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通信】“易中天”:估值切换,再赴征程

科技   2024-11-03 16:19   北京  

摘要

【回顾“四小龙”:资金偏好与季报预期共振】

回顾近期市场风格与通信行情,“四小龙”弹性标的受益于双重利好。自我们推荐光通信“四小龙”(太辰光、德科立、源杰科技、腾景科技)以来,个股“轮番起舞”,从10月20日截至本周五,太辰光涨幅达到70%、德科立涨幅22%、源杰科技跌8%、腾景科技涨10%。复盘四小龙股价,我们认为有三方面主要驱动因素,首先自10月8日假期结束以来,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均创股价新高,高低切空间由此打开;第二,10月是三季报期,去年三季度由于产线准备尚未完善且需求尚未外溢,部分二线光通信企业业绩基数较低,因此今年三季度业绩表观增速普遍较高,从而进一步吸引资金偏好;第三,自英伟达推出CPO技术路线图和Marvell对旗下产品涨价以来,CPO概念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叠加并购重组概念,小市值二三线弹性标的于本月中下旬迎来资金助力,在股价上表现明显,而光模块龙头股价表现较弱。 


【展望未来:光模块存在预期差,有望迎来估值切换】

三季报后资金偏好有望迎来改变。一方面,小市值弹性标的已经持续维持几周的涨幅,与此对应的是“易中天”股价已经回调到10月假期前水平,未来成长空间放大,另一方面,美国大选结果将于下周落地,宏观层面的博弈因素逐步减弱,在AI长叙事逻辑依旧坚挺和光模块龙头基本面保持优异的情况下,市场有望逐步回归价值和成长,资金偏好有望转向白马标的。


预期差:在CPO大趋势下,市场将光模块龙头与弹性标的对立,我们认为未来技术路径是可插拔与CPO并进。近期市场对可插拔光模块的远期期待并不乐观,起因是英伟达公布了产品路线图,将会在2025年Q3推出CPO版本的IB交换机(Quantum 3400 X800),于2026年推出CPO版本的以太网交换机(Spectrum4 Ultra X800),市场由此担忧可插拔光模块未来会被CPO取代,但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预期差尚存,我们认为未来将会是传统可插拔方案与CPO并进的发展路径:


预期差1:CPO和可插拔存在比例关系,并非零和博弈。我们认为,从技术路径来看,CPO最有可能替代的是计算单元(compute tray)连到第一层交换机的短距光模块,第二层、第三层链接需要使用长距离光模块,是否用CPO还有待观望,任何某一种方案并不会被淘汰,只是连接中采用比例的不同。


预期差2:CPO技术路径是逐步演进的,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认为,CPO落地时间尚早,目前技术成熟度较低,无论是主板良率或者是功耗控制\后期维护等方面均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多测试,因此目前对可插拔方案尚未构成真实影响。比如此次英伟达技术路线推出的是IB交换机的CPO方案,而目前更大规模应用的以太网交换机CPO方案仅仅推出26年的规划,离测试、量产、落地的节点较为遥远。作为一种新技术,CPO的演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探索。


预期差3:光模块龙头公司有全方位技术布局,CPO落地只会增加公司价值。以中际旭创为代表的光模块龙头已经积极布局CPO方案,龙头公司借助已有产业经验和渠道能力,即便在产业推出新技术后,也有望率先把握机遇,我们认为,在光通信领域,强者恒强的局面更为可信。 


全球来看,资本开支依旧大幅增长,且倾向于算力侧,未来AI发展星辰大海。今年三季度CSP巨头资本开支创新高,微软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50%至150亿美元,预计四季度支出同比增长32%,2024财年支出增长55%以上。谷歌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2%至130亿美元,预计四季度支出类似三季度,明年支出将“大幅”增长。亚马逊三季度不动产和设备支出同比增长81%至226亿美元,预计今年资本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75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5%,资本开支受到AWS云部门的驱动,明年的资本支出或更高。Meta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26%至83亿美元,今年全年资本支出的指引区间高端仍为400亿美元、低端上调10亿美元至380亿美元,因此指引区间的中点同比增幅提升至43%。Meta还重申明年在AI基础设施上显著增加资本支出。长期来看,AI侧投资力度大,光模块未来成长性充足。 


