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²Q&A|问答
知乎@vickie7i
Q:
有哪些以动物为原型的建筑设计作品?
A:
「大料建筑」的「骑缘马场」可以拥有姓名!是占地1万平方米的巨马没错了,再次印证了走心的拟物建筑效果不会太差。(戳这里回看:A²Idea|恒大新主场叫人口吐芬芳?莲花说这锅我不背。)
古希腊人是如何想象出这满天生动的呢?
小时候的胡同夏天,我们在跑累后总喜欢围坐在一起,抬头,望天!那时的北京是能够看到银河的,我们总是在寻找着《圣斗士》里的星座,而除了北斗星的大勺子,其他那些星图里的形象,我其实从没看出来过。以至我一直好奇古希腊人是如何想象出这满天生动的呢?难道只是为了好记好看吗?长大后,我从书里看到了纳斯卡线条,看到了阿芬顿白马图,这些巨大到人们已经很难感知的神秘图案,像极了现当代的大地艺术,但他们也是为了美和批判吗?
后来,我似乎慢慢理解古时的人们,他们是在寻找某种自然的无上力量——生命之神。星座并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而是自然之神的样子,而巨大的白马也不是为人类而观的,是要让天上的自然之神看到,我们在这里,我们人类的存在。而这种人类对于自己、真实自然、心中自然(神)三者之间神秘关系的理解和与其建立联系的勇敢方式,一直令我着迷。2017年底,我们有机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宋庄设计改造一座马场。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宋庄设计改造一座马场
而“马”,这一自然生命,千百年来因为人类的驯化终于成了人类“最好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有了人,才有了“马”。而在如今的都市里,“马”似乎又是保留着最多自然之力的生命。
在思考着人与马,人造物与自然的种种关系时,受到古时人们与自然之神对话方式的启发,「大料建筑」主创建筑师刘阳想到,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一下超自然的神秘之力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人造都市中以一种超人的方式建立与自然的联系呢?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象形”挑战“象形”
于是在第一次看现场回来的路上,建筑师就决定选择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象形”挑战“象形”,建立人,马,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把房子做成一匹占地1万平方米的巨马。
——这似乎是一个玩笑,建筑师故意用建筑设计中常常被鄙夷的具象化拟物手法,来讽刺为与自然建立联系而通常所用的单一化手法,在会心一笑中引起新的思考,这也算是一种喜剧精神的体现。
建立人,马,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
而这种似乎有些调侃的方式,在操作层面当然还是必须解决所有实际问题的,比如功能上有着流线引导作用的标志物;连接几座现有建筑的连廊;满足接待等候的入口大堂。再比如在较少的成本预算和紧迫工期的要求下,使原有的呆板厂房和空旷场地变得丰富而灵动。以及因为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们来这里学习马术运动,形式上希望区别于传统马术俱乐部,打破固有的马术是贵族运动的刻板印象,显然,等等诸事,只需要“一匹马”就解决了。
更重要的,这种古老而又超现实的方式,似乎同时也完全可以是都市人类与自然对话的全新尝试,至少从开业这些年来孩子们惊喜和兴奋的样子来看,原始人类的朴素想法和孩子们的天真心灵似乎是更加接近的。
而如何使其更像一匹马?
跟古人使用的方法类似,比例把握住,取其大轮廓。用三角形的组合,是为了在实际设计时更灵活的适应多种功能和情况,各个部分能单独操作,但又能同一种方法建造。为了屋顶的观感更独立体验更流畅,尝试了柱顶变细;不同跨度的板同样厚度;室内外的材料和构造完全统一的作法,而唯一想突出的马头部分,分型更密,图案细节更多,希望给人一些视觉提示“这是一匹马”。
希望给人一些视觉提示“这是一匹马”
所有这些增加设计难度的作法,都在尽可能直接粗暴的还原“马”,而随之带来的惊喜愉悦也好,不解误读也罢,总之,能够引起多几分的好奇与思考,便是这次设计尝试的意义所在。
天干天的事,人干人的活。这次关于生命的即兴感悟和持续思考仍然没有答案,像是一个神秘的传说,依旧令我着迷。也许,原始和未来在貌似相反的方向上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圆。
乐曲结束了,小男孩慢慢放下琴睁开眼睛,从容自信的望向我,说道:“星矢,你终于到了,请跟我来,雅典娜正在天马神殿中等你”……
以上。
我们下个问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