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伟大的记录者,总会在一些特殊年份镌刻下奋斗者闪光的印记。即将过去的2024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对中国海事来说,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浓墨重彩的一年。
他们积极拓展海事未来发展空间,从长三角地区起步,开创性实现“核心业务标准统一、区域工作协调统一、公共服务供给统一”,依托一体化建设真正凝聚起整体合力;
他们着力打造高水平安全,建立“1+4+N”清单和部省市县四级联络机制,形成水上交通安全信息由“通报”到“协同处置”闭环管理,书写监管质效提升的亮眼答卷;
他们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发展,成立海事服务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有力支撑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火热实践;
他们实现对外交流合作明显跃升,与阿联酋签署船员证书互认协议,高水平通过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强制履约审核,中国海事国际影响力在全球舞台不断彰显;
他们有力推进队伍“四化”建设走向深入,圆满完成2024年台湾海峡海上巡航执法行动,“有情怀、讲奉献、敢担当、善作为、守规矩”的海事铁军形象赢得喝彩。
这一年,全国海事系统铸牢“主角”意识,聚焦“五大重点突破”重要部署,创新求变、改革攻坚、开放共赢,事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有力支撑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破壁垒 一体化建设凝聚整体合力
“海巡06” 轮开展巡航执法。
回首来时路,一串数字折射一番作为。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基本覆盖15家直属海事机构所有一线执法人员;海事通APP注册用户突破33.5万,高效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10.51万件;海事总客服共受理咨询13.5万件……
全国海事系统按照“以一体化改革实现海事一体化发展”的改革思路,着力破解海事发展长期存在的“大而不强”“垂而不直”难题,历史性推进全国海事系统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上线运行全国统一的海事通APP和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开通运行全国海事政务服务热线,海事监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核心业务标准统一、区域工作协调统一、公共服务供给统一的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体制机制优势动能迸发,实现整体合力增强新突破。
核心业务标准统一,让速度提起来、成本降下来。海事部门对运输粮食、国际邮轮、省际客船、能源物资、10万吨以上大型江海轮等重点船舶开通“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通道,重点保障船舶信息在船方、港方、海事部门之间一体化流转,重点船舶航行计划、靠泊计划、离港计划高效衔接,实现重点船舶的“一次申请、一程进出”。
“1艘享受‘四直’通道的船舶平均每航次可节省运输周期4—8小时,节省燃油2万元,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万元。今年‘四直’通道服务保障船舶11967艘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9.6亿元。”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区域工作协调统一,舟行万里宛在一域。得益于海事部门在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及长江干线区域、珠三角区域、琼州海峡区域、北部湾区域等全国主要水域实施“一次性船位报告”便利化措施,经过这些区域的船舶仅需向首个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报告一次船位,就能实现船位报告信息互通互认。今年服务船舶一次性船位报告约80.2万艘次,减少船舶报告约162万艘次。
公共服务供给统一,跑船人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锚地素有“水上停车场”之称。“在水上找锚地可比在陆上找停车位难多了。”常年在长江上跑船的吴船长告诉记者,现在他只需点开海事通APP系统,就可以一屏全景查看锚位使用情况,并根据作业计划和锚地空余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锚地抛锚。据悉,随着“六区一线”越来越多的锚位纳入海事通APP系统,今年已受理船舶一体化锚泊申请61.7万艘次,锚地利用率和船舶运行效率有效提升。
一年来,按照立足长三角、带动长江干线、辐射全国的建设路径,长三角与长江干线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已实现一体贯通,环渤海、琼州海峡、珠三角和北部湾等四个区域接近建成,全国海事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交通海事人全面融入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不断推进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破难题 跨域协作提升监管质效
黄渤海开渔首日,天津海事部门护航渔船出海。
记者了解到,2024年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水上交通安全共建力度、共治深度、共享广度前所未有,提升监管质效取得突破,安全治理能力实现显著提升。
海事监管对象众多、要素复杂,如何治“责任不落实”的本,攻“突出违法行为”的坚?全国海事系统敢啃“硬骨头”,善拔“硬钉子”,着力构建水上交通安全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
在由滇、黔、桂三省(区)共管的天生桥(万峰湖)、龙滩、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水域横跨3省(区)、7个市(州)、16个县(区),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通航里程1000多公里,库区周边聚居着壮、苗、彝、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水上交通是库区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最主要的方式。
广西海事局与滇黔桂三省(区)共管库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不断深化协同合作,持续健全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实现联合执法常态化,打造了滇黔桂天生桥(万峰湖)库区等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示范区。
