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村庄名录·二十三】西盘阳村----辛寨街道西盘阳村人文村情介绍

文化   2024-12-20 23:53   山东  
国内外临朐人联谊合作的实体平台,联系:13963620706  投稿邮箱:zfs228@qq.com
【出彩临朐人】许其亮|吴汉圣|李炳军|赵永清|张金良|刘仲原|王琳|董志勇|李咏梅|苏兆伟||冯继康|刘光烨|《天南地北临朐人》上线|临朐 叙(王庆德) |城关街道李家庄村幸福公寓对外开放(附联系方式)|威海军分区临朐籍原领导王顺太到临朐名人馆指导工作|北京督学吕世彦到临朐名人馆调研指导|临朐名人馆、临朐乡土文献馆藏中心征集资料启事|弥南村张氏文化研究联谊会启事|征集临朐家谱启事(长期有效)||临朐人张龙江|临朐乡贤民俗交流推进会议召开|临朐“许氏思忠后裔族谱分发仪式”举行|夏克论回忆录全集(收藏版)|马常海任潍柴党委书记、董事长|临朐县傅氏文化研究联谊会隆重成立|【报告文学】临朐有个李家庄(全集·作者:傅绍良)|临朐县民俗乡贤文化研究会关于成立家谱专业委员会及人事任命的公告|临朐全羊宴美食文化研究推广平台成立运行的公告|省委书记林武到临朐调研|公告】临朐美食餐饮产业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启事|
【临朐村庄名录·之二十三】

西盘阳村:辛寨街道西盘阳村

人文村情介绍


西盘阳村位于临朐县城东南15公里,辛寨镇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东与东盘阳接壤,西与王村楼毗邻,南与北博崖村相连,北与大郝庄相近,东南与马山村隔河相望。冶(源)伦(家埠坡)公路从村南经过,丹河水库路纵贯南北,长(春)深(圳)高速公路(在建)从村西穿过。聚落呈长方形,主街南北向。

村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 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村南、村西曾发现石斧、石刀、石矛、黑陶残片等。

村处汉时般阳县城故址,故名般阳,后演为盘阳。孟光鄂在《重修泰山行宫碑记》中记载:“般阳…西汉时属朱虚及刘宋侨置诸县,割朱虚西南境改置般阳县”。

1949年,盘阳扩为二村,村居西,故名西盘阳。

明初,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入临朐南关,后张铣由南关迁入西盘阳;夏姓由东夏家庄迁入;王姓为泰山行宫(老母庙)住持后人;杨姓为三官庙住持后人;巨姓由北博崖迁入;吴姓由大张龙迁入。

现全村有张、夏、王、巨、杨、吴等姓, 250户, 987人, 均为汉族。其中张姓占总人口的70%,夏姓占总人口的29%,其他姓氏占1%。

西汉,般阳属琅琊郡朱虚县;南北朝时,设般阳县,治所在西盘阳村;北周,般阳并入昌国县;隋朝,开皇六年(586)改昌国为逄山县,复设般阳县,属青州;大业初,改逄山为临朐县,般阳并入临朐、属北海郡;唐朝初,废临朐,置般阳县;唐武德五年(622),重设临朐县;武德八年(625),般阳并入临朐县,属河南道青州;明、清两代,设临朐县。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仁寿乡盘阳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七贤区盘阳社;1930年属第二区郝庄乡;1944年属盘阳区;1945年1月盘阳区划归临东县,8月后复归临朐县,属之;1952年属第三(盘阳)区盘阳乡:1956年属辛寨区盘阳乡:1958年撤区并乡,属盘阳乡;同年9月,属辛寨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属盘阳乡;1993年撤乡建镇,属卧龙镇:2007年卧龙镇并入辛寨镇,属之。

村有耕地788亩,属潮棕壤,土质肥沃,熟化度高。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亩产量均为千斤以上。

经济作物以桑蚕、黄烟为主。原有高干桑500余株,大多是明清两代栽植,建有专用桑园50余亩,一年三季养蚕,收入10万多元。近几年,随着丝绸业下滑,桑树、桑园被毁,改种粮食作物、养蚕业随之消失。

养殖业发展迅猛,主要以传统畜禽猪、鸡、鸭为主。南岭养殖小区进驻养殖户30家。

其中,张法军养猪场年出栏生猪5000头2007年,县政府扶持资金5万元。张军业承包山岭地200亩,投资200万元新建钢瓦结构的蛋鸡养殖场,县政府扶持资金30万元,饲养蛋鸡6万只,现年产鲜蛋100万公斤,获得畜牧部门验收颁发的无公害产品认证,成为金锣集团供应商,也是潍坊规模最大的蛋鸡基地。巨德军、张居彦、夏孝凯等养殖专业户,鸡蛋年产量都在5万公斤以上。

