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心得①】回归生活 回归儿童——读《南京鹤琴一所没有特色的幼儿园》有感

民生   2025-01-20 19:17   四川  

 编者按 


READING

     2024年,在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阅专业之书,启智慧之光”宜宾市幼儿教师读书心得演说竞赛活动中,叙州区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她们以书为友,与经典同行,在专业书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汲取着无尽的智慧养分,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本期,让我们走进叙州区第一幼儿园教师宋昭霖(2024年宜宾市幼儿教师读书心得演说竞赛活动一等奖获得者),走进她的阅读世界。



《南京鹤琴一所没有特色的幼儿园》读后感

叙州一幼教师:宋昭霖



文章全文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教育的深刻洞见:回归生活,回归儿童。有这样一本书,如同心灵的扁舟,带我穿梭在智慧的海洋中。书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倡导着一种别样的教育理念:没有特色。鹤琴幼儿园从不刻意追求外在特色标签,而是让孩子们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成长。所谓的没有特色,实则是将万千特色,化于生活本真,融于儿童内心,成为平凡日子里最真实的底色。

书中说热爱儿童才能看见儿童。本书作者张俊园长经常会问老师们一个问题:“教育的起点是什么?”今天,我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它或许能告诉你我的答案。没错!是一张拍立得相片。我做出投身学前教育这一选择,正是源于我和妹妹之间深厚的情谊。我仍清晰地记得,那是2017年高考毕业的夏天,上幼儿园的妹妹泪眼汪汪地说:“姐姐,你知不知道有时别人误会我,我多希望你在我身边,只有你最懂我了。”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儿童对情感的需求,当时虽有感于心,可这份触动却很懵懂。直至读了此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初心底那份柔软的触动,正是珍贵的教育初心,教育的起点,藏在对儿童真实情感的深度回应之中。


作为一名刚入职三个月的新老师,怀揣着这份对儿童的热忱,我一心扑在课程设计上,迫不及待想打造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小班孩子们在探索滑板不同玩法时频繁撞车,他们积极讨论解决办法,将经验关联到交通符号。我脑袋里瞬间勾勒出关于交通游戏的宏大课程框架,于是立刻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得意洋洋地将其呈现给教学主任,可他看了后却说:小宋老师,你“飘”得太高了!故事都没发生,你经验都总结出来了。这盆冷水把我浇进了迷茫的深潭,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误解了课程设计的本质。

在我不得要领之时,再次捧起了张俊园长的书籍,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教育世界的大门。原来幼儿园里能举行草坪婚礼;原来操场可以高低不平;原来毕业典礼可以不用表演节目。那个停电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海峡城小区突然停电,老师引导孩子们探讨电对生活的影响,进而沉浸在手影游戏和萤火虫游戏里,这不就是活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吗!我才明白课程源于生活,来自儿童。

带着这份从书中学到的新理解,我将目光看回班上幼儿本身。之前设想的交通游戏没有发生,孩子们对滑板的兴致也淡了。新投放的麻绳,也沦为机械的技能练习。正当我苦恼时,突然看见孩子们玩滑板车旁的消防玩具,我灵机一动,抓住契机,引入绘本讲述消防员工作与消防器械,孩子们还说要制作灭火球呢,一场借助滑板车的情境化游戏由此展开。此刻我才深切领悟书中那句——教育和生活可以看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课程就存在于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中。
原来生活,才是儿童教育永不褪色的原色。它藏在孩子玩滑板车的磕绊里,躲在停电后的手影游戏间,这些不起眼的日常瞬间,皆是 “活教育” 的生动诠释。曾经的活教育是我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皆为活教材。可当时它们仅仅是口号。现在,我终于明白,“活教育” 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共同生活,是唤醒活力,是一种充满温度与生命力的教育实践。未来,我愿以 “活教育” 为灯塔,让幼儿在自然、真实教育沃土里,回归生活,回归童真,茁壮成长!

READING

编审|陈   剑

责编|赵兴乾
编辑|晏佳伦 
来源|叙州一幼
邮箱|xzjy2022@126.com
往期回顾




INHAUSHE

  盘点2024⑧|五友路学校:秉守匠心,笃行致远

【名师风采㊻】文芳:用爱传递温暖 用心浇灌幼苗

 两校携手谋发展 普职融通绘新篇


 【名师风采第345期】胡兰:师语如椽笔,绘就语文天

点击上方欣赏精彩视频

识别下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消息

叙州教育
分享,点赞,在看
点赞是美德,分享是情怀

叙州教育
强基础,争一流,创品牌,树形象,倾力打造宜宾市基础教育中心,早日建成成渝地区和长江上游基础教育强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