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训格】秋雨名家养正气

财富   2025-01-03 15:46   北京  

公元1057年,即北宋仁宗嘉佑二年,科举考试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此,后世人把那年的科举称为“千古第一榜”北宋朝的著名人物差不多都集中在那一榜上:文坛领袖欧阳修是主考官,苏轼父子三人参加,苏轼兄弟高中,著名哲学家程颐、程颢兄弟与苏轼兄弟“同年”。后人统计,那一年出了三位大文学家,九个宰相,两位哲学家,此外还有名人无数

阅卷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主考官欧阳修发现一篇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写得非常好,于是把这篇文章递给副主管及相关考官阅读,大家一致认为此文该得第一。就在欧阳修准备判第一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自己的学生曾巩也在这次科考中,这样的文章只有他的学生才能写出来,为了避嫌给这篇文章打了第二。开卷之后,欧阳修才发现答卷者是苏轼

曾巩虽然没得第一,但是他也创造了一个奇迹。曾巩一门出了七位进士,这也是历史上没有的,七人中有他的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夫,这五个人都是跟着曾巩学习的,他的堂弟与他也有渊源,曾巩的弟弟曾布最后官至宰相。欧阳修之所以对曾巩那么有信心,因为他们已认识近20年。公元1041年,18岁的曾巩进京考试,拜会了同乡前辈欧阳修, 并给欧阳修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落榜后,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曾家重新成为江西南丰的名门望族,这里面有曾巩个人的功劳,更为重要的是,南丰曾氏醇厚的家风家教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秉承家风 孝悌传家


曾巩为先秦时期曾子的后人,曾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所创立儒家学说的正宗传人,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曾氏家族,是与孔、颜、孟三氏家族并称的中国古代四大圣裔家族之一,在中国文化世家中占据着特殊而显著的地位。其孝道、修身等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至今仍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曾子的生命与思想中,“孝”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曾子的孝行在孔门诸弟子中也是最为突出的。“曾子质孝,以通神明。”曾子思想以“孝”统领仁、礼、信、义等一切道德范畴,“孝”被视为“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的终极法则。由此可见,孝在曾氏家风里的重要地位。孝是悌的基础和前提。曾子关于孝行的故事很多,如曾子“躬耕事亲”“耘瓜受杖”“孝事后母”等故事,尤其为后人称道。孝顺之家,必以兄弟相悌为支撑,父贤子孝,兄弟相悌,这样的家风必定万古流传。

曾子优良的家风传到曾巩的时候,已经经历千年的岁月。在曾巩29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家族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他身上,面对家庭的的重担,曾巩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学业,跟兄弟一起躬耕田地,以维持家庭的生计,为了生活,曾巩甚至放弃了成家的想法,好在上天不舍弃任何一个拼搏向上的人,在曾巩35岁的时候,他遇到了18岁的晁文柔。她本是大户人家的闺秀,却因着对曾巩才华的仰慕,毅然嫁给了他,承担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共同担负起家族兴旺的使命。兄弟相悌、夫妻相助的良好氛围中,曾巩不仅恢复了家业,更为重要的是,他带着弟弟和妹夫,实现了“一门七进士”的壮举,这是家风的涵养之功,这是秉承家风带来的福报。



正己修德 廉洁爱民


曾巩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廉政思想,他的思想亦有着深厚的家族渊源。据《南丰县志》记载,曾巩祖父曾致尧是北宋年间南丰的第一位进士。曾巩的曾祖母周老夫人做寿,曾致尧回家为母亲祝寿时穿着朴素的衣服,仆人和马都比较瘦弱,邻里都笑话曾致尧,没想到周老夫人却为儿子感到自豪。她对别人说:“我的儿子为官而贫穷,这是我的荣耀啊。如果靠着搜刮民脂民膏而穿着鲜亮的衣服,骑着健壮的马回家,这难道是我平时所教导的吗?”

有这样深明大义的母亲,曾致尧自然不会让她失望。某次,曾致尧获得宋太宗接见,宋太宗谈到国库里的钱财充足时非常自豪。可当时有很多地方正遭旱灾,看见太宗高兴的神色,曾致尧当即回答:“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为富也。”曾致尧的话宛若一盆冷水,迅速浇醒了宋太宗。是的,一场秋雨给灾区带来的收获,远远大于国库的钱财。曾致尧以刚正的性格,体察民间疾苦,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南丰曾氏获得“秋雨名家”的尊号。

曾致尧把这些美德传给了自己的后人,曾巩的父亲为官一任也是广种福田,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曾巩严格遵从家风的教诲,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思想已经成为他的一块招牌。曾巩知福州时,因为福州没有职田,就是说知州大人没有俸禄之外的收入。先前的知州都是靠卖州府园子里的菜蔬填补收入,这是一笔不菲的进项,每年大概有三四十万钱,曾巩到任后,觉得官员与民争利不妥,最终废除了这个做法。

曾巩一辈子任职通判越州,知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无论到哪个地方,他都保持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官品。尤其是治理齐州(今山东济南)期间,他是王安石新法的积极推动者,通过刺激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措施,解决了齐州多年的水患问题,疏浚大明湖为趵突泉定名等。齐州人在千佛山建曾公祠,在大明湖畔建南丰祠,以纪念这位父母官。

励其坚守 广博学识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唐宋八大家”中曾巩名气是最小的一位,殊不知,曾巩是八人中优秀作品最多的一位,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茅坤编纂了一部《唐宋八大家文钞》,这部书籍里,首次将曾巩与唐代的“韩柳”及欧阳修、“三苏”、王安石并列,且收录曾巩的散文数量最多。

据《宋史·曾巩传》记载“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曾巩因家传自幼历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岁时就已名闻天下。王安石评价他“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东坡评价曾巩“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幼年时期,曾巩兄长曾晔便带着他和其他弟弟乘船至旴江对岸“读书岩”潜心研读。后来,在最困顿的日子里,曾巩“励其志、坚其守、广其学”,他不仅自己亲力亲为,且对兄弟们既是兄长,又是老师,曾巩之后,曾氏一门出了十位进士,这都是良好家风结出的硕果。


作者简介:朱晔,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出版文学类著作《理说宋朝》《银圈子》《一乡一世界》等七部,作品散见于《文艺报》《金融时报》等报刊杂志,字数超300万字。


【免责声明】:本篇由《现代商业银行》杂志社供稿,文章底部的“相关阅读”“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板块(如有)为微信平台推送的延伸阅读,非工商银行发布,工商银行对其内容、观点、结论等均不承担责任。


工银私人银行
为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专属产品与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