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装、蝴蝶装、经折装……这些古籍装帧方式你见过吗?

学术   2025-01-11 08:43   江苏  

来源:中华书局三全本

你是否曾好奇,在没有现代精装、平装技术的古代,人们如何将一根根竹简、一页页纸张变为便于翻阅的书籍?与如今便捷的装订方式相比,古籍装帧方式有着怎样的巧思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古籍?
古籍是指古代典籍,也就是在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而古籍装帧,则是在制作书籍的过程中,对书籍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加工与装订。这一过程涵盖了从书籍材料的挑选、书页的编排、装订方式的选用,到装饰元素的添加等一系列环节。

简策

简策,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装帧方式,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代,一直盛行至东晋时期,前后历经数千年。那个时候没有纸张,人们将竹木加工成狭长的简片,把若干简用绳编连起来,编简成策(册),这便是“简策”之名的由来。
“册”的甲骨文字形
简策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首先要挑选合适的竹子或木材,将其裁成筒状竹段或木板,再进一步制作成宽窄、长度一致的细长简片。为了防虫蛀、防腐朽,需把简片与防虫草药一起用沸水煮,之后放在火上烤或特殊烘房中,让竹片内的汁液蒸发,这个过程被称为“杀青”,竹片也会由青变黄。接着,要顺着竹子生长纹理刮去表面青皮,这样后续写字时墨水才能渗下去,不易被擦去。最后,用丝绳或麻绳在简的上下端无字处编连,普通简上下端编两道绳即可,长简则需编三四道绳,使其更为牢固,常见的编绳为麻绳,也有少量丝绳。
为保护正文,古人还颇费心思。开头两根常为空白简,称作赘简,背面上端竖写篇名,便于检索,下端题书名,利于归类保存。简策一般卷起存放,以最末一简为轴,从左向右卷成一束,如此一来,篇名、书名就露在外面,仿若如今书籍的封面。卷好后,还会将简策捆扎,或装入“帙”“囊”,或盛在筐箧,以防散乱。

卷轴装

卷轴装的正文载体分帛书和纸书。
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考古发现最早的帛书是战国中晚期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为帛书的早期形态提供了实物例证。
楚帛书,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帛书与简策长期并行,虽材质迥异,但其装帧形式深受简策影响,卷子装便是其中典型。通常,帛书会写在半幅宽的缣帛上,文字排列遵循从上至下、由右至左的惯例。为使书写规整,古人先是用墨笔或朱笔划上界行,后来发展为直接用朱丝或乌丝织就,于是有了沿用至今的“乌丝栏”“朱丝栏”之名。卷首部分仿照简策的赘简,特意留出一段空白,有效减少了磨损。卷尾的处理颇为巧妙,会粘以二三厘米宽的竹片作为轴心,之后像简策那般从左向右卷成一卷,这无疑是后来卷轴装的雏形。
帛书《隶书阴阳五行》,马王堆汉墓利豨墓出土
帛书的装具也是别具一格,既有卷轴卷束,也可以折叠后放在装具中。常见的装具有竹笥,即竹篾编织而成的小盒子,以及漆木盒,为帛书提供了妥善的收纳之所。1973年在马王堆汉墓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便是被装在一个长方形漆盒中。
纸书卷轴装在南北朝至五代时期大放异彩,成为当时书籍装帧的主流。它脱胎于帛书卷子装,随着纸张的广泛应用,逐渐发展成熟,为纸质书籍的保存与传播立下汗马功劳。
卷轴装的制作也较为繁琐,需要先将纸张粘连成长幅,然后在其末端装上一根轴,阅读时从右向左展开,阅读完毕再从左向右卷回。这种装帧形式有着诸多优点,长幅的纸张便于书写长篇内容,而卷起来后又便于收藏和携带。在古代,许多重要的文献、绘画等都采用卷轴装。
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大量的卷轴装佛教经卷令人瞩目。这些经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其装帧更是精美绝伦,轴头、褾首、牙签等部件一应俱全,为研究古代卷轴装书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代《大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三局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