综上,在当前节点,我们坚定看好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光模块龙头公司。  


 建议关注:

算力——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1.投资策略:“易中天”估值切换,再赴征程

本周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本周观点变化:


本周微软、Meta、谷歌和亚马逊三季度财报新鲜出炉,资本支出总额创新高,证实三季度四大科技巨头依然遵循“加大开支”的AI叙事,并承诺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增加对服务器和其他AI相关成本的支出。与此同时,受美国大选影响,市场变数大,美股剧烈波动。另一方面,美国大选结果将于下周落地,宏观层面的博弈因素逐步减弱。回顾近期A股市场,通信行业内弹性二三线标的受益上涨,“四小龙”轮番涨幅。自10月20日截至本周五,太辰光涨幅达到70%、德科立涨幅22%、源杰科技跌8%、腾景科技涨10%。与此对应,“易中天”股价已经回调到10月假期前水平,未来成长空间放大,三季报后资金偏好有望迎来改变。在AI长叙事逻辑依旧坚挺和光模块龙头基本面保持优异的情况下,市场有望逐步回归价值和成长,资金偏好有望转向白马标的。

下一级段,市场有望聚焦于三季报业绩良好且契合新质生产力的成长赛道,算力板块首当其冲,我们预计光通信板块仍将是算力的核心,建议对龙头标的重点布局。

2.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下跌,量子通信表现最优

本周(2024年10月28日-2024年11月1日)上证综指收于3272.01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中小板综>上证综指>万得全A>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沪深300>创业板综。通信板块下跌,表现差于上证综指。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量子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区块链上涨3.4%、1.3%、0.8%、0.1%,移动互联下跌2.9%,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云计算、光通信、物联网、卫星通信分别下跌4.2%、5.6%、6.3%、7.6%,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

本周,受益零售业务概念,爱施德上涨54.9%,领涨版块。受益融资融券概念,海能达上涨31.8%;受益资产管理概念,赢时胜上涨27.9%;受益生物识别概念,大唐电信上涨22.7%;受益智能电网概念,精伦电子上涨19.4%。

3.周专题:“易中天”估值切换,再赴征程

【回顾“四小龙”:资金偏好与季报预期共振】

回顾近期市场风格与通信行情,“四小龙”弹性标的受益于双重利好。自我们推荐光通信“四小龙”(太辰光、德科立、源杰科技、腾景科技)以来,个股“轮番起舞”,从10月20日截至本周五,太辰光涨幅达到70%、德科立涨幅22%、源杰科技跌8%、腾景科技涨10%。复盘四小龙股价,我们认为有三方面主要驱动因素,首先自10月8日假期结束以来,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均创股价新高,高低切空间由此打开;第二,10月是三季报期,去年三季度由于产线准备尚未完善且需求尚未外溢,部分二线光通信企业业绩基数较低,因此今年三季度业绩表观增速普遍较高,从而进一步吸引资金偏好;第三,自英伟达推出CPO技术路线图和Marvell对旗下产品涨价以来,CPO概念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叠加并购重组概念,小市值二三线弹性标的于本月中下旬迎来资金助力,在股价上表现明显,而光模块龙头股价表现较弱。 


【展望未来:光模块存在预期差,有望迎来估值切换】

三季报后资金偏好有望迎来改变。一方面,小市值弹性标的已经持续维持几周的涨幅,与此对应的是“易中天”股价已经回调到10月假期前水平,未来成长空间放大,另一方面,美国大选结果将于下周落地,宏观层面的博弈因素逐步减弱,在AI长叙事逻辑依旧坚挺和光模块龙头基本面保持优异的情况下,市场有望逐步回归价值和成长,资金偏好有望转向白马标的。


