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我县中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学习外地经验,上小学不出村,上初中不出片,上高中不出公社。全县所有公社都办起了高中。学校办起来了,但“无教师、无校舍、无经费”的三无学校不在少数,教学质量保证不了。七十年代中期,农村要普及高中教育,发动联中办“戴帽高中班”。冶源就有好几处联中办起了高中班,使冶源中学的招生范围大大缩小,仅局限于离冶源中学不远的部分村、队。那时,初中、高中的学制均为两年,年限短,课时少,教材不系统,只选学实用性大的内容。即使这样,正常的教学时间也经常被“中心任务”所冲击,被过多的劳动所挤占。因此,学生在校两年,所学无几。1978年春,在经历了第一次高考冲击之后,学校已开始采取措施,增加学习文化课时间,补学一些基础知识,学习气氛逐渐浓了起来。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太差,有的连初中的知识都没有学好。我们提出,毕业班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基础,注重训练,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高一的教学,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好基础,循序渐进,某些学科甚至从初中抓起,缺什么补什么,宁可高中的某些内容不学了,也决不放过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随着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正常的教学秩序恢复起来了,教学工作开始纳入正常轨道。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当年高考较77年有了较大提高,有更多的学子迈进高校之门。张国新被清华大学录取,是我县解放后考取清华第一人。
收复读生,办复学班,虽不能说是冶源中学的创造,但这方面我们确实走在了全县的前头。联中戴帽高中班学生的优秀者原本就应该是冶源中学的学生,若给他们以补习的机会,进入大学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我们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选拔,吸收一部分学生插班复习。我们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派老师登门向学生和家长讲明道理,“请”学生到中学复读。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复读一年即升入大学,不少学生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复读生插班复习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缺教师,无经费,校舍紧张等诸多困难摆在了学校面前:教师不够,一人干两人三人的工作;经费再紧我们也不收学生一分钱,节省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无校舍,群众支持,冶源中学的学生住遍了冶源五村。任课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关心着每一个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细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像久旱的禾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孜孜以求。经过一年的努力,1979年冶源中学高考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不仅录取总人数较上一年翻了一番,而且又有沈来新和刘好冰考入清华大学,高峰岗考入北京大学。一所中学两年考取清华三名北大一名,成为县内一大新闻。这一年的巨变,鼓舞了师生,震动了县内外。
高峰岗,男,1960年8月生,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副秘书长。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先后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杂志社、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山东省政协研究室、山东省政协文史委编辑部等单位工作,曾任政协山东省委员会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正厅级)。长期从事文史研究工作,曾在多所高校及有关单位就齐鲁历史文化作专题报告。
新学年收复读生,适当考虑了邻近公社上门求读的学生。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求读的学生必须经学校集体研究才能收下。学生沈士梅已下学在家几年,受其弟沈玉坤应届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鼓舞,坚决要求回校复读。1980年,沈士梅以高分被山东大学录取。一家有两人甚至三人同时考上大学的事例年年都有。大关毕家砚玉村的毕红军,年龄小,个子矮,独自一人行程一百多里来到冶源,恳求留下复读。第二年,他考上了北方交通大学。
1979 年秋天,在调整加强了应届班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办起了文理两科的复读班。我们坚持文科理科并重,应届复读一起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坚持依靠广大教师,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战斗在第一线的任课教师,起五更睡半夜,教学勤勤恳恳,辅导一丝不苟。班主任掌握学生的思想信息,熟知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各任课老师沟通,经常研究共同分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领导蹲班抓点,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学。全校一盘棋,上下一股劲,夺得了1980年高考的全面胜利。录取总人数比1979年又翻了一番,继续居全县榜首,应届生录取人数大增,按比例在全县遥遥领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冶源中学两年两大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市内外一些中学也陆续前来参观学习。1980年秋天,由潍坊市教育局李丰年副局长带领市教研室教研员来到冶源中学。他们进课堂,下班组,掌握第一手材料;个别谈,召集会,总结成功经验。市教育局充分肯定了冶源中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在第二年春天召开的全市教育会上,由我代表学校做了大会发言,我们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冶源中学乘胜前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逐年提高,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创造了冶源中学办学历程上的又一辉煌。
九月初的一天,学校来了一位近五十岁的女同志,她是光明日报记者,名叫张安惠。她原来到七贤探亲,特意步行来到冶源中学。我了解她的来意后,便带她到学校各处看看。这时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吃饭,各人坐在自己的课桌前,啃煎饼,就咸菜,很少见有学生从食堂打回饭菜。值日生挑水来了,大家都围上去,各自打上一杯开水。还有的同学边吃饭边看书,她看了很吃惊。她不住地问,我不断地回答。
