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 攀高 扩绿 助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时事   2024-12-18 09:44   湖北  



在近期结束的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上,中国船级社(简称“CCS”)、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长江水系14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等17家单位共同发布了《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倡议》(简称“《倡议》”),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水运主通道”正在成为国家层面推动内河航运发展的新图景。根据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我国将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有序推进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淮河干流等干线航道扩能升级,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水运主通道,如何实现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CCS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态势,航运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化进程正持续加速。CCS始终致力于深化与航运各界的合作,不断加大科研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内河航运向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内河航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共绘蓝图

构建内河航运高质量协调发展新机制




为充分释放长江航运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潜力,CCS全力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近年来,CCS持续强化与内河海事管理部门、船舶企业的深度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互补互促、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携手推动长江上中下游绿色智能航运协同发展,助力长江航运加速成为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树立了内河航运现代化的合作标杆,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动力。

2018年10月,CCS与长航局签署了《共推长江航运绿色生态发展合作协议》。2023年5月,双方立足新起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年12月,CCS、长航局与长江航运有关省市交通运输(港航)主管部门共16家单位在首届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签订《加快长江航运现代化推进绿色智能新发展》合作协议,以促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在船上的推广应用,支撑长江建设绿色航运体系。

CCS武汉分社与长江海事局联合创新工作室成立


为加快推动各项合作事宜落地见效,2024年6月19日,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与长江海事局联合创新工作室在湖北武汉揭牌成立,工作室以“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国际化”为方向,致力于开展航运及相关技术研究,加强科技创新。目前,工作室已经成为了CCS积极落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现在我们联合团队有12人,大多数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领域拓展已到绿色智能航运发展、国际海事公约制度、海事船检水上安全环保合作等等。我们两家单位创新工作室结盟合作,共同创新攻关,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继业表示。

正所谓水运通,产业兴。长航局相关负责人对双方合作充满了信心,“长航局与中国船级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工作关联以及广阔的合作前景,随着双方合作的持续深入,中国船级社的技术专长得到充分发挥,长航局一体化管理优势也逐渐凸显,双方合作必将有力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助推内河航运高效升级




近年来,CCS不断优化服务,综合内河船舶及海船的技术标准,研制推出了独立的江海直达船舶技术标准体系,以实际行动落实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各项要求。

今年4月,装载着5400余吨进境粮食的新型江海直达船“创新5”缓缓驶离宁波舟山港老塘山5号码头,成功首航至重庆江津珞璜港。

CCS级新型江海直达船“创新5”

此次航行全程2630公里,其中在长江干线航行里程占全程运距的96%,仅用时18天,开创了我国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从华东沿海直航到大西南的历史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CCS实现了在江海直达船型建造能力的新迈步。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自2017年4月19日20000吨级散货船“江海直达1”在舟山开工建造开始,到目前建造的江海直达船舶已40余艘。早在2015年,CCS便同舟山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长航局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共推江海直达船型开发。同年,CCS加强对舟山海域至长江口一带气象、水文情况的研究,提前为舟山江海直达船舶的建造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法规体系。2016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后,CCS充分发挥技术保障作用,与舟山市政府、船舶设计单位、船公司等密切沟通配合,深度参与江海直达船型优化研究和规范标准完善工作。2017年3月1日,第一部《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建造规范》生效。2017年3月6日,《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法定检验暂行规则》实施。一年后,在参考政策要求、战略规划及市场效应等因素后,为提升江海直达船舶经济性,CCS起草了第二部江海直达船舶规范和法规,调整升级后规范和法规令船舶经济性明显上升,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预期。

在“限硫令”和“双碳”目标要求的驱动下,行业稳步转型升级,CCS肩挑“国家队”与“主力军”的重任,紧跟国家战略实施步伐,在为江海直达新型船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开展清洁高效能源船型研发,助推内河流域降碳减污,实现高效运输。

2023年,CCS级全球首制江海直达700TEU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入选“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该船可通过移动箱式电源进行换电续航,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动集装箱船充电时间长,装载量低、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实现了全航程零排放、零污染、零噪音。该船舶设计建造期间,CCS凝心聚力,在中远海运发展、扬州中远重工、712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突破了多项“从0到1”的关键技术,包括江海直达船型安全等效设计、大容量电池监测及换电策略、直流配电及动力系统、电力控制接口标准制定以及动力系统陆上联调试验等,为绿色能源船型的设计研发和建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CCS级700TEU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 中远海运绿水01”

乘此东风,CCS将其与江海直达船型融合,取得了新的突破。2024年7月19日,在上海长兴二期造船基地,专为长江定制的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LNG加注运输船“淮河能源启航”号完成命名,正式开启服务长江之旅。它不仅具备LNG资源的江海联运功能,同时满足国际、国内、内河航行“三标”要求,更能为大型LNG动力船提供包括加注、惰化、冷舱及气试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同时可与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站形成完美协调,共同开启助力江海直达,促进绿色航运的新篇章。