预期差:在CPO大趋势下,市场将光模块龙头与弹性标的对立,我们认为未来技术路径是可插拔与CPO并进。近期市场对可插拔光模块的远期期待并不乐观,起因是英伟达公布了产品路线图,将会在2025年Q3推出CPO版本的IB交换机(Quantum 3400 X800),于2026年推出CPO版本的以太网交换机(Spectrum4 Ultra X800),市场由此担忧可插拔光模块未来会被CPO取代,但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预期差尚存,我们认为未来将会是传统可插拔方案与CPO并进的发展路径:


预期差1:CPO和可插拔存在比例关系,并非零和博弈。我们认为,从技术路径来看,CPO最有可能替代的是计算单元(compute tray)连到第一层交换机的短距光模块,第二层、第三层链接需要使用长距离光模块,是否用CPO还有待观望,任何某一种方案并不会被淘汰,只是连接中采用比例的不同。


预期差2:CPO技术路径是逐步演进的,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认为,CPO落地时间尚早,目前技术成熟度较低,无论是主板良率或者是功耗控制\后期维护等方面均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多测试,因此目前对可插拔方案尚未构成真实影响。比如此次英伟达技术路线推出的是IB交换机的CPO方案,而目前更大规模应用的以太网交换机CPO方案仅仅推出26年的规划,离测试、量产、落地的节点较为遥远。作为一种新技术,CPO的演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探索。


预期差3:光模块龙头公司有全方位技术布局,CPO落地只会增加公司价值。以中际旭创为代表的光模块龙头已经积极布局CPO方案,龙头公司借助已有产业经验和渠道能力,即便在产业推出新技术后,也有望率先把握机遇,我们认为,在光通信领域,强者恒强的局面更为可信。

 

全球来看,资本开支依旧大幅增长,且倾向于算力侧,未来AI发展星辰大海。今年三季度CSP巨头资本开支创新高,微软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50%至150亿美元,预计四季度支出同比增长32%,2024财年支出增长55%以上。谷歌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2%至130亿美元,预计四季度支出类似三季度,明年支出将“大幅”增长。亚马逊三季度不动产和设备支出同比增长81%至226亿美元,预计今年资本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75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5%,资本开支受到AWS云部门的驱动,明年的资本支出或更高。Meta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26%至83亿美元,今年全年资本支出的指引区间高端仍为400亿美元、低端上调10亿美元至380亿美元,因此指引区间的中点同比增幅提升至43%。Meta还重申明年在AI基础设施上显著增加资本支出。长期来看,AI侧投资力度大,光模块未来成长性充足。 


综上,在当前节点,我们坚定看好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光模块龙头公司。

4. 苹果或将于明年底推出M5芯片 新iPad Pro有望同步推出

根据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通讯中的爆料,苹果自2023年起便已在开发M5芯片,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A19 Pro的研发。其预测,苹果可能会在2025年底正式发布M5芯片,而届时新一代的iPad Pro系列也有望一同亮相。不过,对于即将搭载M5芯片的11英寸和13英寸iPad Pro,业界普遍认为其外观或功能上不会有太大变化。


2023年,苹果对其高端平板产品线采取了不同策略。苹果率先将M4芯片应用于11英寸和13英寸的iPad Pro,并紧接着在MacBook Pro上搭载同样的芯片。随着M5芯片的推出,预计新一代iPad Pro将会搭载该新芯片,但从苹果一贯的产品更新策略来看,iPad Pro系列刚在大约半年前进行了更新,因此本次硬件上的提升可能会是唯一的主要变化,而不太可能有大幅的外观设计变动。

5. 华工科技:800G LPO产品计划年底逐步量产

C114讯 10月28日消息华工科技日前公布了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90.02亿元,同比增长23.42%,归母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15.19%。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改善,单三季度加速增长,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67.49%,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34.7%。


华工科技围绕“感知、光联接、激光+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面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聚焦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AI产业赛道,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专精特新产品。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6.14亿元,同比增长26%,体现了其对于创新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引进、创新平台打造的重视和强投入。


