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通信】CPO:开启光学的新画卷

科技   2025-01-19 13:11   上海  

摘要

事件: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英伟达将于3月的GTC大会推出CPO交换机新品,预计试产工作顺利进行,8月份即可量产。此次消息提升市场对于CPO技术进展预期,周四带动相关板块整体表现回暖,多支个股均有较大涨幅,其中天孚通信涨停。


CPO的分歧点:光模块厂商格局与落地节奏。市场普遍担心CPO供应链及生态圈尚不明确,现有国产光模块厂商能否继续保持全球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能否仍保持高位甚至继续提升。而本周看到国内光模块厂商在新的CPO时代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且CPO方案已有英伟达、博通等大厂推进,出样机进展加速,整个行业估值正在修复,我们认为市场普遍存在国内厂商对于CPO参与度的预期差,国内头部企业有望凭借其在CPO领域的数年积累成为核心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技术门槛推动竞争格局变化,落地时间有望缩短。CPO具有集成度高、低延迟、设计紧凑、功耗低等优势,被认为是光通信最重要的演进方式之一。Yole Intelligence预测,2020-2032年期间,CPO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65%。我们认为,作为降功耗、降低存储成本的重要技术方向,CPO技术可能带动光通信行业迎来以下两大边际变化:


  • 产业链格局变化:传统光模块加电交换机方式已使用多年,而CPO设计中所有器件均为全新定制,相关产业链格局将因此发生变化,技术门槛将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最终参与者将比拼的是技术、制造和产品的硬实力,已在相关技术布局的厂商有望凭借先发优势率先抢占市场份额。


  • 技术推进加快:CPO方案依赖小尺寸、高密度的光引擎,其目前仍需要定制化设计,供应链尚不成熟,需要多轮迭代优化设计性能和提升良率,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其落地需要较长时间。我们认为,尽管CPO方案所需技术复杂,但目前AI相关产业链中产品方案发展均已进入加速阶段:硅光技术加速发展,有源电缆互联方案AEC、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LPO等方案迅速进入光通信的主流视野中,这意味降成本、降功耗等方向已驱动相关厂商加速对相关产品的研发;且目前包括博通、英伟达等厂商均已推出CPO第一代整机方案,因此我们认为CPO方案进度将快于市场预期。


国内龙头厂商先发优势明显,有望进一步受益。CPO交换机集成度进一步提升,对于封装、通信带宽、稳定性、散热均有了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对应供应链门槛相较传统方案进一步提高。国内光通信产业链在全球优势明显,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企业与海外大客户长期深度沟通需求,共同研发推进产品创新,在CPO领域早已有数年积累。中际旭创作为全球领先的光模块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主要客户是等全球云计算中心的领头羊以及等电信设备巨头;新易盛作为领先的光模块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2022年通过对境外参股公司Alpine的收购,已深入参与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的市场竞争;天孚通信作为光纤连接细分市场的龙头,其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Fabrinet为思科、Lumentum、英伟达等行业龙头代工。未来CPO真正配套时国内厂商均有深度参与其中的底气和实力。


CPO(Co-Packaged Optics,光电混合封装)技术是将光学组件(如激光器、探测器)与电路板(如交换机芯片)集成到同一个封装中,通过更紧密的集成来解决传统光电分离封装技术的局限性。CPO方案的日益成熟意味着光通信已开始从长距离市场进入短距离市场,并为未来的OIO光交换、光计算的产业落度做好了技术铺垫。CPO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光引擎、光纤阵列、布线方案和外置激光源。


  • 光引擎:CPO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再转换回电信号。其通常包括EIC(电子集成电路)和PIC(光子集成电路)。其中EIC负责电光转换,处理电子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交互。PIC负责实现光信号的调制、路由和分配,确保光信号在不同通道之间传输。


  • 光纤阵列(FAU):由多个光纤组成,用于高密度、快速的光信号传输。在CPO系统中,FAU的作用是将多个光信号通道集成到一个模块中,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密度和效率。


