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园林大叔接到路边社流行探马——金姓中年男子急报,温州街头一小区4大樟树莫名其妙死亡,树干上出现疑似外星生物的神奇图案(见下图)~~~
是小屁孩的恶作剧?
还是外星人杰作?
还是癫人被砖头扔了?
NO~NO~NO~
元凶竟然是……
元凶就是它——香樟蛀干害虫小蠹
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被称为世界性森林蛀干害虫,轻者造成枝干枯死,树势衰弱,重者会导致整株死亡。因其具有繁殖速度快、活动隐蔽等特点,该类害虫的防治更是成为园林行业需要攻克的“难题”。
该虫终生潜藏于树干中,繁殖量不计其数,只有羽化后短暂的飞离树身,另筑坑道入侵新寄主,危害时间长久而且严重。中国北方小蠹虫多一年2代,高温年份可出现2年3代。北方小蠹虫多喜干旱,因此高温少雨更是小蠹虫大量发生成灾的原因,尤其在针叶林区,这种现象比较明显。
小蠹科昆虫对树木的危害,从食性角度来分,小蠹虫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树皮小蠹,即这类小蠹虫以取食树皮为生,一般生活在树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由于这类小蠹虫直接取食植物本身,因此对寄主植物的“口味”极为挑剔,通常只取食一种或者一类植物,寄主范围窄,它们取食留下形状各异的取食轨迹,是天才的“雕刻家”。另一类称之为食菌小蠹,这类小蠹虫虽然钻蛀到植物的木质部中,但它们是以真菌为食的,植物更像是一种“培养基”,为真菌的繁殖提供养分;更为神奇的是,这些真菌是小蠹虫自身所携带的,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菌,它们甚至发育出了专门保管这些真菌的“储菌囊”,这些小蠹虫就像是勤劳的农民,走到哪里就把真菌带到哪里,走到哪里就繁殖到哪里,由于寄主植物主要是发挥“培养基”功能,因此,这类小蠹虫的寄主十分广泛,为害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植物的现象屡见不鲜。
按其修筑坑道的部位,可以分为树皮小蠹和蛀干小蠹。以树皮小蠹为例,该虫筑坑于树皮内(即韧皮部与木材之间),呈一平面结构,成虫和幼虫蛀食枝条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边缘,通过钻蛀为害韧皮部,有的甚至破坏植株疏导组织导致树体衰弱,严重的造成死树。
小蠹科的坑道有繁殖坑道和营养坑道。繁殖坑道是由配偶成虫组成的窝穴,其中包括母坑道(或称卵坑道)、子坑道、蛹室、羽化孔、通气孔等。母坑道有纵向、横向或呈放射向的,有一条、数条或多条的,即单纵坑、复纵坑、单横坑、复横坑 或星坑等。营养坑道为新成虫羽化后因取食树株干皮造成的痕迹,特征不明显。
小蠹虫的坑道类型
发生规律:
该虫一般是春季开始发生,3月份温度升高以后幼虫开始孵化,4月份即可见成虫危害,6-9月份是其种群发展的高峰期。春季也是防治该虫最有利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