在近日举行交流问答环节中,华工科技表示,光联接业务全面向高端升级,在Net5.5G(AIGC)业务领域,公司基本实现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具备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自研设计能力。400G及以下全系列光模块实现规模化交付,800G光模块实现小批量,成功推出业界最新的用于1.6T光模块的单波200G自研硅光芯片和多种1.6T光模块产品(DSP和LPO)方案,高速系列光模块产品以VCSEL/EML/CW+Siph/TFLN/QD等光技术,与DSP Base/LPO/TRO 等电技术为主要组合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前三季度光联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72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季度数通产品批量交付,营业收入及毛利水平明显增加。


华工科技还介绍了光模块产品技术进展。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已在多家头部客户进行不同的400G、800G以及1.6T产品的测试。800G LPO产品已获得明确需求,目前在测试阶段,1.6T 产品正加快送样测试,5nm技术已完全准备好,3nm技术正在研发中,整体进度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公司泰国工厂预计11月投产,正在做好800G LPO产品在年底和明年一季度上量的准备。国内市场方面,在主要的互联网及设备厂商中,公司数通产品实现100G,200G到400G,800G全系列产品的覆盖,四季度高速率光模块交付进一步增多,400G以及800G单模也将持续上量。公司联接业务明年的增长是确定的,在部分厂商的优势份额确定性也较强,此外LPO全系列产品也将批量交付。


光芯片方面,公司实现了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具备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自研设计能力,推出了业界最新的用于1.6T光模块的单波200G自研硅光芯片;具备了硅光完整材料PDK能力,以及在全球各地区硅光Fab优先支持、保障。此外,公司发起设立的上游芯片厂商云岭光电已实现56G光芯片加速导入,并持续推进CW光源以及单波100G的研发。


华工科技表示,今年国内市场主要以400G发货为主,已建成的400G光模块月产能大概在40万到45万只,产能利用率大概是80%。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现在正在从月产45万只向70万只扩充。同时,公司也加快了泰国工厂的建设,海外需求主要以800G和1.6T为主,规划月产能为10万只,并计划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增加11至20万只。公司目前在海外某客户重点测试800G LPO产品,计划在12月份逐步量产。

6.谷歌扩展AI总结搜索结果功能至全球100多个市场,覆盖10亿月活用户

谷歌公司昨日(10 月 28 日)发布博文,宣布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展 AI Overviews in Search 功能,覆盖全球 10 亿月活跃用户。


注:谷歌公司于今年 5 月在美国启动 AI Overviews in Search 功能,并于今年 8 月扩展到部分美国以外的市场,该功能主要用于 AI 总结搜索结果,让用户找到更契合的搜索结果。


谷歌在博文中表示,将于本周开始将会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 AI Overviews 功能,覆盖全球 10 亿月活跃用户。


谷歌还扩展了语言支持,目前支持英语、印地语、印尼语、日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等语言。


AI Overviews 的核心目标是帮助用户发现来自出版商、企业和创作者的优质内容,自推出以来,AI Overviews 中增加了更显著的链接展示方式。


在桌面版和移动端,用户可以通过右上角的网站图标访问相关网站,此外,新推出的内联链接(in-line link)也直接出现在 AI Overviews 的文本中,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更新有效提升了支持网站的流量。

7.从光模块厂商Q3业绩看:增速开始放缓,更高速方案已就绪

C114讯 10月30日消息 近日,几家头部的光模块、器件厂商相继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整体来看,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新易盛、华工科技、天孚通信等厂商仍保持营收利润的大幅增长,不过增速有所放缓。

正如光通信行业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在此前报告中支出的,2024年下半年,以太网光模块增速将有所放缓,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市场开始增长,因此今年下半年很难有翻番的增长。


