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看球」已开通音频播客栏目,您可以通过点击下方音频进行收听,或移步至喜马拉雅、苹果、小宇宙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橘猫看球 - 足球的商业世界」专辑。我们会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内容!
奥运会结束大半个月了,关于奥运的思考却还没结束。记得奥运期间,听友群里有人提出一个观点:“中国现有体制之下,足球注定没有希望。”这让我有了新的表达欲。
关于中国足球为何不行,总是有两种极端的观点占据主流——要么视角太“低”,纠结于球员、教练、从业者垃圾;要么视角太“高”,一切唯制度论,一切都是“大环境”的锅。
想要搞清楚问题的本质,这不正好就着奥运的热乎劲儿,捋顺了“奥运-全运-中国足球”才会有答案。
我们搞金融的人信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搞足球也不例外,归根结底,不过是资源投入多少、效率多高罢了。而在这两个因素背后又有两个社会性驱动力,前者是对于足球的热爱程度,后者是对足球规律的认知程度。
如果把大逻辑抽象到这个层级,为啥搞不好也就明晰了。所谓“制度”只是效率的影响因素之一,过去的社会主义阵营足球搞得好的可不少,而亚非拉中连“制度”都谈不上的国家搞好的也不少。
谁懂这个阵容的含金量?
中国的金元足球就是个典型案例,投入大但不持久,更要命的是认知完全不沾边,导致对于足球产业的遗产少得可怜,反而给人留下了球员就是“香车美女”“白斩鸡”的废柴印象。
美国走校园体育模式,欧洲用成熟的职业体育反哺青训,日本二者兼而有之,中国二者皆无,这才是当下中国足球乃至体育体系的本质决定因素。
想解决问题,要做的自然是对症下药,而非想什么形而上的“哲学”话题,更没必要给自己烙什么思想钢印。知易行难,万物都是如此,先做到“知”再说,这也是我的理想。
以上只是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节目里一小段内容,包括当下猛烈抨击的“饭圈文化”、“粉丝经济”,顺着上面的逻辑思考,自然也会有答案了...
详情提要:
00:00:16 前言:公布上期获奖留言
00:08:41 苏联“老大哥”的举国体制
00:22:14 中国人还需要奥运战略吗?
00:35:58 全运会存在的意义
00:44:13 全运和中国足球金字塔的关联
00:58:37 中国足球注定“搞不好”?
01:07:46 “饭圈”和球迷文化的比较
过渡片段:
00:08:25 潘展乐男子100米自由泳夺金时刻
00:21:58 潘展乐男子100米自由泳夺冠采访片段
00:43:48 10号沛沛对广东省运会假球案的点评
01:07:35 陈梦女子单打夺金采访片段
关联节目:
BGM: G-Dragon「Middle Fingers-Up」,
Berliner Barock Solisten / Johann SebastianBach / Reinhard Goebel
「Brandenburg Concerto No.3 in G majorBWV1048」
-- End --
作者:橘猫 CFA, CPA
资料来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