好算力板块,重点推荐光通信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
4. OpenAI启动“星际之门”计划,计划史上最大AI基建项目
据腾讯科技报道,北京时间1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与OpenAI、甲骨文和软银合作,共同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项目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特朗普、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以及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等人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奥特曼称“这将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项目”。
按照计划,“星际之门”项目参与各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初期投资为1000亿美元,未来四年内总投资额可能高达5000亿美元。特朗普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希望将人工智能技术留在美国。”
埃里森表示,“星际之门”的首个合作项目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数据中心,相关工作已经启动。他还提到,该项目还与数字健康记录相关,可能通过开发定制疫苗,使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更加便捷。
“这是黄金时代的开端,”孙正义表示,呼应了特朗普关于“美国将在他重返白宫后进入黄金时代”的说法。
OpenAI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该项目“不仅将支持美国的再工业化,还将为保护美国及其盟友的国家安全提供战略支持”。
根据OpenAI的声明,孙正义将担任合资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软银和OpenAI是该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软银负责资金支持,OpenAI负责运营管理。而半导体公司Arm、微软、英伟达、甲骨文以及OpenAI将成为“关键的技术合作伙伴”。
5. DeepSeek-V3 正式发布
据DeepSeek官方公众号发布,全新系列模型 DeepSeek-V3 首个版本上线并同步开源。DeepSeek-V3 为自研 MoE 模型,671B 参数,激活 37B,在 14.8T token 上进行了预训练。其多项评测成绩超越了 Qwen2.5-72B 和 Llama-3.1-405B 等其他开源模型,并在性能上和世界顶尖的闭源模型 GPT-4o 以及 Claude-3.5-Sonnet 不分伯仲。
百科知识:DeepSeek-V3 在知识类任务(MMLU, MMLU-Pro, GPQA, SimpleQA)上的水平相比前代 DeepSeek-V2.5 显著提升,接近当前表现最好的模型 Claude-3.5-Sonnet-1022。长文本:长文本测评方面,在 DROP、FRAMES 和 LongBench v2 上,DeepSeekV3 平均表现超越其他模型。
代码:DeepSeek-V3 在算法类代码场景(Codeforces),远远领先于市面上已有的全部非 o1 类模型,并在工程类代码场景(SWE-Bench Verified)逼近 Claude-3.5-Sonnet-1022。
数学:在美国数学竞赛(AIME 2024, MATH)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CNMO 2024)上,DeepSeek-V3 大幅超过了所有开源闭源模型。中文能力:DeepSeek-V3 与 Qwen2.5-72B 在教育类测评 C-Eval 和代词消歧等评测集上表现相近,但在事实知识 C-SimpleQA 上更为领先。
6. 豆包大模型1.5 Pro正式发布
豆包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豆包大模型1.5Pro版本正式发布新模型综合能力显著增强,低训练/推理成本,高效模型结构,全面提升多模态能力、推理能力,多项公开评测基准上全球领先。模型训练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其他模型生成的数据,扎实不走“捷径”。
目前,Doubao-1.5-pro 已在豆包 APP 灰度上线,接受海量请求效果出色,同时,开发者也可在火山引擎直接调用 API 。
豆包大模型1.5Pro在知识(MMLU_PRO、GPQA)、代码(McEval、FullStackBench)、推理(DROP)、中文(CMMLU、C-Eval)等多项公开测评基准上成绩全球领先。其使用较小的激活参数进行预训练,训练成本极低,但性能不打折,采用大规模稀疏MoE架构,等效7倍激活参数的Dense模型性能,远超业内MoE架构约3倍杠杆的常规效率。凭借自研服务器集群方案,灵活支持低成本芯片,硬件成本比行业方案大幅度降低。
自研网卡和网络协议,显著优化小包通讯效率,算子层计算与通信的高效交叠,保证了多机分布式推理的稳定和高效;通过精细量化和PD分离等方案,灵活使用算力和多任务混合调度,实现更高效算力利用。
新版豆包视觉理解模型Doubao-1.5-vision-pro,视觉理解能力全球领先。全新的豆包实时语音模型Doubao-1.5-realtime-voice-pro,采用Speech2Speech端到端框架,表现力实现质的飞跃,真正做到会哭会笑、能说方言会唱歌。
基于豆包1.5基座模型,通过RL算法的突破和工程优化,在未使用其他模型数据的情况下,研发豆包深度思考模型。阶段性进展Doubao-1.5-Pro-AS1-Preview在AIME上已取得了业内领先的成绩。
所有模型训练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其他模型生成的数据。豆包大模型构建自主的数据生产体系,以标注团队与模型self play技术相结合,高效优化数据质量,提升数据标注多样性和难度,确保数据来源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7. OpenAI发布首个AI智能体Operator
据北京日报报道,当地时间1月23日,人工智能巨头OpenAI发布了名为Operator(操作员)的智能体(agent)。
OpenAI将其描述为一个可以上网为用户执行任务的智能体,是“一种能够独立为你工作的人工智能——你给它一个任务,它就会执行”。
在演示中,用户只需要输入需求,Operator就可以完成餐厅订位、购买日常用品、预订比赛门票等任务。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进度,并随时介入,遇到付款信息、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Operator还会主动暂停让用户接管。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直播中表示,Operator的发布是OpenAI进入Level 3的开始,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还将推出更多智能体。
OpenAI表示,由于模型首次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因此进行了大量的内部测试和外部红队测试,以确保Operator的安全使用。官网信息显示,Operator目前在创建幻灯片或管理日历等复杂界面方面存在问题,且可能会出现误解命令或偏离用户要求、被用户滥用等问题。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和迭代,将从小规模开始推广Operator,目前仅针对每月付费200美元的美国专业版用户开放,后续将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完善和改进,将范围扩大到Plus、Team和Enterprise用户,并在未来将这些功能集成到ChatGPT中。
OpenAI表示“一旦我们对其安全性和可用性有了信心,就能大规模释放无缝实时和异步任务执行功能”,并计划尽快在API中公开支持Operator的模型CUA,以便开发人员构建自己的计算机智能体;并将继续提高Operator的更长、更复杂工作流的处理能力。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在接受采访时表示,Operator可以帮助用户在家中和工作事务上节省时间,在这些领域,将日常任务自动化“蕴藏着巨大机遇”。
