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²Book|荐书
书中自有天地万物
「建筑二次元」合作专栏
「企鹅荐书」第12弹,来自九月(不是企鹅)
(戳这里回看第11弹:
A²Book|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 · 企鹅荐书)
每个月同一时间
她将为大家推荐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敬请期待(。・ω・。)ノ♡
· 本期好书 ·
《十月国度》
[美] 雷 · 布拉德伯里
上海译文出版|硬皮|有书签
友好指数 4.0 ●●●●○
猎奇指数 4.0 ●●●●○
推荐指数 4.0 ●●●●○
……那个国度,那里的四季昏暗无光。那里的山峦云蒸雾罩,河流披戴白纱。那里的正午转瞬即逝,晨昏徘徊萦绕,午夜漫漫无边。那里有很多大地窖、小地窖、煤箱、壁橱、阁楼和储藏室,它们全都远离太阳。那里的人是秋的子民,脑子里全是秋的思想。那里的人于黑夜漫步在空寂的步道,声音渺然似雨……
· 关于作者 ·
雷·布雷德伯里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沃基甘,从小爱读冒险故事和幻想小说,尤其喜爱根斯巴克主编的《奇异故事》。十二岁时有人送他一架打字机作为生日礼物,他从此练习写作,早在中学时代就选修了如何写小说的课程,并天天练习写一、二千字。一九四一年起他开始给几家杂志投稿,一九四三年起当专业作家,三年后获得了“最佳美国短篇小说奖”。他虽然也写过几部长篇小说,如《华氏451度》也颇著名,但他主要以短篇小说著称,迄今已出版短篇小说集近二十部,其中较著名的有:《火星纪事》(1950)、《太阳的金苹果》(1953)、《R代表火箭》(1962)、《明天午夜》(1966)等。
· 关于企鹅 ·
喜欢意识流的文风,本命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吐血推荐他的长诗《族长的秋天》,本命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大概无感的作家是毛姆和杜拉斯,非常讨厌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四部曲谁看谁后悔(纯纯个人喜好,无贬义)。
· 企鹅书评 ·
《十月国度》共包含20个短篇故事,其中的情节变幻莫测,在正常和发疯之间来回横跳。此前不知道这是一本恐怖小说,开始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恐怖的氛围,人物乍一看也挺普通的,但故事的走向一点一点偏离了正轨,等到最后撞上墙才意识到,还真的是恐怖小说。
设定稍微有些离奇,涉及一些超自然现象,据作者在前言里说,这些设定都来自现实,不过作家的前言,也不知道是以写实角度写的,还是已经进入了创作视角,所以很难评判作者的出发点。
需要解释一下,这里面的恐怖不是鬼神,虽然也有一些超自然现象,但主要反射出的是人心的无数个棱角,其中有因自卑长出的刺,有因恐惧蒙上的壳,还有愤怒幻化的利刃。一些故事中的超自然力量甚至是人为伪装的,但人性深处的恶却会被这些莫须有的诱饵钓出来,把周围人全部推向深渊。
有些故事清晰明了,读者需要稍微拐个弯就能看到真相,有些故事又有点过于隐晦,因为非自然力量在书中并不少见,所以一些人物的命运很难定性到底是什么走向。比如一对夫妻旅行途中去看木乃伊展览,木乃伊是墓地管理者把付不起殡葬费用的人晾在地下室里人工制成的,在这个人们对死亡极其冷漠的小镇上,妻子渐渐察觉到死神似乎在跟踪他们,她苦苦哀求丈夫提前回家,但丈夫不以为意,最后在离开的车上,副驾驶再也没出现妻子的身影…
作者很完美地做到了在故事保证真实的情况下插入古怪的人物和离奇的结局,但不会让人觉得刻意或者莫名其妙,甚至用这样的手法重新解读战争的奥秘,而且作者很擅长在读者毫无防备的时候埋下恐怖的线索,刚生完孩子的母亲觉得孩子要害死她,医生和丈夫都觉得是她劳累过度产生了幻觉,但是诡异的事件接连发生,新生儿很少哭泣总是在沉默地思考,不吃不喝无人照顾但依然生龙活虎…悲剧不受控制的发生,妻子,丈夫,接生的大夫,一个接一个,在你不断怀疑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有婴儿是杀手,作者却不断摆出一个又一个证据证明十月国度里就有这样的杀手。
在这你能看到每天去游乐场哈哈镜前自我安慰的侏儒、起死回生的狗、生气直接把自己气死的妇人、在玩偶匣里过完童年的玩偶视角、操纵人们出交通事故然后围观看热闹的神秘群体、发现了风的巢穴然后被风追杀的人、从死神手里抢回灵魂的老太太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完全是全明星阵容,你未曾设想的诡异离奇都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高级的恐怖不需要神神叨叨一惊一乍,他只要平静地讲完你就可以收获一身冷汗。
稍微需要注意一下的是,作者文笔一般,但故事节奏很好,就像ONE老师虽然拥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画技,但仍凭借完整的人物成长线+神奇的分镜设计+奇妙的笑点穿插完成神作。惊悚小说,还是很有趣的,比较单纯的有趣,不需要过多思考,适合放松但又有点无聊的时候打开看看。
可能是手稿
· 精彩选段 ·
01.《轮到你了》
「他说:“某个小女孩或小男孩去了一个更快乐的地方。”
“他们准备把——她送去哪里?”