整体增速放缓,但需求仍在


从Q3的业绩来看,确实是LightCounting所提及的趋势,同比仍是较大比例的增长,但是环比的增长或多或少都开始有所下降,体现了整体增速的放缓。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2024年Q3实现营收65.14亿元,同比增长115.25%;净利润13.94亿元,同比增长104.40%。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73.13亿元,同比增长146.26%;净利润37.53亿元,同比增长189.59%。环比来看,中际旭创Q1、Q2、Q3的营收分别环比增长31.32%、22.98%、9.37%;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14.92%、33.70%、3.34%,呈现较为明显的放缓。一方面可能是光模块价格按周期的下降;另一方面,中际旭创指出,上游光芯片的紧张对公司三季度的出货交付有一定影响。处于光模块产业链上游的天孚通信也是如此,从第三季度开始同比增速放缓,环比几乎没有变化。天孚通信Q3营收8.39亿元,同比增长54.77%;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58.69%。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3.95亿元,同比增长98.55%;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122.39%。不过也有例外,与中际旭创处于同一竞争赛道的新易盛Q3实现营收24.03亿元,同比增长207.12%;净利润7.81亿元,同比增长453.07%。前三季度整体营收51.30亿元,同比增长145.82%;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83.20%。环比方面,新易盛Q1、Q2、Q3的营收分别环比增长10.09%、45.10%、48.79%,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在净利润方面则是分别环比25.48%、66.15%、44.63%,增长动能也开始不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400G/800G高速光模块的价格处于下行空间,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光迅科技Q3实现营收22.68亿元,同比增长49.99%;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45.76%。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53.78亿元,同比增长24.29%;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12.26%。营收环比从Q2的增长40.90%到Q3的增长24.63%,不过净利润在Q3有环比93.18%的增长。

华工科技表示,已经成功推出业界最新的用于1.6T光模块的单波200G自研硅光芯片和多种1.6T光模块产品(DSP和LPO)方案。针对LPO,800G LPO产品已获得明确需求,目前在测试阶段,公司泰国工厂预计11月投产,正在做好800G LPO产品在年底和明年一季度上量的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结束的开放计算全球峰会 2024(OCP 2024)期间,产业界表示CPO离现实更近了一步。中际旭创表示,CPO是光模块未来发展路径的一种形式,公司在硅光芯片设计研发和技术储备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去研发CPO相关产品。不难看出,从财务数字看,增速放缓已经是事实,但是中际旭创表示,行业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明年以太网800G需求旺盛,加上1.6T的逐步上量,市场会看到行业总体需求进一步增长。华工科技表示,公司联接业务明年的增长是确定的,在部分厂商的优势份额确定性也较强,此外LPO全系列产品也将批量交付。

8.NTT与丰田拟投资33亿美元开发基于AI的自动驾驶技术

C114讯 北京时间10月31日晚间消息 日本NTT与丰田汽车(Toyota Motor)承诺投资5000亿日元(C114注:约合33亿美元)用于开发基于AI的自动驾驶技术,以消除交通事故。


两家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就安全可靠的移动服务要求制定标准,并希望这一标准能够被广泛的行业和合作伙伴采用。移动AI平台将包括三个要素:AI基础设施、智能通信基础设施和分布式计算平台。


该联合项目将于2025年开始实施,目标是在2028年开始与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广泛应用预计将始于2030年。


丰田表示,其正致力于开发将安全和保障作为首要任务的开发软件定义汽车。


2017 年,两家公司与爱立信、英特尔和NTT Docomo联合成立了汽车边缘计算联盟,旨在创建处理联网汽车数据的网络架构。

9.Meta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9%至405亿美元

C114讯 北京时间10月31日晚间消息 Meta Platforms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多年投资在第三季度显示出了前景,收入同比增长19%,达到405亿美元,净收入增长35%,达到156亿美元。


