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通信】Arista:AI时代不一样交换机龙头

科技   2024-09-22 09:25   吉林  

摘要

事件:本周海外科技个股尤其是算力相关龙头个股涨幅明显,其中交换机龙头Arista本周涨幅达到6%,从9月6日至今涨幅达到22%。作为全球交换机龙头,Arista的股价背后是算力基础设施层级景气度抬升,在AIGC集群不断扩展背景下,以太网基础连接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公司定位:全球交换机第一股,绑定Meta与微软】


Arista Networks是全球领先的交换机厂商。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高性能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网络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是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交换机操作系统和跨云网络管理平台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和企业网络中。Arista的产品以其高性能、可扩展性和创新的软件驱动架构(如其EOS操作系统)而备受行业认可,拥有较多顶级企业客户,如云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


绑定Meta和微软。公司下游客户可以区分为大型CSP客户(以微软和Meta为主,2023年Meta营收贡献占比超过微软达到21%)、互联网厂商、金融机构、政府、以及各类行业客户(如医疗、教育、原材料等行业),其中云厂商是营收主要贡献者。


上修营收指引,对公司成长信心充足。24Q2 Arista实现营收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超过公司此前指引(16.2-16.5亿美元),因此在中报公司也上修全年指引,2024年指引营收增速为14%以上(原指引增速为12-14%)。


【为什么要格外重视网络互联:Datacenter   is the new compute unit 】


“互联”从芯片间延伸到服务器之间、再延伸到机柜之间,未来数据中心或将成为一个基础的计算单元。英伟达在新品发布会上发布NV系列,创新提出将一整排机柜作为一个基础计算单元的概念,其本质是在大模型不断迭代下算力需求愈发强烈,算力规模成为模型Scaling的发展瓶颈,比如为训练GPT-5需要将5万张的H100芯片组成集群,而GPT-6(或下一代o1)需要的芯片数量或指数级攀升。集群算力的提升难以仅仅依靠芯片在单机柜内部的堆叠互联来实现,而需要更多的服务器作为最小单元进行互联,甚至升级到将机柜作为最小单元进行互联,而未来,英伟达的远期愿景,将看向更多的集群互联,彼时数据中心或将成为计算系统的最基本单元,下一代大模型将建立在更大规模的集群之上。


网络互联在集群投资成本中占比仅次于芯片,且未来伴随集群扩张,互联的投资额也有望随之增长。以Meta的24k-GPU计算集群为例进行估算,计算部分的成本占比为67.6%,互联部分则占23.7%,其余成本则来自存储、电力等其他。此外,在Fat-Tree胖树架构下,RDMA   组网集群GPU数量存在天花板,主要由交换机接口限制,所以英伟达目前也只能最多集成3.2万个芯片。因此,要对集群进行算力扩张,最快的路径是对数据中心进行扩容,需要更远距离(相较于芯片之间)的通信互联。


【为什么是Arista:Ethernet is the answer 】


IB与以太网“之争”或有答案,推理侧需求星辰大海,基于以太网的百万卡集群,把通信网络推向了全新的高度。以太网和IB网络“纷争”由来已久,英伟达凭借其领先的显卡性能和用户粘性,使得IB协议在AI连接领域拔得头筹,但IB由于溢价较高,用户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隐形组网成本;相比于infiniband在训练端的超高性能,以太网拥有更好的可拓展性和优化空间,且在云化和资源虚拟化方面有着更强的优势,因此以太网对于多节点显卡,面对AI放量期的海量推理需求至关重要,也是推理侧优选的网络架构。


Arista凭借EOS、CloudVision等核心竞争力成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龙头交换机厂商,比较优势领先思科。Arista自研的可扩展网络操作系统EOS采用Linux内核,具备高灵活性、可编程性和强大的自动化支持,适合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自动化和网络管理,同时Arista还具备CloudVision跨云网络管理平台。因此相比较思科(在企业级和园区网络市场影响力大),Arista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表现更为强势,尤其是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的自动化和低延迟需求方面优势更胜。


Arista有望获取Meta集群的网络连接业务,绑定大客户后续订单充足。根据The   Information信息, Meta 正在为一个训练集群做“最后的调整”,该集群由超过10万块 英伟达H100 组成,用来训练Meta的Llama 4大型语言模型,并将配备价值20亿美元的芯片,由于InfiniBand 无法处理这种规模的集群,该集群将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而Evercore ISI预测Arista将为该集群提供网络基础设施。若是假设该集群中,芯片成本占比80%,网络成本占比10%,则网络侧至少对应2.5亿美元的营收。