在内河航道,当船行如织遇上桥梁飞架,船舶碰撞桥梁事故如有发生,不仅将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畅通,更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深入调研,反复研究,科学论证,牵头制定《船舶碰撞桥梁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方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2个相关部委征求工作意见,努力推进多部委联合发文指导破解船舶碰撞桥梁顽疾。
8月16日12时起,我国北纬26度30分以南至北纬12度以北的东海和南海海域结束3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约5.5万艘渔业船舶出海作业,现“千帆竞发”壮观场面。
交通运输部统筹调派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深圳海事部门3艘大型海巡船、178艘中小型海巡船、2架海事直升机、29架无人航空器、983名执法人员,综合实施进出港航道远程交通组织、重要海上通道交通管制、高风险水域船艇驻守、海空立体巡航执法等措施,与渔业渔政部门共同维护水上交通秩序畅通,保障开渔安全。这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针对沿海商船航线多与渔船离、返港航线交叉难题,携手农业农村部共同深化商渔船碰撞风险防控的现实例证。
“休渔期我们组织船长、船队长、渔民代表、党员渔民召开出海前船舶检查、人员报备、救生设备配备等准备工作专项会议,开渔后在渔船集中出港区、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域驻点疏导、护航、伴航和远程点验,守护了2000余艘渔船安全出港。”北海海事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在全国首创海事部门与地方涉海部门的系统直连,打通部委垂直业务专网和海南省监管专网的边界壁垒,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数据资源的‘一云汇聚’,构建了海事部门、省直涉海部门、地方执法部门三个维度的治理框架,有力支撑了各部门快速协调处置。”海南海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骁介绍,当前,部、省间合作也迈出了坚实一步,每一次创新、每一次突破,都是“人民海事为人民”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
破瓶颈 服务国家战略成色十足
海事部门为大型邮轮护航。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集装箱运输创历史新高!
江西省港口集团货物年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
……
临近年末,历史纪录一次又一次被刷新。国家战略落地见效,港航经济动能强劲,离不开海事部门的有力支撑。
路径明确,才能行稳致远。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港航经济发展,找准区域协调抓手,设立了海事服务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下设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组等9个专责小组,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谋划未来,精准施策,印发海事服务雄安新区交通建设和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等7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年度工作要点,一揽子务实举措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着力点。
如何更好地以海事现代化发展成效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国之所需,民之所盼怎样才能落实在海事工作过程各方面?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系统研究,搭建成熟工作体系,统筹指导正确丰富的实践。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重构海事战略与政策研究工作体系,努力为海事现代化提供高水平政策支持。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团队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战略研究能力。”11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在辽宁盘锦召开。盘锦海事局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培训暨学术交流研讨会,围绕《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事战略与政策研究工作的意见》等进行分析研究。
这一年,全国海事系统进一步明晰海事战略研究工作路径方法,推动海事战略研究成果喜人,为新实践新作为注入了澎湃动能。
改革澎湃发展动能,创新孕育累累硕果。
3月20日,交通运输部统一负责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正式启用,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升级。
放眼北方海区,新能源革命如火如荼。11月13日,由辽宁海事局、大连海事大学联合推动的可持续船用燃料联合研发中心在大连正式成立,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绿色船燃加注中心建设提速加码。
关注行业绿色转型,政策供给加码发力。11月25日,加强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的通知正式发布,为我国港航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政策。
11月29日,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揭牌成立。这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举措,树立起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中国洋浦港’政策吸引下,海南航运业得到蓬勃发展,各类航运要素正在加速集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蓄势前行。”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首任局长蔡映红说。
立根本 队伍“四化”建设步履不停
海事人员教船员使用海事通APP。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人才队伍是重要支柱。要想更加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锻造海事铁军是关键一环。
过去一年,全国海事系统推进行政执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走向深入,锻造海事铁军取得重大突破,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成果真正惠及广大行政相对人。