解放前,村有集贸市场,沿街商铺林立。

1978年改革开放后,工商服务业快速发展。现有餐饮业12家、水产4家、建材3家、建筑队4支、婚庆摄影5家、批零商店30余家,各种出租车25辆。规模较大的有油坊4家、铝合金加工12家、不锈钢加工4家、挂毯厂1家。

张奎业创办博康蜂业有限公司,2007年新增投资3000万元,由原料生产型转为深加工型企业。现全村有养蜂场215个,蜂群30680群,专业技术人员50人,蜂蜜生产加工能力6000吨,蜂王浆500吨,花粉、蜂蜡、蜂胶200吨,产品远销欧、美、日、东南亚各国;张军业饲料厂新投资350万元,年产成品饲料6000余吨,除自用外,部分销往县外;巨荣利挂毯厂吸纳女工50余名,年收入60余万元。近年来,村内新上肉鸭、肉鸡宰杀加工厂两家,年加工量50万只,主要销往南方各省。带动了肉鸡,肉鸭养殖。

全村现有轿车25辆,农用车30辆,客车1辆,挖掘机3台,铲车4台,联合收割机1台。

1987年实施新村规划,现已全部完成。1998年,张法军率先盖起四层楼。现在全村建设楼房的已有30余户,150多间,13650平方米,其中张法胜新建四层楼16间,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近年来,村投资近百万元。将全村5条南北大街、1条东西大街及西河机耕路,全部水泥硬化,宽5米、总长3000米。村内安装路灯70盏。

1979年,全村通电。

现彩电、冰箱入户率达80%。近几年,信息化步伐加快,全村安装电脑56台,并接通宽带,有线电视改为数字电视。

村水源充足,原来吃水靠每户自备水井,但受养殖、垃圾等污染、水质变差。2006年,在上级扶持下,由县水利局自来水工程供水站统一供水,村民喝上干净、纯净的自来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期间,为便于机械化耕作,将所有土地整平成方。

1961年,丹河水库东干渠由村域通过,农田全部实现自流灌溉。

1973年,在南河建成截潜流工程,村北、村西打4眼机井,全部农田实现旱涝保收。

村原为盘阳乡政府驻地,信用社、邮局、粮站、烟叶站、蚕茧站、食品站、医院、工商所、兽医站、超市等服务部门齐全,方便群众,带动了经济发展。

1993年,撒盘阳乡建卧龙镇,镇政府驻地1994年迁至卧龙。

1955年,建盘阳完小。1967年设初中1处,现在校生850人,教师64名。小学1处,占地12亩,教师20名,在校生350人,配有微机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阶梯教室,是市级规范化学校。

幼儿园1处,教师6名,入园幼儿150名、配有小饭桌、活动场地,是县级规范化幼儿园。

1976年在宝瓶山下建辛寨高中盘阳分校,1982年改为盘阳农技中,1987年改为临朐县第三职业高中,1994年迁往卧龙镇政府驻地,盘阳初中迁入。

1977年恢复高考后,村中学子升入专、本科院校者达70名,其中硕士8名。

村人在外工作者多有建树。

张居喜,曾任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大校军衔。

张法舜,1964年生,系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山东作协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山东文学》、《散文》等5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著有诗集《上升的太阳》和散文集《我的家园》、张风塘书画集。其书法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兰亭书法展、山东省第三界书法篆刻展等展览。



原盘阳乡卫生院设于村内,现卧龙卫生院在村内设医疗点1处。村有卫生室1处,医护人员5名,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38年,日军攻占临朐后,在盘阳建据点、修炮楼、挖壕沟,打击抗日力量,残害百姓。此时的盘阳十室九空,黄蒿屋檐高,炕上抱狼羔。

1941年,张青业、夏传经、夏学纲、张居本等50余户被逼闯关东,解放后才陆续返回,至今还有10余户落户东北。

1948年2月,在进行新式整军运动时,县独立营集中到盘阳一带进行整训。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夏福元、张乐富、张召时应募赴欧州做华工,为协约国服务。

村有光荣革命传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多人参加革命。夏传仁、张居堂解放前入党,组织民兵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张文范随军南下,曾任福建省公安厅厅长;夏效忠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年仅28岁。陈胜业,1940年参加八路军,正团职转业。

1956年,实行兵役制,张顺业是全村第一个参军的义务兵。全村共68人先后应征入伍。

村文化活动活跃,舞龙灯、跑早船等节目曾多次在县城表演,小戏剧、高跷队在周边村庄享有盛誉。

村内有三座庙宇,泰山行宫、东镇行宫、三官庙。

泰山行宫(老母庙),庙内供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老母),是县内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庙宇之一。因盘阳乡供奉泰山老母的善男信女众多,清同治甲子年间(1864),在原洪福寺旧址建成“泰山行宫”。