其中,国产B型舱LNG围护系统作为“淮河能源启航”号的核心技术亮点,展现出CCS在LNG船舶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与优质服务。CCS技术服务与审图经理杨燕表示,CCS凭借在大型薄膜型LNG船领域的积累,以全方位、高标准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助力沪东中华在B型舱领域取得新的里程碑式成就。在此次合作中,CCS创新性采用精细化项目管理和实施策略,精准把握规范指南,高效运用专业软件,逐一实现疲劳裂纹扩展计算分析、LNG泄漏扩散模拟预测、次屏壁设计优化、液货舱支撑系统结构强度评估及布置优化、穹顶结构强度与布局考量、货物及加注系统综合设计、LNG加注船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攻关。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从2018年的“江海直达1”轮投入运行,到“创新5”轮的顺利首航,到“中远海运绿水”的逐波踏浪,再到如今“淮河能源启航”号也在举世瞩目中交出了一份非同凡响的答卷,这是CCS绿色高效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再次彰显了CCS在实船检验和科研攻关中的厚积薄发,用逐渐夯实的检验技术和服务能力,推动内河航运向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型升级。

CCS级14000立方米LNG加注运输船“淮河能源启航”号




科技赋能

不断完善内河船舶绿色技术标准




建社六十八载,CCS全面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助力国内水上绿色低碳事业蓬勃发展,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多年来,CCS积极开展船舶绿色生态规范标准体系研发,为内河航运绿色船舶的设计、建造和安全营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CCS长期致力于内河船舶规范体系建设,结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标准和我国内河航运的实际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引领意义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涵盖了船舶设计、建造、运行和检验的各个环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2021年,CCS组建了技术研究专家组,成立“绿色实验室”,围绕航运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技术以及清洁能源水上应用与安全技术等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并将相关成果转化或支持规范体系建设,形成技术标准与规范指南。

同时,CCS武汉规范研究所也同步开展LNG燃料动力船舶带气通过三峡船闸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的全球首部《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规范》《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规范》《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兼作浮式储存装置实施指南》《内河绿色船舶规范》成为CCS内河船舶规范体系中的核心成果。

CCS武汉规范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在LNG、锂电池、岸电、氢燃料等船上应用的关键技术、风险分析、配套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布了“船舶电池动力安全性行业分析白皮书”、《关于LNG动力船试运行通过三峡船闸相关事项的通告》,并联合业界研究编制了《三峡坝区岸电建设试验区技术方案》,协助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研究编制了《三峡坝区岸电建设试验区政策》等6部岸电标准、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大力促进了内河航运新能源的推广应用。

标准体系的完善为推动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要求和能源绿色转型趋势的推动下,近年来CCS加强对甲醇、氢、氨等船舶应用绿色燃料及电池的安全技术、配套产品测试、基础设施、应急安全操作等标准体系的研究,对绿色清洁能源在内河船用适应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近日CCS级甲醇双燃料万吨级内河散货船“国能长江01”轮交付投用,首次将甲醇混合燃料动力与综合电力推进技术付诸实践,主要用于国能远海集团“一体化”海进煤炭江船运输业务,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内河航运绿色智能化转型的征途上迈出坚实步伐。该船已取得CCS“绿色船舶-II、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集成平台”等绿色智能附加标志。其背后,既是规范标准的逐步构建与完善,也是一系列核心技术的艰难攻关与突破。

“国能长江01”轮

为了支撑甲醇燃料在内河航运中的广泛应用,CCS已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指南。目前,CCS编制的《船舶应用甲醇乙醇燃料指南》已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发布;《船舶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指南》于2023年5月1日生效;《甲醇燃料加注船舶指南》2023年10月1日正式生效;CCS现已基本形成了涵盖甲醇全产业链的配套服务能力。

与甲醇燃料同属清洁能源范畴的氢燃料同样也被业界寄予厚望,被视为实现“零碳”排放的高清洁能源,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之一。

2023年10月11日上午,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首航,这是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的里程碑。该船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其中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可达到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00公里,具有高环保性、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点。据测算,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三峡氢舟1”号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CCS研发的规范指南有力支撑了“三峡氢舟1”等新能源船舶的设计建造。

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内河航运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中国船级社将履行“国家队”“主力军”的使命与担当,为内河航运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水运报送福利啦!

精品文创

暖心发放

参与方式:①在中国水运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点击“赞”“留言”;②每月“点赞”“留言”总量前5名的粉丝将获得好礼1,共计10份获奖名单次月1日在此公布。数据由中国水运报后台自动统计。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全媒记者 王奕萱 通讯员 柯珂

责编:杨瑾

审核:洪波


重点推荐

中国水运报
《中国水运报》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