纲举而目张,执本而末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系统谋划深化海事队伍“四化”建设,突出革命化,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着力打造“有情怀、讲奉献、敢担当、善作为、守规矩”的海事队伍。
人才是事业之基、发展之本。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加快推进高端专家、专业骨干和综合实用三个层次人才选拔储备、培养使用、考核评价闭环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直属海事系统高端专家人才评选,评选产生105名权威专家,并从中遴选出10名国际化领军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力见效,2024年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詹春珮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由点到线,织线成网。全国海事系统聚焦海事船艇管用养修专业化建设;打造技术创新型船舶交管团队;依托党建激活基层队伍建设动能等,部署开展队伍“四化”建设试点项目25项,为队伍“四化”建设找到精准发力点,擘画同心圆。
全国海事系统大力实施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海事行政执法队伍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逐步转变。积极承接内河交通安全条例修订,出台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简易程序规定,水上安全畅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海事政务办理和现场执法事项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现场执法更加规范、愈加高效;进行直属海事系统全覆盖的执法考核评议,定期开展执法风纪专项督查,执法风纪更加严明,执法队伍更加纯洁。
“急难险重”任务是检验队伍能力水平的试金石。8月,福建海事局以30.5个小时激流勇进,圆满完成2024年台湾海峡海上巡航执法行动;用心用情用力,海事人2次安全高效服务保障国务院专项活动,“干得好、靠得住、信得过”成为海事形象的新名片。
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海事铁军,亦是加快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一往无前的主力军。海事铁军在人民需要时挺膺而出。立足防大汛、防强台、抢大险、救大灾,他们坚守一线、不舍昼夜,完成了2024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主汛期特别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及“格美”“贝碧嘉”“摩羯”等12次台风及多轮冷空气防御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次次大战大考前的奋战身影,让海事形象更加具象。更多人走近海洋、了解航运、认识海事,有力展示了海事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海事风采为更多社会大众所熟知。
拓视野 中国海事之治闪耀国际舞台
中国海事局主办第十四次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
中国海事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扎实推动海事领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全球海事治理,进一步构建全球话语体系,踔厉提升海事国际影响力成色十足。
7月,全球首个以海事安全为主题的高级别多边外交成果文件《东盟地区论坛关于加强渡运安全区域合作的声明》发布,而这只是中国海事努力在国家外交大局中发挥应有作用的缩影。
服务元首外交,展现大国担当在海事领域充分彰显。在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下,中国与阿联酋签署船员证书互认协议,全球与我国签署船员证书合作文件的国家和地区增至30个;与印度尼西亚交通部海运总司签署海事安全合作备忘录,作为成果文件纳入印尼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发表的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北极航道合作会晤共识,牵头中俄北极航道合作分委会航行安全工作组工作……一份份沉甸甸的成果问世,镌刻着中国海事治理在国际海事事务中不断提升的话语权。
据统计,2024年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共向相关国际组织和会议提交提案171份,包括向IMO提交提案73份,提案数量继续保持IMO成员国首位。高水平通过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强制履约审核,审核表现位列已接受审核的131个成员国第2位,3个最佳实践和7个良好做法正式纳入审核报告通过IMO向全球海事界分享。圆满完成第五次STCW公约独立评价,一次性通过IMO审查确认。
参与国际海事治理既拓广度又加深度,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9月23日,由中国海事局承办的国际海事调查官论坛(MAIIF)第31届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80余名代表参会,中国代表在会议上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国海事调查的新理念、新实践和新成效。10月29日至30日,第14次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在广州举办,活动规模为历次最大,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海事领域的深度友好对话和合作互信,深化双方合作共识。
一次次托举中国海事闪耀在全球海事舞台聚光灯下的努力,一次次全面提升海事国际合作认可度和影响力的生动实践,让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变成了世界共识、通行做法和国际标准。
踔厉奋发开新局,奋楫潮头逐浪高。展望即将到来的2025,是“十四五”时期收官之年,是“十五五”时期谋定之年,全国海事系统将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守正创新,高质量实现海事“十四五”发展目标,为更加有力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而不懈奋斗。
精品文创
暖心发放
参与方式:①在中国水运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点击“赞”和“留言”;②每月“点赞”“留言”总量前5名的粉丝将获得好礼1份,共计10份。获奖名单次月1日在此公布。数据由中国水运报后台自动统计。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全媒记者 张亚蓓 甘琛 通讯员 张琪明
责编:尹宇龙
审核: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