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辞典》 | 鸿篇为钥,解锁岭南文化千古密码

学术   2025-01-10 08:06   江苏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岭南地区的行政管理和文化界定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岭南,这二字背后所蕴含的,绝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域称谓,而是承载着数不清的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交织碰撞的深刻内涵。


那么,岭南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一部全面、系统地展现岭南文化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 ——《岭南文化辞典》,或许能为我们揭开谜底。




岭南的含义可以归纳为四个层面:日常语言层面、自然地理层面、建置区划层面和文化认同层面。


在日常语言层面,岭南一般泛指山岭的南面,并非专指哪一座山的南面或者某个特定的区域。五岭之南、南岭之南可称岭南,秦岭以南也可称岭南。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岭南的地名,也有一些北方的机构用岭南来命名。


在自然地理层面,岭南的概念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已见使用,但范围并不清晰。岭多指五岭,但具体指哪五岭,则说法不一。东晋裴渊《广州记》认为“五岭”就是大庾、始安、临贺、揭阳、桂阳五座山岭;而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考察了前人的各种说法。此外,关于岭南之南是否包括海洋部分,从历史上中国对南海的发现、命名、经营、开发、管辖来看,岭南理应包括海洋部分。


岭南山地


在建置区划层面,岭南作为建置名称始于唐代。唐贞观元年(627)首置岭南道,为全国十监察区之一,范围大致包含今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全境,福建、云南以及越南部分地区。此后,岭南的建置不断演变,逐渐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再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广西,两广得名始于此。


在文化认同层面,明清以来,岭南文化高度融入中华文化,岭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强化。同时,由于岭南经济、文化等方面实力的提升,岭南区域文化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也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广东,处于岭南的中心位置,且经济文化地位显著提升,与周边地区形成了较明显的差异,其本土意识更加强烈并常常用岭南来进行自我标识,出现了用岭南专指广东的文化现象。



岭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广东文化的代名词。岭南文化的独特气质,深受其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条件、实际需要的影响。


岭南背倚五岭,面向南海,地势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走向。这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潮湿温润、冬暖夏长,宜于农作物生长。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岭南文化的独特气质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岭南文化具有原生文化特质。数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郁南磨刀山遗址是广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揭示了远古岭南地区人类发展的文明特征。在先秦时期,岭南文化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原生形态,虽然当时总体上开发程度低、生产力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文化相对落后,但也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如几何陶纹文化、青铜器物和铜鼓文化等。


郁南磨刀山遗址发掘区


岭南文化还具有边缘文化特质。秦汉至明清,岭南地处中国南疆,既是中国地理的边缘、中央权力的边缘,也是中原文化辐射的边缘。古代中央对岭南的开发与管控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中原动乱年代,甚至出现过南越国、南汉等割据政权。这种边缘性使得岭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灵活变通的治理方式和独特的文化性格。


商贸文化特质是岭南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岭南物产丰富,且多奇珍异宝,加上海岸线长、港口多,先秦时期就开始了民间海上贸易。岭南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持续时间最长,虽然因明清海禁有过中断,但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与重要的财富来源。这种商贸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农抑商的价值和政策倾向形成鲜明的反差,使得岭南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


清光绪二年(1876)翰墨园刻《杜工部集》


此外,岭南文化还具有移民文化和贬谪文化特质。秦汉至清代以前,岭南一直都是人口的移入地。秦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五代十国时期、宋元之际、明清之际都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和大批官员被贬岭南。这些人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极力倡导文教,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了岭南文教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文化性格融入了岭南文化。


华侨文化特质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沿海地区在汉代就开始向外移民,唐、宋、元、明、清各代主要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移民东南亚。清末人口增长和战乱加速了移民数量的增加。鸦片战争后形成大规模移民潮,美洲、大洋洲、非洲也成为广东籍华侨的移民地。当今,祖籍广东的海外侨胞是世界华侨华人的最大群体。大量粤籍华侨华人形成的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岭南文化具有重要影响。



岭南文化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不仅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转型发展,而且创造了岭南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


秦征南越,开启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新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岭南文化接纳、吸收、整合、认同中原文化的过程,也是岭南文化自我意识不断建构的过程。长时间大规模的北方移民来到岭南,改变了岭南的人口结构和文化结构,也逐步改变了岭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落后状况。到明清时期,岭南各方面发展已经基本赶上中原和江南的水平,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北方。


海上交通的便利,开启了岭南文化与佛教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新篇章。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岭南凭借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之便较早传入佛教,并在长时间的相互融突过程中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岭南的译经活动始萌于三国两晋,发展于南朝,鼎盛于唐,广州与长安、洛阳、建业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译经中心。唐代禅宗勃兴,岭南成为禅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伶仃洋


15—16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海上航路的开通,西方文化逐渐向全球传播和渗透,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开启了交流融合的过程。岭南文化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一方面,西方文化最早在岭南传播,最早对岭南文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岭南也是西方人观察中国文化的主要对象。鸦片战争以后,一些先进的岭南人积极学习西方的政治与经济文明,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进入新时代,岭南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以其理性务实、开放包容的一贯精神品格,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岭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现代性阐扬,在中华文化中更加耀眼夺目。


岭南,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的地名,其含义深远且多维。岭南文化是一种要素齐全、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特色鲜明、高度成熟的区域文化形态。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岭南文化将进一步丰富自身内涵,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添砖加瓦,铸就新的辉煌!


(注:转载图片请注明来源)



作者:《岭南文化辞典》编委会 编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出版单位:广东人民出版社  岭南古籍出版社


《岭南文化辞典》是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组织领导和各参与单位以及30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5年时间的编纂而成,是目前上第一部力图全面、系统地反映自远古至2019年(部分内容延至2022年年底)岭南(今广东、海南、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全境以及广西部分地区)文化的综合性大型工具书。


全书共19卷:地理卷、历史卷、民族民系卷、宗教卷、民俗卷、学术·教育卷、语言文字卷、文学卷、艺术卷、新闻出版卷、科技卷、建筑卷、饮食卷、中医药卷、武术卷、对外贸易卷、华侨·侨乡卷、海洋文化卷、人物卷,书后附有15种附录,包括《广东省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广东省明清时期进士名录》等,这些附录集中展示了岭南在历史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与丰硕成果。




历史脉络中的岭南文化 



丈量岭南,从史书到海洋



岭南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


十九号见
古代文史学术普及类个人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