她很自然地用了“她”,没有觉得任何不妥。她已经与包裹里那个残存物感同身受,它就像一只生涩的果子,此时此刻正躺在严严实实的黑暗中被抬往山上,像桃子里的果核,沉默而害怕的父亲扶着外椁,里面却是一片祥和、寂静和坚硬。
“当然是送去墓地。”他说,香烟在他漠不关心的脸上萦绕,“不会是那个墓地吧?”
“这附近的小镇就只那一块墓地,你知道的。很快就能下葬。那个小女孩很可能才死几个小时。”
“几个小时——”
她转身离去,觉得很荒唐,身上一丝不挂,只有手上无力地扶着的浴巾。她走向床前。“几个小时前她还活得好好的,可是现在——”
“现在他们急着把她送上山。这种天气对死者不利,太热了,又没有防腐措施,他们得速战速决。”他接着说道。
“但送到墓地去,那个可怕的地方。”她梦呓般说道。」
02.《罐》
「炎热的七月过去了,眼下已是八月。
这么多年来,查理第一次高兴得像旱灾过后新抽长的玉米。那天晚上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他听见靴子沙沙地走过茂盛的草丛,男人们踏上门廊前朝水沟里吐唾沫,木板在沉重的身体下嘎吱嘎吱,又一个肩膀挤进门框时的声音,还有人用毛茸茸的手腕擦干嘴巴问:“我可以进来吗?”
查理故作随意地招呼客人们进屋。屋子里有的是椅子、肥皂箱给大家坐,再不济也有地毯可以席地而坐。等到蟋蟀们忍不住开始夏日的合唱,青蛙们鼓起喉咙像甲状腺肿大的妇人般在这美妙的夜晚大喊大叫时,客厅里早已坐满了来自整个山谷的人。
这情景有点像不拘小节的教堂聚会。他们或坐或蹲,或斜靠在灰泥墙上,一个个虔敬地注视着架子上的罐子。
他们绝不会突兀地盯着它看。不,他们会慢慢地、不经意地,假装在环视整个房间——让眼睛在无意中撞见某个老物件。
而且——当然,这纯属巧合——他们游移的目光总能找到共同的焦点。才一会儿的工夫,屋里所有的眼睛都一致盯着它,有如别针插在针垫上。这时唯一的声音是某个人在啃玉米棒,或孩子们在屋外门廊木板上赤脚奔跑的声音。说不定还有女人的斥骂,“你们这些小鬼滚一边去!去!”于是伴随着如水流般轻快的窃笑,赤脚毛孩们一哄而散去吓唬草丛里的牛蛙了。」
他们本该昨天(一九三八年五月三十日)死的,只因他不肯割那几株麦子,他们才活到现在。他们本该葬身火海。那才是它的本意。可既然他没有使用镰刀,他们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房子起火了,倒塌了,他们也没丢掉性命,只是半死不活的,只是——在等待。这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人,他们是事故火灾、疾病、自杀的受害者,像莫莉和她的孩子那样在沉睡,不能去死,也不能求生。都是因为,有个人害怕收割成熟的麦子。都是因为,这个人自以为可以停止用、再也不用镰刀劳作,他低头看着两个孩子。终于明白麦子必须每天、每天割,只能继续,不能停止,一刻也不能停,每时每刻都得割,得永远、永远、永远割下去。
好吧,他想。好吧。那我就割吧,
“莫莉!”他大喊,举起镰刀挥砍下去。
有人惨叫。他没有回头看一眼烧成废墟的房子。
炸弹摧毁了伦敦、莫斯科、东京。
以上。
本期的「企鹅荐书」就到这里。下个月同一时间,与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