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读《南京鹤琴 一所没有特色的幼儿园》有感
叙州一幼:王静
文章全文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为成长扩容》。在分享之前呢,想和大家来个小小的互动,如果说让你马上想出10个成语夸夸我,你会想到什么?好的,谢谢大家。没事儿,因为呀,我的父母也只能想到这些。也许这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吧,言有尽而意无穷,你看,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留白吗。那,一所会留白的有中国色彩的幼儿园是怎样的呢?在这本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这里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树屋和葡萄架,树下有他们手绘石头围成的树耳,倾听着大树的悄悄话;教室里有每个孩子的“百宝箱”,里面收藏的全是宝贝和秘密;当然还有他们最喜欢的周五“畅游日”,这一天呀简直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儿童节”。正如胡华园长在文中写道:一所好的幼儿园就是要让孩子梦想成真。是的,恰恰是因为较少的干预,我的童年总能实现和完成各种探索。几块石头垒成的炉子,几根树枝燃起的柴火,筷子串上的玉米烤的黑不溜秋,熟没熟不知道,但那一口香甜啊至今都记得。
然而,这样的松弛感和自由,似乎在我的孩子们身上体现得不太明显。作为一名转岗教师,第一次接小班班主任,小心谨慎成了我的工作模式,但也容易在表象的评价里感觉良好:哎哟,你们班孩子吃饭就是乖,都没人说话;你们看,弟弟妹妹上课好安静,不像你们;直到一次公开课后,园长告诉我:你的孩子“特别乖”。你每说一句“我喜欢举手回答的小朋友”背后看见的,都是他们放好小脚,举起小手的样子,甚至,有点不太像小班的小朋友。
心里亮起了无数问号,难道常规好也不对?接着她用一个案例说服了我。小男孩儿玩游戏着急了跑到教室中间脱下裤子尿了出来,老师闻声过去检查裤子没湿便让孩子继续玩儿。而我们的正常反应大多是教育孩子去厕所尿尿。这位老师却说,小班孩子没尿在裤子里没憋着就已经很好了。其实这就是今早发生在你隔壁的故事,所以,放轻松,不要当惊弓之鸟,慢一点,没关系。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当“留白”也成为一种管理思想时,教师就没有那么多焦虑了,只需要诚实地面对和接纳自己。所以,从坐而论道到格物致知,我的改变从克制自己的干预欲望开始了。“牛奶梦工厂”是我们在“哇塞的小手”主题下一路追随幼儿的兴趣,将“挤牛奶”活动延伸而创设的新区角。结实的奶牛妈妈没能接住小二娃娃们热情,倒下了,以20分钟的时间结束了自己第天的打卡。望着孩子们失落不舍的眼神,我只是摊了下手:哟嚯,奶牛妈妈今天下早班了,我得带她去医院看医生。“那奶牛什么时候能好呢?”,面对孩子的追问,第二天我带着两只加固的奶牛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要保护好牛妈妈哟,不然又得进医院了。”我的提醒完全淹没在他们的欢呼声中,游戏中。心想今天总不能坏了吧。当小丸子焦急地告诉我琳琳袖子打湿了,果不其然,牛妈妈的“乳房”挤坏了。挤出来这么多奶可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寻找答案,我们了解了牛奶的生产,分装,到制成各种奶制品的“华丽变身”。从此,工厂里又多了新业务,除了挤奶还可以包装奶糖,调制奶茶,人人有事做,争抢的现象就少多了。这一活动还得到了家长们大力支持,大家群策群力,为“牛奶工厂”发展和壮大贡献着力量。
如果教育和管理的留白存在某种互通的话,那一定不是限制而是去激发他。去克制自己想不停纠正的欲望,去按捺住自己想直接给答案的热切的心。正如教育家精神所倡导的那样:启智而润心,不求精准地灌溉,只为成长扩容。
编审|陈 剑
识别下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