清《光绪临朐县志》记载:“洪福寺,在盘阳社,元魏孝昌中建”。明朝傅国《过般阳洪福寺》中写道:“微雨般阳道,凄其感废兴。断碑微有字,古寺破无僧。年以孝昌号,帝存拓拔称。悠悠千五百,怀古几人曾。”

民国八年(1919年),《重修泰山行宫碑记》载:“元魏孝昌中建有古刹号洪福寺。隋唐时代尚重修,而今颓废已久,遗址子虚,所余古钟残碑空名而已。寺非其昔地,乃其旧乾隆二年(1737)创建泰山阁灵官祠,尔时非不巍然壮观,岁久复地,同治甲子去阁建为大殿。“清李廷枢有《游盘阳洪福寺记》。洪福寺从清朝乾隆二年由佛教寺院而改成道观,由泰山灵官祠成为泰山行宫(老母庙)。重达千余斤的洪福寺古钟1946年被王家庄民兵砸碎,用于浇铸手榴弹和地雷。

东镇行宫位于村东,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沂山东镇庙是奉沂山山神的道观,历史悠久,颇具神灵。盘阳周边村庄信众为方便人们朝拜东镇山神,虔诚施捐,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修成东镇行宫,置庙田,建厢房,使东镇行宫成为较大的道观。

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活动停止。2001年。各村香站募资重塑东镇山神金身,开南门,建院墙,使其成为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

三官庙位于村西,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明清两代多次修葺,营造气势宏伟,规模日隆,成为临朐弥河以东规模较大的一座庙宇。过去盘阳三官庙坐北朝南,占地三亩,院内古松蔽日参天,进山门、过影壁,正北是正殿三楹,为前出廊厦古式建筑,正脊平直,宝顶居中,仙人跑兽成行。殿正中是天宫大帝,左侧是地官,右侧是水官,雷震子,哪吒、二郎神等六位护法神分列两边。每逢正月十五、七月十七和十月十五,香火最盛,宛若集市,善男信女前来求福免灾者、游者、朝圣者、卜者、求财者络绎不绝。

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活动基本终止,村内寺庙大多成为学校或政府办公用房。盘阳三官庙也不例外。

当时拆三官庙塑像的一智者言:“上级指示不得不办,有能的上天,无能的下湾。”于是“三官大帝”的金身被扔进庙前的西湾。从此之后,西湾附近再也听不到“呱呱呱”的蛙叫。现在西湾已填平,庙宇基地划为民宅,“三官庙”从此在盘阳荡然无存了。

20世纪80年代,宗教活动开始恢复,西盘阳村香站在村西新修“三官庙”。盖祠堂三间,分置“三官大帝”牌位,供善男信女焚香膜拜。自此,“三官庙”又恢复昔日隆盛景象。

临朐古有“一孤塘,二盘阳,三数数着城头上”之说,盘阳位于辛寨北部,土地肥沃,是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其中一块地在九曲河北岸,面积二亩半,大雨过后或阴雨连绵,一人上去不下沉,脚不沾泥,用一根青皮秫秸插不到底,种上庄稼不用施肥,天气再旱这里的庄稼依然茂盛。

宝瓶山。村西北之山,孤耸圆秀,平地而起,形似小瓶,故得名。此山海拔201米,七千万年前火山喷发堆积而成。山体虽小,山头却有大小两峰,大居东南,小居西北,互为伯仲。县博物馆2009年在山下挖掘汉墓八十八座,出土了一批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据考证, 西汉封国侯城阳王刘章可能葬于宝瓶山下。

解放后,中共村支部书记及任职时间为:张立业(1948.1—1950.1)、张文孔(1950.1-1975.5)、张庆业(1975.6-1984.10)、张居林(1984.10-1986.12)张庆业(1986.12-1989.12)、张正义(1989.12-1993.12)、张居瑞(1993.12-1997.7)张正义(1997.7-1998.9)夏传宝(1998.9-1998.12),1998.12月始支部书记由镇干部挂职、张居华(2004.8-2007.5)夏效合(2007.8-)。

村行政负责人及任职时间为:夏传仁(1949.10-1960.10),张文孔(1960.11-1967.10)、张居贵(1967.11-1978.10)、夏效德(1978.11-1984.10)、张新业(1984.11-1993.10),张海业(1993.10-1998.12)、吴军民(1999.1-2004.5)、张居华(2004.12-2010)张法宪(2010-)。





来源:《临朐村镇志略 》

-----------------------------------------------

山东品牌展示点击下图即可阅读全文

点击即阅读文章

欢迎转发、欢迎点赞、欢迎留言↓↓↓↓↓↓↓↓↓↓↓↓↓↓↓

乡土临朐
临朐人全球乡情、文化、经贸合作平台:乡土文学、民俗传说、影像故事、历史记忆的交流平台,临朐游子的成长与创业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