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1.投资策略:Arista:AI时代不一样交换机龙头

本周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本周观点变化:


本周海外科技个股尤其是算力相关龙头个股涨幅明显,其中交换机龙头Arista本周涨幅达到6%,从9月6日至今涨幅达22%,周四涨幅达4.9%,上涨背后主要是算力基础设施层级景气度提升。另外,本周三美联储委员会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降基准利率,伴随此次降息,周四科技个股如特斯拉股价大涨7.4%,英伟达涨4%,带动纳指上涨2.5%。长期来看,北美CSP算力投资仍在高位,光模块供不应求,国内光模块厂商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因此我们仍看好以AI算力为主的方向,重视相关云厂商、光模块供应商和交换机供应商等。

2.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上涨,区块链表现最优

本周(2024年9月18日-2024年9月20日)上证综指收于2736.81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沪深300>万得全A >上证综指>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中小板综>创业板综。通信板块上涨,表现优于上证综指。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卫星通信导航、通信设备分别上涨7.2%、5.5%、4.1%、3.2%、2.5%、2.3%,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运营商上涨1.1%,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量子通信、光通信分别下跌0.3%、2.9%。


本周,受益数据要素、信创概念,银之杰涨42.15%,领涨版块。受益数据安全概念,大唐电信上涨33.05%;受益信创、边缘计算概念,宜通世纪上涨21.1%;受益信创概念,海能达上涨18.86%;受益数据中心概念,广东榕泰上涨17.51%。


3.周专题:Arista:AI时代不一样交换机龙头

事件:本周海外科技个股尤其是算力相关龙头个股涨幅明显,其中交换机龙头Arista本周涨幅达到6%,从9月6日至今涨幅达到22%。作为全球交换机龙头,Arista的股价背后是算力基础设施层级景气度抬升,在AIGC集群不断扩展背景下,以太网基础连接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公司定位:全球交换机第一股,绑定Meta与微软】


Arista Networks是全球领先的交换机厂商。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高性能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网络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是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交换机操作系统和跨云网络管理平台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和企业网络中。Arista的产品以其高性能、可扩展性和创新的软件驱动架构(如其EOS操作系统)而备受行业认可,拥有较多顶级企业客户,如云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


绑定Meta和微软。公司下游客户可以区分为大型CSP客户(以微软和Meta为主,2023年Meta营收贡献占比超过微软达到21%)、互联网厂商、金融机构、政府、以及各类行业客户(如医疗、教育、原材料等行业),其中云厂商是营收主要贡献者。


上修营收指引,对公司成长信心充足。24Q2 Arista实现营收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超过公司此前指引(16.2-16.5亿美元),因此在中报公司也上修全年指引,2024年指引营收增速为14%以上(原指引增速为12-14%)。


【为什么要格外重视网络互联:Datacenter is the new compute unit】


“互联”从芯片间延伸到服务器之间、再延伸到机柜之间,未来数据中心或将成为一个基础的计算单元。英伟达在新品发布会上发布NV系列,创新提出将一整排机柜作为一个基础计算单元的概念,其本质是在大模型不断迭代下算力需求愈发强烈,算力规模成为模型Scaling的发展瓶颈,比如为训练GPT-5需要将5万张的H100芯片组成集群,而GPT-6(或下一代o1)需要的芯片数量或指数级攀升。集群算力的提升难以仅仅依靠芯片在单机柜内部的堆叠互联来实现,而需要更多的服务器作为最小单元进行互联,甚至升级到将机柜作为最小单元进行互联,而未来,英伟达的远期愿景,将看向更多的集群互联,彼时数据中心或将成为计算系统的最基本单元,下一代大模型将建立在更大规模的集群之上。


网络互联在集群投资成本中占比仅次于芯片,且未来伴随集群扩张,互联的投资额也有望随之增长。以Meta的24k-GPU计算集群为例进行估算,计算部分的成本占比为67.6%,互联部分则占23.7%,其余成本则来自存储、电力等其他。此外,在Fat-Tree胖树架构下,RDMA 组网集群GPU数量存在天花板,主要由交换机接口限制,所以英伟达目前也只能最多集成3.2万个芯片。因此,要对集群进行算力扩张,最快的路径是对数据中心进行扩容,需要更远距离(相较于芯片之间)的通信互联。