  • shffle布线方案:在CPO中,shuffle技术通过优化光信号的路径和分配,实现低延迟和高效的信号传输,从而确保光信号能够快速、稳定地从光引擎传输到其他光学元件或设备,减少传输损耗。


  • 外置激光源(ELS):目前常用的激光源是CW光,其提供稳定、持续的光输出,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和高带宽的应用。


综上,我们仍长期看好算力板块,核心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三家在光电转换、CPO 封装、光学器件具有明显优势的头部厂商,以及在光互联领域突飞猛进的太辰光。同时推荐光源的源杰科技、仕佳光子。


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1.    投资策略:CPO:开启光学的新画卷

本周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本周观点变化:

本周周四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英伟达将于3月的GTC大会推出CPO交换机新品,预计试产工作顺利进行,8月份即可量产。此次消息提升市场对于CPO技术进展预期,周四带动相关板块整体表现回暖,多支个股均有较大涨幅,其中天孚通信涨停,中际旭创、太辰光、新易盛、光迅科技涨幅分别达到8.10%、7.97%、6.25%、5.36%。

 

我们认为,英伟达积极推进CPO发展意味着CPO技术推落地将加速,技术门槛进一步提升,有望重塑产业链格局。而国内光通信产业链在全球优势明显,有望进一步受益于技术的更新迭代。综上,我们仍长期看好算力板块,核心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三家在光电转换、CPO 封装、光学器件具有明显优势的头部厂商,以及在光互联领域突飞猛进的太辰光。同时推荐光源的源杰科技、仕佳光子。

2. 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上涨,区块链表现最优

本周(2025年1月13日-2025年1月17日)上证综指收于3241.82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创业板综>中小板综>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万得全A>上证综指>沪深300。通信板块上涨,表现优于上证综指。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区块链、光通信、通信设备分别上涨13.4%、9.3%、8.3%,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卫星通信导航、量子通信分别上涨7.4%、6.7%、4.7%、3.3%、3.1%,运营商下跌0.1%,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


本周,受益于元件概念,金安国纪上涨44.711%,领涨版块。受益于福建概念,富春股份上涨31.599%;受益于5G概念,银之杰上涨29.944%;受益于5G概念,东方国信上涨24.387%;受益于融资融券概念,赢时胜上涨23.305%。


3.周专题:CPO:开启光学的新画卷

事件: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英伟达将于3月的GTC大会推出CPO交换机新品,预计试产工作顺利进行,8月份即可量产。此次消息提升市场对于CPO技术进展预期,周四带动相关板块整体表现回暖,多支个股均有较大涨幅,其中天孚通信涨停。


CPO的分歧点:光模块厂商格局与落地节奏。市场普遍担心CPO供应链及生态圈尚不明确,现有国产光模块厂商能否继续保持全球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能否仍保持高位甚至继续提升。而本周看到国内光模块厂商在新的CPO时代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且CPO方案已有英伟达、博通等大厂推进,出样机进展加速,整个行业估值正在修复,我们认为市场普遍存在国内厂商对于CPO参与度的预期差,国内头部企业有望凭借其在CPO领域的数年积累成为核心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技术门槛推动竞争格局变化,落地时间有望缩短。CPO具有集成度高、低延迟、设计紧凑、功耗低等优势,被认为是光通信最重要的演进方式之一。Yole Intelligence预测,2020-2032年期间,CPO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65%。我们认为,作为降功耗、降低存储成本的重要技术方向,CPO技术可能带动光通信行业迎来以下两大边际变化:


  • 产业链格局变化:传统光模块加电交换机方式已使用多年,而CPO设计中所有器件均为全新定制,相关产业链格局将因此发生变化,技术门槛将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最终参与者将比拼的是技术、制造和产品的硬实力,已在相关技术布局的厂商有望凭借先发优势率先抢占市场份额。