8. 五年1万亿元,中国银行推出“人工智能”专项综合金融支持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1月23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未来五年,计划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提供合计规模不低于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其中股、债合计不低于3000亿元,同时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相适配的专项制度保障,服务产业链各环节金融需求。
具体看,该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一是赋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国银行推出“1+1+N”全周期服务模式,旨在为参与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与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建立直接对接合作,提供覆盖"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一站式"定制化金融服务。
二是服务人工智能要素供给。算力和数据是AI产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其综合化金融服务优势,通过股权、贷款、债券、保险、租赁等多元化金融工具,全面支持智算基础设施的发展。
此外,中国银行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重点支持智算中心及配套设施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该行还提供财产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等金融保障,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三是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中国银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差异化金融服务。该行打造“中银并购+”一站式服务体系,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资源的整合升级。
中国银行还计划建立“股权+商行+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集成中银集团AIC股权投资基金、中银国际和中银证券的境内外投行优势。这一综合服务体系将助力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培育产业链"独角兽"和上市企业。
四是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中国银行计划开放、打造智能营销、智能运营和智能风控等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提供实际平台;搭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平台,为不同场景提供差异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扶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助力培育新动能。
9. Dell'Oro报告:2024年调整期结束 光传输设备市场将恢复增长
据C114报道,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光传输设备市场在2024年因供应过剩和宏观经济形势不佳而急剧下滑之后,预计将恢复增长。在此调整期过后,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光传输设备市场将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美元。
“我们认为,2024年光传输设备收入下降是市场周期中的一个调整阶段,以使供需保持一致。”Dell'Oro Group副总裁Jimmy Yu表示,“通常情况下,在减少采购后,服务提供商能够更好地判断未来的设备需求,从而为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创造一个更积极的环境。”
这份2025年1月《光传输市场五年期报告》的其他重点内容包括:
考虑到疫情前安装部署的额外容量以及随后的库存调整,预计到2029年,累计安装部署的WDM容量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虽然大部分数据中心互联(DCI)在城域应用中预计将转向IPoDWDM,但在大型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的推动下,用于DCI的长途DWDM预计在五年内将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市场将持续转向更高波长速度,以降低每比特成本并提高频谱效率。2025年可用的最高速度为1.6 Tbps波长。Dell'Oro Group认为,2.4 Tbps相干技术正在开发中,最早可能在2027年上市。
10. AI 版“Cookie”:OpenAI ChatGPT 搜索测试整合记忆功能
据C114报道,科技媒体 testingcatalog 1 月 21 日发布博文,称 OpenAI 公司正探索为其搜索功能整合 Memory 记忆功能,从而赋予 ChatGPT 更个性化的搜索能力。
这项功能目前仍处于隐藏状态,尚未公开发布。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功能在启用后,ChatGPT 将能够利用存储的记忆,根据与用户的先前互动,提供更精准、更符合上下文语境的答案。
例如,用户可以要求 ChatGPT 搜索特定信息,它将从记忆中检索相关细节,并生成定制化的回复。这项新功能类似于网络浏览中的 Cookie,允许 AI 工具根据存储的用户数据来个性化内容。然而,这也为广告商带来了潜在的机会,可能引发关于隐私和 AI 驱动系统中定向广告的讨论。
11. 英伟达机器人业务团队到访北京国地中心,双方规划合作事宜
C114报道,据北京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官方微信号 1 月 20 日消息,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 Deepu Talla 一行到访。Deepu Talla 表示,将在 2025 年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
在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座谈中,创新中心与英伟达就世界模型、数据生成、高精度先进仿真器和机器人全身控制等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规划了相关合作事宜。
北京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成立于 2023 年 11 月,由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机器人企事业单位联合组建,围绕“天工”和“开物”两大核心任务攻坚。
在刚刚结束的 2025 CES 上,英伟达发布了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平台 Cosmos,旨在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在物理世界中运行的 AI 生成大量照片级真实、基于物理的合成数据,以解决数据不足的行业性问题。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 CES 2025 上发言表示,通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技产业。英伟达正在积极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机器人生态系统。
在近日举办的英伟达新春答谢宴中,黄仁勋在会上与创新中心在内的机器人方向相关代表交流时表示,劳动力的逐步短缺已成为全球共识,具备“智能”的机器人将会在生产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作为全球规模最大、重要性最高的市场之一,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具备极高的发展潜力,希望英伟达的 AI 能力能够帮助更多企业获得成功,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12. 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5年1月25日发布的报告《国盛通信丨母线——AI大功率集群需求的新解》,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