旋风装

《刊谬补缺切韵》局部,唐吴彩鸾写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旋风装,是将写好的书页依次粘贴在一张长纸上,如同鳞片般错落相连,故而又称“龙鳞装”。从外观上看,展开时书页相连,仿若一幅长卷,能一览众多内容;收卷后又形似旋风,故而得名。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
这种装帧方式既保留了卷轴装舒卷自如的特点,又解决了卷轴装查阅不便的问题。它使得书籍在阅读时可灵活翻页,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在古代,旋风装常用于篇幅较长、需要频繁查阅的书籍,为文化的记录与传播提供了一种高效且新颖的载体形式。

经折装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经折装,起源于唐代,当时佛教盛行,大量的经文需要抄写和传播。为了方便阅读和携带,人们将长卷佛经按一定宽度左右连续折叠,再在前后各加一张硬纸或木板作为封面和封底,这种装帧方式就如同将长长的书卷折叠成了一本可以翻阅的册子。其优点显著,相比卷轴装,经折装翻阅时无需展开整卷,更加便捷,能快速找到所需内容。而且,由于折叠后的形态,使得书籍不易损坏,保存相对容易。

蝴蝶装

宋拓定武兰亭序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盛行于宋朝。它的诞生与宋代雕版印刷的蓬勃兴起紧密相连,彼时,印刷技术的革新使得书籍生产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装帧形式已难以适应新的需求,蝴蝶装应运而生。
这种装帧方式是将印有文字的书页沿中缝对折,使有字的一面向外,然后把折好的书页以版心为轴心,用浆糊粘连成册,再用硬纸或皮革等制作封面。因其展开书页时,左右对称犹如蝴蝶展翅,故而得名。
蝴蝶装由于书口朝内,按页粘连,翻阅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两叶书页之间的空白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与美观度;全书仅靠浆糊固定,若频繁翻阅,书页容易散叶脱落,影响书籍的完整性;再者,浆糊多为粮食所制,倘若保存不当,极易招来虫蚁啃啮,对书籍造成损坏。

包背装

鉴于蝴蝶装的种种缺陷,人们开始着手进行改良,“包背装”应运而生。
包背装是将书页正折,使文字面朝外,翻阅时不再需经过两个空白背面,一次就能看到一页完整内容,阅读体验更佳。同时,它采用纸捻装订后,再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相较于蝴蝶装浆糊固定书页的方式,这种装订方式更为牢固,大大降低了书页散落的风险,有效延长了书籍的保存时间。
明代的《永乐大典》便是采用“包背装”。这部规模宏大的类书,开本阔大,全书皆用明黄色丝绢包面,尽显皇家风范,封面用黄绢连脑包裹,庄重而典雅。

线装

线装书源头可追溯至五代,至明末清初广为盛行,是古籍装帧的集大成者。它既汲取了包背装书页正折、用纸捻固定的优点,又以丝线装订替代部分浆糊,巧妙化解了以往装帧形式的诸多难题。具体做法是先把书页沿中缝对折,无字的一面向外,再将折好的书页叠齐,在靠近书脊处均匀打眼,最后用丝线穿过这些孔眼,精心装订。讲究的线装书,还会用上好的绫绢包角,护住书脑上下两角,使其免受磕碰磨损。
线装书以其古朴美观、牢固耐用、易于重装的显著优势,备受历代文人墨客与藏书家的青睐。在古籍修复领域,线装书更是展现出独特魅力,即便书页有所破损,修复师也能凭借精湛技艺,拆线重装,让书籍重焕生机。


从竹木简的古朴厚重,到缣帛的轻柔华贵,再到纸张的广泛普及,每一次材料的变革都催生了新的装帧形式。这些装帧不仅是书籍的“外衣”,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信息,反映着时代的审美风尚与价值取向。





(编辑:知予   复审:分明)

十九号见
古代文史学术普及类个人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