  • 技术推进加快:CPO方案依赖小尺寸、高密度的光引擎,其目前仍需要定制化设计,供应链尚不成熟,需要多轮迭代优化设计性能和提升良率,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其落地需要较长时间。我们认为,尽管CPO方案所需技术复杂,但目前AI相关产业链中产品方案发展均已进入加速阶段:硅光技术加速发展,有源电缆互联方案AEC、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LPO等方案迅速进入光通信的主流视野中,这意味降成本、降功耗等方向已驱动相关厂商加速对相关产品的研发;且目前包括博通、英伟达等厂商均已推出CPO第一代整机方案,因此我们认为CPO方案进度将快于市场预期。


国内龙头厂商先发优势明显,有望进一步受益。CPO交换机集成度进一步提升,对于封装、通信带宽、稳定性、散热均有了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对应供应链门槛相较传统方案进一步提高。国内光通信产业链在全球优势明显,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企业与海外大客户长期深度沟通需求,共同研发推进产品创新,在CPO领域早已有数年积累。中际旭创作为全球领先的光模块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主要客户是等全球云计算中心的领头羊以及等电信设备巨头;新易盛作为领先的光模块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2022年通过对境外参股公司Alpine的收购,已深入参与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的市场竞争;天孚通信作为光纤连接细分市场的龙头,其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Fabrinet为思科、Lumentum、英伟达等行业龙头代工。未来CPO真正配套时国内厂商均有深度参与其中的底气和实力。


CPO(Co-Packaged Optics,光电混合封装)技术是将光学组件(如激光器、探测器)与电路板(如交换机芯片)集成到同一个封装中,通过更紧密的集成来解决传统光电分离封装技术的局限性。CPO方案的日益成熟意味着光通信已开始从长距离市场进入短距离市场,并为未来的OIO光交换、光计算的产业落度做好了技术铺垫。CPO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光引擎、光纤阵列、布线方案和外置激光源。


  • 光引擎:CPO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再转换回电信号。其通常包括EIC(电子集成电路)和PIC(光子集成电路)。其中EIC负责电光转换,处理电子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交互。PIC负责实现光信号的调制、路由和分配,确保光信号在不同通道之间传输。


  • 光纤阵列(FAU):由多个光纤组成,用于高密度、快速的光信号传输。在CPO系统中,FAU的作用是将多个光信号通道集成到一个模块中,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密度和效率。


  • shffle布线方案:在CPO中,   shuffle技术通过优化光信号的路径和分配,实现低延迟和高效的信号传输,从而确保光信号能够快速、稳定地从光引擎传输到其他光学元件或设备,减少传输损耗。


  • 外置激光源(ELS):目前常用的激光源是CW光,其提供稳定、持续的光输出,适用于需要长距离传输和高带宽的应用。


综上,我们仍长期看好算力板块,核心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三家在光电转换、CPO 封装、光学器件具有明显优势的头部厂商,以及在光互联领域突飞猛进的太辰光。同时推荐光源的源杰科技、仕佳光子。

4.   Counterpoint: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复苏,三星、苹果、小米份额前三

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今日公布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去年销量同比增长 4%,在连续两年下滑后迎来复苏,结束了 2023 年创下的十年来最低点。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同比增长 4%,扭转了 2023 年智能手机市场经历的十年来最糟糕的一年。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基本持平,小米在前五大品牌中增长最快,排名第三。OPPO 尽管销量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第四位,领先于在部分市场表现强劲的 vivo。


汇总各厂商表现:


三星在 2024 年继续稳居市场领先地位,这得益于 S24 系列和 A 系列的强劲需求。S24 系列作为首款定位 AI 技术的手机表现超越前代,在西欧和美国市场尤其受欢迎。


苹果以 18%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虽然 iPhone 16系列的反响褒贬不一,但苹果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太地区的非核心市场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


小米位居第三,在 2024 年是前五大品牌中增速最快的品牌,这得益于其产品线调整、高端化战略的推进以及积极的市场拓展。



2024 年,生成式 AI 技术首次出现在智能手机中,成为可能的革命性创新。虽然目前具备生成式 AI 功能的手机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但预计这一技术将在中端手机中普及。预计到 2028 年,超过 250 美元(注:当前约 1837 元人民币)的智能手机中,九成将支持生成式 AI 功能。