【为什么是Arista:Ethernet is the answer】


IB与以太网“之争”或有答案,推理侧需求星辰大海,基于以太网的百万卡集群,把通信网络推向了全新的高度。以太网和IB网络“纷争”由来已久,英伟达凭借其领先的显卡性能和用户粘性,使得IB协议在AI连接领域拔得头筹,但IB由于溢价较高,用户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隐形组网成本;相比于infiniband在训练端的超高性能,以太网拥有更好的可拓展性和优化空间,且在云化和资源虚拟化方面有着更强的优势,因此以太网对于多节点显卡,面对AI放量期的海量推理需求至关重要,也是推理侧优选的网络架构。


Arista凭借EOS、CloudVision等核心竞争力成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龙头交换机厂商,比较优势领先思科。Arista自研的可扩展网络操作系统EOS采用Linux内核,具备高灵活性、可编程性和强大的自动化支持,适合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自动化和网络管理,同时Arista还具备CloudVision跨云网络管理平台。因此相比较思科(在企业级和园区网络市场影响力大),Arista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表现更为强势,尤其是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的自动化和低延迟需求方面优势更胜。


Arista有望获取Meta集群的网络连接业务,绑定大客户后续订单充足。根据The Information信息,Meta 正在为一个训练集群做“最后的调整”,该集群由超过10万块 英伟达H100 组成,用来训练Meta的Llama 4大型语言模型,并将配备价值20亿美元的芯片,由于InfiniBand 无法处理这种规模的集群,该集群将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而Evercore ISI预测Arista将为该集群提供网络基础设施。若是假设该集群中,芯片成本占比80%,网络成本占比10%,则网络侧至少对应2.5亿美元的营收。

4. 订单激增,英伟达今年底将成全球市值最高芯片制造商

据C114报道,英伟达的强劲股价上涨使其成为全球三大最有价值公司之一。这基于很多假设,一是其半导体技术使人工智能(AI)应用成为可能,将成为现代经济的特征。二是英伟达及其依赖的分包商可以毫无障碍地满足对其设备的爆炸式增长需求。


围绕AI的热情时起时落,但英伟达仍然是AI淘金热中首屈一指的“关键工具”卖家。收入仍在飙升,该公司的Hopper芯片系列及其继任者Blackwell的订单量也在膨胀。


然而,其持续成功取决于微软、谷歌和其他科技公司能否找到足够的AI商业用途,从而从对英伟达芯片的巨额投资中获利。与此同时,反垄断机构已经将目光锁定在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上,并正在调查该公司是否让客户更难转向其他供应商。


8月29日,英伟达发布了一份令人失望的销售预测,导致其股价出现四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该公司还证实了早前的报道,即Blackwell的设计需要进行修改,以使其更易于制造。


此后,该股已从8月份的低点反弹。据估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增长一倍以上,2023年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增长。除非出现目前无法预见的股价暴跌,否则英伟达将在今年年底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商,而且领先优势巨大。


英伟达表示预计今年将从新产品Blackwell系列中获得“大量”收入。然而,该公司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工程障碍,这将减缓一些产品的发布。


与此同时,对H系列硬件的需求继续增长。英伟达CEO黄仁勋一直充当这项技术的宣传大使,并试图吸引政府和私营企业尽早购买,以免被那些已拥抱AI的客户甩在后面。英伟达还知道,一旦客户选择其技术用于他们的生成式AI项目,它将比希望吸引用户转移的竞争对手更容易向他们推销升级产品。

5.国家人工智能+智能终端行业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获备案:总投资26.19亿元

据C114报道,近日,由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智能终端行业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备案。项目总投资26.19亿元。


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全面推动智能终端行业智能化升级,通过梳理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发应用模型与工具、构建算力平台与高质量数据集,形成智能化解决方案并打造示范应用。


同时,聚焦关键技术突破,研发下一代智能终端产品,输出行业标准规范,构建自我造血机制与开放共赢生态,成立联盟、促进跨行业协作、建立共创机制与评估体系,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终端行业的深度融合与规模化应用。


项目办公场地拟选址东莞滨海湾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产业2栋209室-211室,建筑面积约577平方米,占地约577平方米。

6. 预算超2.24亿元!中国广电2024年5G核心网扩容工程项目启动

据C114报道,9月14日,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确启动了中国广电2024年5G核心网扩容工程项目采购,整体预算达22433万元,每个标包选取一名厂家,不接受联合体、代理商投标。