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Meta Platforms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首席财务官苏珊·李(Susan Li)强调了AI是如何在公司大肆支出的情况下推动公司增长的。总体成本和支出增长14%,达到232亿美元,资本支出为9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建设其AI基础设施和元宇宙。扎克伯格指出,每天有超过32亿人使用该公司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他表示,对AI驱动的动态和视频推荐的改进,导致花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时间分别增加了8%和6%。“上个月,超过100万广告客户使用我们的GenAI工具制作了超过1500万条广告,我们估计,使用图像生成的企业的转化率增加了7%,我们相信这里还有很多上升空间。”他说。扎克伯格补充说,采用该公司的开源Llama 3模型是行业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提高了Meta Platforms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我对Llama 4更感兴趣,它现在已经进入开发阶段。”据称,较小型的Llama 4模型将于2025年初上市。


Meta Platforms的Reality Labs部门公布的运营亏损为46亿美元,而非37亿美元。李指出,由于员工支出和基础设施成本增加,Reality Labs的支出达到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员工人数增长9%,至72404人。扎克伯格表示,雷朋Meta眼镜及其Quest 3S混合现实头显证明了将AI融入可穿戴设备正开始获得回报。“这可能是我在我们的行业中看到的最有活力的时刻,我专注于确保我们制造出一些很棒的东西,并充分利用前方的机会。”


Meta Platforms将其年度支出预期从370亿~400亿美元上调至380亿~400亿美元。它预计第四季度收入为450亿~480亿美元。

10.OpenAI开源SimpleQA新基准,专治大模型“胡言乱语”

当地时间 30 日,OpenAI 宣布,为了衡量语言模型的准确性,将开源一个名为 SimpleQA 的新基准,可衡量语言模型回答简短的事实寻求(fact-seeking)问题的能力。


AI 领域中的一个开放性难题是如何训练模型生成事实正确的回答。当前的语言模型有时会产生错误输出或未经证实的答案,这一问题被称为“幻觉”。能够生成更准确、更少幻觉的回答的语言模型更为可靠,可以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OpenAI 表示,目标是使用 SimpleQA 创建一个具备以下特点的数据集:


高正确性:问题的参考答案由两名独立的 AI 训练师验证,以确保评分的公正性。

多样性:SimpleQA 涵盖广泛主题,从科学技术到电视节目与电子游戏应有尽有。

前沿挑战性:与 TriviaQA(2017 年)或 NQ(2019 年)等早期基准相比,SimpleQA 更具挑战性,尤其针对如 GPT-4o 等前沿模型(例如,GPT-4o 的得分不足 40%)。

高效用户体验:SimpleQA 问题与答案简洁明了,使操作快速高效,并可通过 OpenAI API 等进行快速评分。此外,包含 4326 道问题的 SimpleQA 在评估中应具有较低的方差。


SimpleQA 将是一个简单但具有挑战性的基准,用于评估前沿模型的事实准确性。SimpleQA 的主要限制在于其范围 —— 尽管 SimpleQA 准确,但它只在短查询的受限设置中测量事实准确性,这些查询是事实导向的,并且有一个可验证的答案。


OpenAI 表示,模型在短回答中表现出的事实性是否与其在长篇、多事实内容中的表现相关,这仍是个悬而未决的研究课题。其希望 SimpleQA 的开源能够进一步推动 AI 研究的发展,使模型更加可信并富有可靠性。

11.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网络搜索

11月1日凌晨1点,OpenAI正式发布了ChatGPT网络搜索功能,能实时、快速获取附带相关网页来源链接的答案。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就能获取各种网络信息,例如,帮我看看今天华尔街日报的头条新闻是什么;雅虎体育板块中的NBA热门新闻有哪些;CNBC的热门财经新闻报道了哪些内容,ChatGPT都能快速帮你找到这些并附带原始链接。同时ChatGPT搜索功能也会结合上下文提问,提供更有深度的搜索结果,例如,当你想找一家三星米其林餐厅时,还会告诉你用餐那天的天气是如何以及周边交通情况。

十二、风险提示

AI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11月3日发布的报告《国盛通信丨“易中天”:估值切换,再赴征程》,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吉时通信
连通资本与实业,关注大通信业变迁趋势!及时的行业资讯、投研观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