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基槽开挖后进行基槽检验,是建筑物施工第一阶段基槽开挖后的重要工序,也是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基槽检验可用触探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基槽检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勘察成果是否符合实际。通常勘探孔的数量有限,基槽全面开挖后,地基持力层完全暴露出来,可以检验勘察成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勘察成果报告的结论与建议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二是解决遗留和新发现的问题。当发现与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结合地质条件提出处理意见。
二、基槽检验工作的内容
1、验槽应首先核对基槽的施工位置。平面尺寸和槽底标高的容许误差,可视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基础类型确定。一般情况下,槽底标高的偏差应控制在0mm~-50mm 范围内;平面尺寸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测,长、宽尺寸不应偏小;边坡不应偏陡。
验槽方法以使用袖珍贯入仪等简便易行的方法为主,必要时可在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当持力层下埋藏有下卧砂层而承压水头高于基底时,则不宜进行钎探,以免造成涌砂。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人员认为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勘察测试工作。
2、熟悉勘察报告、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特点、基础设计图纸及环境监测资料。当遇有下列情况时,应作为验槽的重点:
1)持力土层的顶板标高有较大的起伏变化;
2)基础范围内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
3)基础范围内存在局部异常土质或洞穴、古井、老地基或古迹遗址;
4)基础范围内遇有断层破碎带、软弱岩脉或废河、湖、沟、坑等不良地质条件;
5)在雨期或冬期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基底土质可能受到影响。
3、基槽检验报告是岩土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应做到资料齐全,及时归档。
三、基槽检验常用方法
1、表面检查验槽
1)根据槽壁土层分布情况走向,初步判明全部基底是否已挖至设计所要的土层;
2)检查槽底是否已挖至原(老)土,是否需继续下挖或进行处理;
3)检查整个槽底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有否局部过松软或过坚硬的部位;有否局部含水量异常,走上去有没有颤动的感觉。如有异常部位,应进行处理。
2、钎探检查验槽
基坑挖好后,用锤把钢钎打入槽底的基土内,根据每打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次数,来判断地基土质情况。
1)对打入土层的锤击数做好记录,记录每打入土层 30cm 的锤击数。
2)钎孔布置和钎探深度:应根据地基土质的复杂情况和基槽宽度、形状而定,一般可参考表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