5.  台积电美国工厂启动4nm芯片生产:约50%工人来自中国台湾

据多家媒体综合报道,台积电近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正式启动了先进的4纳米芯片生产。


这标志着台积电首次在美国实现先进芯片的大规模生产,对此,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史无前例。很多人曾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据了解,台积电目前在亚利桑那州拥有两座晶圆厂,并在2024年4月宣布将投资额增加至650亿美元,相比原先的投资计划增加了250亿美元。此外,台积电还计划在2030年前在该州建立第三座晶圆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台积电美国工厂约50%的员工来自中国台湾,但随着未来工厂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地员工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加。台积电也预计,在未来五年内,随着新厂的增建,美国工人的比例将不断上升。


为了支持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美国商务部在去年11月批准了向台积电美国子公司拨款66亿美元用于建厂。此外,台积电还获得了最高可达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据台积电早前的预计,位于亚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圆厂将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而第二座晶圆厂则计划在2028年生产最先进的2纳米芯片。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已同意在该州的晶圆厂采用最先进的“A16芯片”制造技术。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是苹果、英伟达、AMD等科技巨头的主要供应商。随着全球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台积电和英伟达等企业成为了这一轮热潮的主要受益者。在2024年全年,台积电美股涨幅接近90%,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6. 新易盛:CPO在800G不会有应用,1.6T可插拔依然是市场主流

C114讯1月13日消息 近日,新易盛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从客户处获得的未来一年的指引来看,2025年的需求比较确定,目前在国内和海外均在持续扩产。2026年还需要看AI应用层面的发展来预计对光模块的需求,公司将持续关注客户需求情况。


新易盛介绍,目前公司的800G产品在客户端取得较好的进展,800G产品已在2024年下半年逐渐上量,预计2025年将成为公司销售收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EML方案和硅光方案在800G和更高速率产品的应用上,公司都有很成熟的技术,具体的放量情况取决于市场和客户需求。


据了解,新易盛近几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海外业务的贡献。对于国内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新易盛介绍,公司与国内互联网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有持续量级的产品供应,公司将持续关注并把握国内市场中增加的机会。


技术布局方面,新易盛表示,公司从2017年投资Alpine开始参与硅光的布局,全资子公司Alpine主要为公司在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方向提供技术支持和供应链的可靠保证。目前已成功推出相关产品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CPO层面,新易盛认为,CPO在800G不会有应用,1.6T可插拔光模块依然是市场的主流。未来CPO相关产品进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解决方案及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在CPO技术领域已有布局,当未来CPO形成生态系统时,公司有信心在CPO相关产品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更高速率的3.2T方面,新易盛表示,3.2T肯定是未来的产品迭代方向,目前基于单通道400G的3.2T光模块方案产业界都在进行研究开发,相关标准也在积极制定中。


同时,新易盛还在积极布局数据中心长距离市场,涉及的关键器件开发已成熟,相关产品已进入了小批量的阶段。

7. 上海AI实验室书生·浦语大模型升级:仅用4T数据训练而成,通用模型首次融合常规对话与深度思考

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获悉,其书生大模型今日获得重要版本升级 —— 书生 浦语 3.0(InternLM3)。据官方介绍,其通过精炼数据框架大幅提升了数据效率,实现思维密度的跃升。


InternLM3-8B-Instruct 仅使用 4T 数据训练,官方宣称其综合性能超过同量级开源模型,节约超 75% 训练成本;首次在通用模型中实现了常规对话与深度思考能力融合,可应对更多真实使用场景。


基于司南 OpenCompass 开源评测框架,该模型研究团队使用统一可复现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评测。评测采用 CMMLU、GPQA 等十多个权威评测集,维度包括推理、数学、编程、指令跟随、长文本、对话及综合表现等多方面性能,结果显示,书生 浦语 3.0 在大多数评测集得分领先,综合性能“十分接近 GPT-4o-mini”。

