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

百科   2024-11-04 00:00   福建  

一、一般要求

1、隧道施工应加强地质工作,以达到地质预测预报的目的。常规地段应实施跟踪地质调查,不良地质地段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预测预报应作为必备工序纳入施工组织管理。

2、跟踪地质调查与超前地质预报,应达到下列主要目的

(1)在施工前期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的地质条件,进而预测前方的不良地质以及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

(2)为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3)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3、隧道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的地勘资料,编制地质预报方案和实施大纲,并报有关部门审查和批准后执行

4、跟踪地质调查与超前地质预报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见附图 28。

5、地质预报、信息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方应协调一致,紧密配合,既为量测作业创造条件,又避免因抢工程进度而忽视量测工作。同时,应做到信息传递顺畅,反馈及时,快速决策处理。

6、现场照明、通风等作业条件良好,满足正常预报作业需要


二、超前地质预报的分级

1、隧道施工中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应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制订,以达到预报准确、节省资源的目的。

2、根据地质对隧道安全的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为A、B、CD四级,其影响因素见表 10-1。

3、复杂地质的预测、预报应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辅助导坑与主洞探测相结合,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不同地质灾害级别的预报方式可采用

(1)一级预报可用于A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超前水平钻探法等进行综合预报。

(2)二级预报可用于B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辅以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必要时进行超前水平钻孔。

(3)三级预报可用于C级地质灾害。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宜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超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法和超前水平钻孔。

(4)四级预报可用于D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


三、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1、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

(1)地层岩性,如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

(2)地质构造,特别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构造等。

(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岩温等发育情况。

(4)地下水,特别是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地带等。

2、对照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报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及对事故的影响程度。

3、预报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及其对施工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

(1)可能出现的塌方、滑动的部位、形式、规模以及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措施。

(2)可能出现突然涌水的地点、涌水量大小、地下水泥沙含量及对事故的影响。

(3)软岩内鼓、边墙掉块地段及对施工的影响。

(4)岩体突然开裂或原有裂隙逐渐加宽的位置及其危害程度。

(5)对隧道将要穿过不稳定岩层、较大断层作出预报,以便及时改变施工方法,采取应急措施。

(6)隧道附近或穿过瓦斯地段的岩(煤)层中,预报瓦斯影响范围。

4、位移量测中发现围岩变形速率加快时,应预报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5、浅埋隧道地面出现下沉或裂缝时,预报对隧道稳定和施工的影响程度。6、隧道施工中由于措施不当,可能造成围岩失稳,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四、超前地质预报分类
根据预报范围的不同,超前地质预报可分为以下三类
1、长距离预报:对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情况进行长距离宏观预测预报,预报距离一般在掌子面前方 200m 以上,并根据揭示情况进行修正。
2、中距离预报:在长距离预报基础上,采用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深孔水平钻探等,对掌子面前方 30~20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较详细的预报。
3、短距离预报: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红外探测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和超前钻孔,微观地探明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地下水出露、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情况等。




参考文献:
1、《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组织编写

土木风雨
关注公路市政行业前沿信息动态,普及行业专业技术知识,分享工作心得体会,解决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