标包1:核心网设备。拟采购一家供应商,对中国广电5G核心网扩容用户容量。主要采购内容包括:新增2C用户网络容量和IMS用户网络容量,相应的数通设备板卡,以及相关工程一体化服务。预算不含税价为19224万元,含税价为21723万元。


标包2:业务平台设备。拟采购一家供应商,在原有行业短信网关上新增支持工信部反诈2.0接口规范的相关功能,在原有中间号平台上新增支持拦截国际来话的功能,以及提供相应的工程一体化服务。预算不含税价为481万元,含税价为544万元。


标包3:短信互通BG设备。拟采购一家供应商,在原有短信互通BG设备上提供业务板卡、接口板卡,以及相关工程一体化服务。预算不含税价为147万元,含税价为166万元。


自2021年起,中国广电方面已完成了广电5G核心网一期、二期及后续扩容的项目招标,此次5G核心网扩容依然是新阶段5G移动通信业务所需的必要项目。根据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中国移动先行承担700MHz无线网络全部建设费用,并先行享有无线网络资产所有权,但双方均享有700MHz无线网络使用权;后续中国广电可分阶段向中移通信购买50%的700MHz无线网基站、天线等设备资产。而核心网测则由各自负责建设、维护等。

7.  微软和阿联酋G42将在阿布扎比建立两个新AI中心

据C114报道,微软和阿联酋人工智能(AI)公司G42表示,将在阿布扎比开设两个中心,致力于“负责任的 ”AI计划。阿联酋正在努力成为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正在大力投资,以实现从石油转向多元化。


随着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将自己定位为美国之外的潜在AI中心,该地区的竞争日益激烈。美国则担心相关技术被转移到第三国家/地区。


微软和G42表示,这项交易建立在今年4月的合作基础上,根据该合作协议,微软将向阿联酋公司投资15亿美元。


第一个中心将汇集学术研究人员和私营部门的AI从业人员,共同开发和分享负责任的AI最佳实践。另一个中心将专注于为 “代表性不足的语言 ”开发大型语言模型等任务。


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Mubadala)和美国私募股权公司银湖资本(Silver Lake)持有G42公司的股份。


G42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它已经撤出在中国的投资。在与微软合作时,两家公司都指出,这笔交易得到了美国和阿联酋政府在安全方面的保证。微软和G42表示,双方将努力确保 “生成式AI模型和应用程序的开发、部署和使用安全”。


两家公司表示,G42及其关联公司不与美国政府列出的任何受到美国限制某些出口、再出口或物品转让的实体进行业务往来。

8. 阿里云CTO周靖人:全面投入升级AI大基建

据C114报道,在2024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阿里云正在围绕AI时代,树立一个AI基础设施的新标准,全面升级从服务器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平台的技术架构体系,让数据中心成为一台超级计算机,为每个AI和应用提供高性能、高效的算力服务。


大会现场,通义大模型迎来了年度重磅发布,基础模型升级,性能媲美GPT-4o,发布最强开源模型Qwen2.5系列,同时上架语言、音频、视觉等100多款全模态模型,通义开源模型累计下载量已经突破4000万,通义原生模型和衍生模型总数超过5万,成为仅次于美国Llama的世界级模型群。


不同于传统IT时代,AI时代对基础设施的性能、效率要求更高,CPU主导的计算体系已快速向GPU主导的AI计算体系转移。


阿里云正以AI为中心,全面重构底层硬件、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并与AI场景有机适配、融合,加速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打造一个AI时代的最强AI基建。


周靖人表示:“云厂商拥有全栈技术储备,并通过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让AI训练、推理、部署和应用整个生命周期变得更高效。”大会现场,周靖人展示了AI驱动的阿里云全系列产品家族升级。最新上线的磐久AI服务器,支持单机16卡、显存1.5T,并提供AI算法预测GPU故障,准确率达92%;阿里云ACS首次推出GPU容器算力,通过拓扑感知调度,实现计算亲和度和性能的提升。


为AI设计的高性能网络架构HPN7.0,可稳定连接超过10万个GPU ,模型端到端训练性能提升10%以上;阿里云CPFS文件存储,数据吞吐20TB/s,为AI智算提供指数级扩展存储能力;人工智能平台PAI,已实现万卡级别的训练推理一体化弹性调度,AI算力有效利用率超90%。


过去两年,模型的尺寸已增长数千倍,但模型的算力成本正在持续下降,企业使用模型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周靖人强调:“这是AI基础设施全面革新带来的技术红利,我们会持续投入先进AI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大模型走进千行百业。


