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与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古典戏曲文本分析与智能再造平台”知识编辑的邀请函

学术   2025-01-11 08:30   江苏  

来源: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文科实验室

各位古籍及戏曲研究者、爱好者: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元明清时期的古典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类型,戏曲古籍包蕴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和人文内涵。信息化时代已经加速到来,数字人文也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热点领域,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正在建设“古典戏曲文本分析与智能再造平台”,旨在以戏曲古籍的数智化为基础,努力探索古典戏曲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的方法、路径,拓展学术研究的新空间,促进戏曲的大众传播。

该平台由武汉大学文学院程芸教授主持,课题组成员包括文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单位的老师和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前后约20人,目前进展顺利。为加快推进、落实相关设想,特邀请若干学有余力、时间充裕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戏曲爱好者,参与该平台建设。

工作任务:参与古典戏曲剧本的古籍数智化整理。因戏曲古籍版式及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参与者在光学识别之后认真完成戏曲剧本文字的校对任务,为戏曲的数智化整理贡献力量。此邀请长期有效。

支持平台:古典戏曲文本分析与智能再造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集成了戏曲古籍全流程处理的综合系统,涵盖了古籍文字的识别、校对以及专业的嵌套标注等功能,支持众包协作加工模式。平台旨在提高戏曲古籍数据化的规模和准确率,并允许编辑对古籍文本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标注。这种数据加工流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戏曲文本的结构和内涵,还能为后续的活化利用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参与对象:对古籍或古典戏曲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爱好者,尤其是文史哲、艺术类等相关学科的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工作回报:①每学期结束后,根据任务完成状况,项目组为完成任务的参与者发放实践证书,为表现优秀者发放其它相关证书;②项目组已与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活化传播协会合作,相关工作可转化为武汉大学在校学生的志愿时长;③项目组亦将根据文本校对的数量和质量,遵照武大规定的财务政策,为参与者发放相应的劳动报酬。以上三种方式,参与者可根据自身所需,任选一项或两项。另外,项目组将推荐优秀知识编辑参加实验室的暑期学校,有意者还可进一步参与后期的知识标注工作。

参与流程: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项目组成员张亚静、张利伟,或邮件联系zhangyajing1@yeah.net/2622942448@qq.com,发送简历。报名成功后,将邀请知识编辑进入平台建设工作群,熟悉工作流程,以便进行日常答疑及任务交流。



联系人: 

张亚静 zhangyajing1@yeah.net

      张利伟 2622942448@qq.com


“古典戏曲文本分析与智能再造平台”项目组

2025年1月9日




编辑 | 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

审校 | 刘争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楼        


十九号见
古代文史学术普及类个人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