我们又来到学生宿舍前,都锁着门,只能从窗外向里看。有的宿舍是双人床,有的是木板通铺,还有的是地铺。床铺上都铺着一个麦秸稿荐,铺盖卷成卷,紧紧靠着,三间的宿舍住有二十余人。我告诉她,不少学生还借宿在老百姓家里。交谈中,我重点向她介绍了老师们是如何把几百名庄户人的孩子送进大学的事迹。她边听边记,不时地发问,好像这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非常新奇的。她说,她一到临朐就听人们在谈论冶源中学高考的事,她不敢相信。在北京、武汉一些大城市里,恢复高考后有不少重点中学“剃光头”,而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临走时,她一再表示:“今天我真开了眼界,我为你们的高考成绩而高兴,更被老师们的奋斗精神所感动。”
不久,光明日报发表了“本报记者张安惠”的文章《庄户人夸的好学校》(见1980年9月30日《光明日报》)。
“这些农村教师感到不把学生教好,便对不起乡亲父老”,这是记者张安惠对冶源中学老师思想境界的朴实描述。冶源中学的老师,有不少人在“文革”中受到这样那样的冲击和伤害,但他们都无怨无悔。当“四人帮”被打倒,知识分子所谓的种种罪名被推翻的时候,当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恢复高考,挽救中国教育的时候,他们那颗被压抑了十几年的心又欢跳了起来。他们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深知农民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就应为农村的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的工作重点也应随之而转移。
这时,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什么的学习讨论,老师们消除了顾虑,解放了思想,明确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理直气壮地抓教学,老师要专心致志地钻研业务。1980年前后,通过在思想领域内的大讨论,为学校的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保证了学校的教学和政治思想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夺取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当时,冶源中学教师不足四十人,有文革前参加工作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参加工作的中师毕业生,还有几位民办教师。他们在这场为农村人民打教育翻身仗的战斗中都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值得骄傲的是,学校各学科带头人都是当时临朐县这一学科的领军人物。像特级教师马学声,七年连任文科毕业班班主任和语文课;理科语文老师马志仁,数学老师吴维成、魏学智,物理老师马玉璞、吕思富、房学贤,化学老师郑玉缙、冯立兴,政治老师贾乐龙、孙福文、张乐岩,历史老师赵承钧、刘掌珠,地理老师韩承梅、井光亮,体育老师李志伯等,多年奋战在送毕业班的第一线,屡创佳绩。特别是年轻女教师郑玉缙,丈夫在山大上学,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三四岁的双胞胎孩子,困难可想而知,但她毅然挑起了毕业班化学课的重担,高考成绩连续四年全县第一。
下大力气办好文科,是冶源中学保持较高升学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自1978年开始,我们就办起了文科班,1979年文科上线人数就夺得全市第一。1980,1981、1982年文科上线人数继续保持全市首位;1983、1984年居全省首位。历年总分第一名均为全市第一名,列全省前几名,1983年冯日铭列全省第二名。历年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五科有效分数段人数居全市首位,或全省首位。
刘树勇、宫凤鸣,张凌波创全省语文最高分;王万良、沈玉坤、沈士梅、吕传俊、冯曰铭、郑倩等多人闯进全省高分段。历年均有学生考入北大、复旦、人大、南开、武大、北师大、华师大、吉大、山大、川大、厦大、兰大、中财大、西南法大、华东法大等名牌大学。另,公派一名出国留学生李孝堂。
刘树勇,1962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视觉文化评论家。
回顾冶源中学再创辉煌的业绩,人们自然会想到校长赵兴常同志。他身着与老百姓没有两样的服装,消瘦的脸上很少见到轻松的笑容。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他操尽心机、废寝忘食。他的思想教育课,为学生带来求知的欲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他与教师促膝长谈,向老师们求来了治学治教的灵药良方。他家住三十里外的营子,母亲年迈,儿女又多,但经常几周不回一次家。
“谁家的困难他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他自己。”这是同事们对校长的一致评价。一位老教师曾对我说:“我干好工作不为别的,就为赵校长的这种精神!”是的,赵校长这种一身扑在学校工作上的精神,激励着全体教职工,树立了冶源中学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的教风和校风。
在赵校长的带领下,领导班子每个成员都树立了干好本职、服务全局的思想,各自做好本职工作。学校班子团结,成为全县教育界的典型,多次受到县教育局的表彰。我负责教学工作,深感责任重大。怎样做好工作,如何把学校的意图变成老师们的行动?
我想,首先是要尊重老师。老师们在第一线,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只有他们,才能将教材的内容变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尊重他们,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挖掘课堂教学的潜力,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们搞文理分班,向社会招收插班生,办复读班,之所以短期取得较大的成效,原因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当时的客观规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身作则。我在冶源中学七年,始终兼任文科毕业班的数学课,学校要求老师做到的,我率先做到。七年,冶源中学文科数学成绩都在全市领先。例如,1983年文科复习班,九十余人,高考数学成绩平均104.48分,还有两人得了满分120分,保证了冶源中学的文科大面积丰收。
1984年4月1日,冶源镇党委来电话说,县委要我去谈话,让我在学校等候。习惯于每天上午第二节上课的我,正在家中做准备。我怕耽误了这节课,特意告诉教导处,调到下午第二节。这时,我心里纳闷,县委为什么找我呢?不一会,镇政府派车来了,送我去县城。张彦士书记对我说,县委决定由我担任临朐县教育局局长,明天上午上任。谈完话,中午饭前我返回了中学。
下午第二节上课铃一响,我像往常一样,走上了讲台。我觉得这一节课是我十几年教学生涯中讲得最好的一节课。下课铃响了,我走到讲台前深情地对同学们说:“县委领导找我谈话,调我到县教育局工作,明天报到。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愿同学们今年高考取得好成绩!”近百名同学,被这突然的变化惊呆了,他们睁大了眼睛,不知说什么好。我向同学们鞠了一个躬,热泪从眼眶里掉了下来。晚饭前,几位同学跑到我家,送来了一面镜子,写着“献给敬爱的王老师”。至今这面镜子我仍珍藏着。
晚上学校召开了一个教研组长以上人员参加的茶话会,以示欢送。茶话会形式简单而又俭朴,相互的嘱托真切而又让人终生难忘。我想,冶源中学在老校长的带领下必定越来越兴旺,所开创的事业必定更加辉煌。
第二天,我带着对冶源中学的无限留恋,带着校长和老师们的深情嘱托,离开了冶源中学。
作者王景陶:1978-1984任二中副校长,原昌潍师专副校长,研究员,中共潍坊市委第九届候补委员,全国优秀教师。
山东品牌展示点击下图即可阅读全文
点击即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