8.   OpenAI本周为ChatGPT推出测试版管理工具

当地时间1月14日,OpenAI公司表示,正在向旗下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入一项名为“Tasks”的测试版功能工具,类似苹果Siri和亚马逊Alexa的角色。


相较于市面上已有的人工智能助手,Tasks表现得更加实用和高效,它能帮助用户实现目前人工智能助手无法实现的新目标。


据OpenAI指出,通过Tasks,ChatGPT现在可以按照设定的时间表浏览网页,比如每个月检查一次用户所在地区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的音乐会门票,但ChatGPT不会在门票上线时提醒用户,也不会私自购买门票。这些需要用户进一步操作,但也可能在后续版本中得到更新。


另外,用户可以向ChatGPT发送消息指示Tasks,创建具体的提醒和操作,虽然ChatGPT也会根据聊天内容建议设置某些任务,但如果用户对此难以接受,可以选择拒绝。


从本周开始,ChatGPT Plus、Team和Pro的付费用户将能体验这项名为Tasks的新功能。据OpenAI官方提醒,测试版目前无法通过高级语音模式设置任务。


与此同时,OpenAI还计划发布更加先进的代理系统,据称一个名为Operator的代理,其可以编写代码并预定旅行。有消息称,该系统也可能在未来几周内上线。


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的12月,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曾表示,其人工智能助手Alexa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迎来改版,到时Alexa无需提示就能为用户采取行动。


另外苹果方面也宣称将Apple Intelligence内置入Siri之中,将允许用户在Siri中利用ChatGPT的专业功能。

9.  Kimi多模态图片理解模型API发布,1M tokens定价12元起

月之暗面发布了 Kimi 多模态图片理解模型 API,全新多模态图片理解模型 moonshot-v1-vision-preview(以下简称“Vision 模型”)完善了 moonshot-v1 模型系列的多模态能力。


模型能力说明:


图像识别:Vision 模型具备图像识别能力,能够识别出图像中的复杂细节和细微的差别,无论是食物还是动物,能够区分出相似但又不相同的对象。


文字识别和理解:Vision 模型具备高级图像识别能力,在 OCR 文字识别和图像理解场景中,比普通的文件扫描和 OCR 识别软件更加准确,例如收据单 / 快递单等潦草的手写内容都可以准确识别。


模型计费:Vision 模型实行按量计费方式,单张图片按 1024 tokens 合并计算在 Input 请求的 tokens 用量中,模型调用的价格根据选择的模型而不同,具体区分如下:


10.  Adobe发布新生成式AI工具:一次可处理1万张图片

近日,Adobe发布新生成式AI工具,可以自动执行劳动密集型生产任务,例如编辑大批量图片、翻译视频演示文稿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Firefly Bulk Create”,该应用程序允许用户一键快速调整多达10,000 张图像的大小或替换所有背景,无需频繁操作,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据了解,该工具结合多个Adobe Firefly API,已在Adobe Firefly网页应用程序推出测试版,分为移除背景和调整尺寸两大功能。


用户可从电脑、Dropbox或Adobe Experience Manager上传图片,快速移除或更换背景,还可将特定图片或HEX色码设成新背景。


调整尺寸则有多种热门广告横幅尺寸和社交平台如TikTok、Instagram及Facebook默认选项。


预计,Adobe接下来会推出更多开发者API,支持14种语言的影片配音与嘴形同步功能,以及自动排版工具等。


但考虑到处理大量图片的运算资源,用户需付费购买Adobe Firefly高级方案并消耗积分才能使用新功能。

11.  英伟达或于3月推出CPO交换机新品

台湾工商时报报道,英伟达将于3月的GTC大会推出CPO(共封装光学)交换机新品,预计试产工作顺利进行,8月份即可量产。

12.  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5年1月19日发布的报告《国盛通信丨CPO:开启光学的新画卷》,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吉时通信
连通资本与实业,关注大通信业变迁趋势!及时的行业资讯、投研观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