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三款主力模型再次大幅降价,最高降幅85%,百万tokens价格低至0.3元。过去半年,阿里云百炼平台持续降低大模型调用的门槛,进一步推动大模型的普惠。


周靖人表示:“为应对GPU算力的指数级增长需求,尤其是即将爆发的推理市场,阿里云已经准备好了。”

9. 美国五角大楼将拨款2.69亿美元,用于33个芯片研究项目

据C114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将向全美33个芯片研究项目拨款2.69亿美元,这是旨在支持军方半导体研究的第二次拨款。


这笔资金来自2022年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旨在振兴美国半导体产业并减少对亚洲的依赖。《芯片法案》在五年内为五角大楼拨款20亿美元,用于所谓的“微电子共享计划”,官员们去年在全国确定了8个中心。


这些中心目前涉及27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约1200个组织,将帮助运行宣布的项目。他们将专注于从人工智能(AI)到量子计算等技术。


“微电子共享计划”是过去一年出现的几项联邦半导体研究计划之一。负责大部分《芯片法案》资金的美国商务部于今年7月宣布了三家新的政府支持的芯片研究实体的选拔程序。它们专注于设计、设备和原型设计,并利用两项新的《芯片法案》基金的资金:50亿美元的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 (NSTC)和30亿美元的国家先进封装制造计划(NAPMP)。


美国国防部将在下周发布自己的原型设计公告,与《芯片法案》的推动无关,国防部将其描述为“首个推动美国微电子制造业发展的国家中心”。与此同时,负责研究和工程的国防部副部长David Honey表示,微电子共享项目旨在填补实验室原型和工厂原型之间的“关键空白”。


当问及这些计划之间的重叠时,美国商务部官员强调,各个项目之间存在密切的协调。这位官员指出,五角大楼是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而且商务部封装项目NAPMP的主任曾领导过国防部的原型设计工作。封装包括将芯片封装在材料中以保护它们并将其连接到其他组件。


尽管如此,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最近的一份报告敦促美国政府更好地协调各机构,以“避免重复并确保有希望的进展交流”。研究人员特别提到了商务部和五角大楼的四个项目,并表示“应该减少建立国家中心的数量,朝着只推动一个项目前进。”


美国官员之间过去的分歧阻碍了芯片研究目标的实现。今年早些时候,商务部、五角大楼和国会就一项军事芯片制造计划发生资金争执,导致商务部放弃了一项专注于商业研发的芯片法案,并最终拒绝资助应用材料公司的一个项目,许多人认为该项目是更广泛行动的关键。


在政府运营的研究计划中,微电子共享计划是第一个将《芯片法案》资金投入具体项目的计划。但仍有人担心这8个中心可能难以作为一个统一的网络运行。


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本次宣布的资金包括3900万美元的“跨中心支持解决方案”奖励,该奖项将为8个中心中的6个提供共享EDA访问权限,并补充说官员们正在努力与EDA供应商敲定合同。

10.OpenAI ChatGPT新增自动模式,基于提示词复杂度灵活选择合适AI模型

据C114报道,科技媒体 testingcatalog 9月18日)报道,OpenAI 面向所有用户在多种设备上,为 ChatGPT 推出了“Auto”自动模式。。


用户切换选择 Auto 之后,会自动根据用户输入的提示词复杂程度,自动选择最合适的 AI 模型。


对于复杂的提示,它会选用最先进的模型,而对于较简单的提示,则采用更快的模型以节省时间。


许多用户反馈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与最先进的模型进行交互。然而,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能够选择优化速度被视为一项有价值的功能。

11.TechInsights:2024年Q2亚太地区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

据C114报道,彭博社的一份新报告讲述了苹果两款即将推出的头显设备:第二代Apple Vision Pro型号,以及更便宜的耳机版本,可以简单地称为“Apple Vision”。


这款产品可以理解为简化版Vision Pro头显,将通过减少摄像头和扬声器系统的配置实现设计上的优化和成本控制。


关键的成本削减将来自显示屏组件,苹果计划显著降低其成本,也让廉价版本的Apple Vision的售价能够与高端iPhone相媲美,预计定价在1600美元左右,大约是现行Vision Pro价格的一半。预计这款更经济的头显将在2025年底推出,目的是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触并体验苹果的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


十二、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9月21日发布的报告《国盛通信丨Arista:AI时代不一样交换机龙头》,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吉时通信
连通资本与实业,关注大通信业变迁趋势!及时的行业资讯、投研观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