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一首《梅花》诗,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小学和中学课本里的《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明妃曲二首》《元日》等诗文,这些文字都具有简练明晰、内涵丰富的特点,千年来不断被后人传诵。诗文的作者叫王安石,他不仅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而且是一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2月18日,王安石出生在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区上池村)一个官宦人家。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先后出任建安县主簿等地方职位,尽管官职卑微,但其德行却奠定了王安石廉政家风的基础。王安石的童年是伴随着父亲四处为官的职业生涯度过的,这是他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父亲的一言一行,自然对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家风醇厚 惠泽后人
王安石所在的王氏家族是个大家族,据王氏考证,他们祖上为山西太原人氏,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王氏族人大约于中晚唐之际南迁到江西临川。江西临川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为王安石家族提供了生存、壮大的土壤以及文化基因。作为“移民”,起步大多是务农,一个家族要从普通的农家演变为卓然独立、繁荣昌盛、子孙繁茂的名门望族,在农耕文化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农家子弟大多是通过耕读、中举的途径,得以步入仕途,进而带动家族家风的改变。
经过上百年时间的沉淀,王氏家族逐渐在临川兴旺起来。第一个代表人物是王贯之,他是王安石的叔祖父,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贯之进士及第,历任汉州军事推官、大理寺丞等职。王贯之的名主要表现在“孝悌”方面,他待人宽厚,以德报怨,当时的人称呼他为“长者”,为此受到皇家的奖逾。这是家族里竖起来的第一个伟岸形象。
影响王安石最大的还是他的父亲和母亲。父亲善于利用吃饭、出游等闲暇时光对子女开展家庭教育,其教育的方式方法颇有民主之风,教育的效果是子女人人内心感觉“甚适”。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曾巩也曾这样发表了评论,王益的为人颇为潇洒自若,胸怀大志。在外为官能够做到刚正不阿,百折不挠;退归家庭,能够收敛威严之色,孝敬父母,友善对待族人,和顺教育子女。这两个“贤人”自然成为王安石道德修身的标杆,直接影响到他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王安石的母亲和妻子都来源于江西乌石岗吴氏家族,该家族特别重视女子的教育,文化水平均很高,自然道德品质水平也就高于常人。据资料记载,王安石母亲特别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从不跟人结仇生怨,且有很好的文化素养。王安石的妻子也是吴氏家族人,不仅继承了吴氏的优良家风,而且继承了家族的文化素养,她写的词句“待到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词风洒脱,受到时人的称赞。受这样的家风熏陶,王安石幼年时就养成了很多好的品质,比如善于学习,喜欢体察民间的疾苦等,这为他将来的职业成长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廉朴实 生活简约
王安石的简约和清廉是他最鲜明的品格特征。
史载王安石整天手不释卷,无论吃饭或者睡觉的时候,都会拿本书在看,经常通宵达旦。有一次,他看了一个通宵的书,早晨突然发现点卯的时间已到,连忙衣冠不整地来到公衙,正好被他的顶头上司韩琦看到。作为一个正统的知识分子,韩琦对王安石的打扮实在是很生气,于是含蓄地提醒了一下王安石,年轻人要洁身自好,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王安石知道韩琦的意思,但他并没有辩解。
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有人向王安石夫人报告,王安石爱吃鹿肉。夫人觉得奇怪,便问来人,饭桌上鹿肉摆在哪个位置?来人说,鹿肉就放在王安石的面前。夫人提示,明天你将鹿肉换个位子,看他如何反应。第二天,来人报告,王安石只吃了面前碗里的咸菜,其他都没有碰,原来是因为他吃饭时读书太专注了,根本就无心顾及吃了什么。
王安石官居宰相高位后,依然过着“不溺于财利酒色,视富贵如浮云”的生活。有人巴结他,送他一枚古镜和一方砚台,这都是宋代文人的心头之物。可王安石说,这两个东西对他没用。他笑着回复说,我的脸没有碟子大,这面能照两百里的古镜对于我有什么用处呢?那方哈气就出墨的砚台,他就更用不着了,因为他每次写字必取水磨墨,这方砚台即便能哈出一担水,那又有什么用呢。来人只好识趣地收起了两件宝贝。
公生明,廉生威。王安石人品刚直,官品清正,皆为世人所赞赏,甚至连政敌都不得不承认他“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污点”。
公而忘私 高风亮节
王安石是改革家,在那个“冗官、冗兵、冗费”的年代,改革最先触动的就是那些官员的利益,为此,朝廷里的旧党与王安石代表的新党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党争。比如苏老洵带头反对王安石,苏轼的弟弟苏辙也给王安石的改革拆台,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矛盾也没少发生。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由徐州调任太湖之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由于其中有几句牢骚话,被监察御史里行何大正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于是苏轼被问罪下狱,差点被杀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得知苏轼蒙冤,已经辞官的王安石还挺身而出上书皇帝,营救朋友兼政敌苏东坡,直言“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与苏东坡长期政见不和,而苏东坡一直攻击新政,王安石却能摒弃私见主持公道。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因为苏轼本人已经被屈打成招,他的亲朋好友们无人敢为苏东坡说一句话,而王安石这时却是一个被皇帝和百官厌弃的人,他还能冒险上书皇帝为苏轼伸冤,这样的人品真的配得上高风亮节。
在王安石看来,“能尽仁之道,则圣人矣”。也就是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以“仁义礼信”修身立基本,才可以将这个美德迁移到治国理政,“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君子”或“圣人”,达到“天下莫不化之也”的效果。王安石的平天下宏愿集中体现在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上。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从熙宁二年到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先后颁行了一系列法令,每一项法令出台都隐含着“平天下”的理想与抱负。
王安石为官做到刚正不阿,为人做到清廉而不拘小节,因此梁启超赞颂他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
作者简介:朱晔,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出版文学类著作《理说宋朝》《银圈子》《一乡一世界》等七部,作品散见于《文艺报》《金融时报》等报刊杂志,字数超300万字。
【免责声明】:本篇由《现代商业银行》杂志社供稿,文章底部的“相关阅读”“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板块(如有)为微信平台推送的延伸阅读,非工商银行发布,工商银行对其内容、观点、结论等均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