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启:走向教育彼岸,一线教育者何为

教育   2024-11-04 11:37   北京  


对不少一线教育者而言,“教育现代化”离自己似乎有些遥远,而实际上,它离不开每一位教育者的日常努力。“理想的教育、彼岸的教育是具有现代精神的‘现代教育’,走向教育的彼岸就是走向现代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在新著《教育的彼岸》中写道。正如封面所述,这套书是写给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通俗教育学”。作者以平实的笔触,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现代化的思考,以“现代精神”为价值导向,分析了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问题,试图使更多教育人清晰地理解现代教育、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更清醒而坚定地从此岸走向理想的彼岸。


留言赠书



褚宏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著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向校长专业化》等。


教育现代化要有灵魂、接地气




《教育家》:《教育的彼岸》以什么逻辑结集成书?


褚宏启:这套三卷本的书籍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主线是“现代精神”。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是现代精神,无论是教育目标(培养什么人)还是教育过程(怎样培养人),都应该洋溢着现代精神。


第一卷讨论的是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包括什么是教育现代化、什么是优质教育、什么是教育公平三部分。论述时不仅关注宏观层面,更着眼微观视角,如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如何推进教育公平,书中均给出了具体建议。


第二卷以“培养现代人”为主题,首先强调要以人道主义精神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而探讨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而后阐述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就创新能力培养与英才教育展开论述。


第三卷以“ 建设现代学校”为主题,讨论治理现代化是民主管理的重要体现,探讨学校的特色建设与创新发展,论及教师与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这些内容原本以教育随笔的形式主要刊发于《中小学管理》,在撰写之初,心中已有一种结构化的写作框架,因此在结集成书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我希望能“接地气”地回应源自基础教育实践活生生的问题,紧密关联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的具体情境,为中小学教师及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现实需求。



《教育家》:如何理解教育的现代化与现代性?目前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已取得哪些成就,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历史过程,是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与实现的发展过程。教育的现代性通过一系列核心特征得以体现,我认为可以将人道性、科学性、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教育队伍的专业化这八个方面作为评判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不过其中一些特征可能容易被忽视,如教育的人道性。


现代化的教育首先要满足学生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保护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当前,许多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严重不足。真正的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能够强有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教育具有优质、公平、多样、终身的特点。事在人为,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校长队伍、教育行政队伍的水平和质量。为保证前七项现代性特征的实现,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育队伍,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队伍专业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教育规模为世界最大,二是整体达世界中上水平。然而,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而不强”。当前的教育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中上层次人才,但在顶尖创新及创业人才培养上仍显不足,“钱学森之问”仍难破解。要想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育人模式的整体性改革,而非“小打小闹”的修修补补。


培养“聪明的脑”与“温暖的心”




《教育家》:为何我国依然显著存在学生素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为何要如此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您所主张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褚宏启:简单来说,学生素质的结构性失衡指的是他们接受的基础知识教育严重过度,而高阶素养的培育显著不足。高阶素养实质上就是核心素养,它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素养。这种结构性失衡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有着一定关联。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在招录学生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能为学校带来显著“ 效益”的人——他们往往是学习成绩突出,将来很可能在中高考等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为了获取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学习,竭尽全力获取高分。这就加剧了教育发展不均衡与学生素质结构性失衡之间的恶性循环。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素养和高阶素养之间是相得益彰的关系,为避免学生素质的结构性失衡,必须补足他们的高阶素养。


教育现代化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而现代人的概念并非孤立或空洞的,因此核心素养(高阶素养)也应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确定。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已经敏锐地意识到,21世纪即将到来,世道变了,教育也必须发生变化。为应对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一些国家提出学生须具备具有时代性的关键少数核心素养。2016年,我们正式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发布,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素养导向”,这些都为一线教育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但在实践中,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只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概念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或是将核心素养等同于全面素养。在我看来,为了更好地理解以及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把握“核心”这个关键词。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21世纪应该具备的那些“最核心”的素养,应该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而非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将核心素养概括为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以及信息素养(亦称数字素养)六大方面。了便于教师的理解和操作,我将其进一步聚焦为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两类,前者可形象地喻为“聪明的脑”,后者则可称作“温暖的心”。教育者在实践中可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这两方面的培养。




《教育家》: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一些教育者感到难以落地。对此,您有何思考?

褚宏启:2022年版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这一点得到了教育者们的普遍认同,难点在于如何将其中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常态课中的具体实操。在各类落实新课标的培训中,专家们讲得比较多的是“高、大、跨、深”。“高”强调的是培养高阶素养,而非停留于低层次能力的反复训练;“大”指的是大单元教学,构建大概念、大观念、大任务等,旨在促进知识的结构化,避免碎片化学习;“跨”是指跨学科教学,因为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类现象本就没有明显的学科界限,目前的分科教学很容易使学生的认识处于割裂状态;“深”指的是深度学习,强调让他们学会探究、学会思维、学会学以致用。只是,一些专家对这四点进行了过于理想化、烦琐化的解读。更有甚者,将“高、大、跨、深”与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低、小、单、浅”相对立,事实上,没有后者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前者的突破。

一些学校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用力过猛,以及用力过偏的问题。对于大单元教学的“流行”,我也曾有过困惑甚至诧异。新课标的修订历时三年,我有幸全程参加,三年间我们开了许多会议,但从未专门讨论过大单元教学,在义务教育16门课程的新课标中也没有提到大单元教学,只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中提到“探索大单元教学”。“探索”意味着它目前可能仍处于尚未成熟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全面铺开大单元教学的态势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校长反馈,不仅新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困境,连资深教师也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开展大单元教学要求重构教学内容,其难度类似于重新编写教材,对普通教师而言要求过高。除此以外新课标中的诸多新概念令他们感到混沌,一些教师因此产生自卑情绪,认为自己总是跟不上形势。


我认为在“ 高、大、跨、深”之中,更为重要的是“高”和“深”。教育者应秉持现实主义的态度落实新课标,将力气用在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上,不必过于纠结某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培育核心素养也并非只有大单元教学这一条路径。只要教师在每一节课中时刻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聪明的脑”与“温暖的心”,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的语气、面部表情,乃至提问的内容与方式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能做到这些,一定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英才教育并不违反教育公平




《教育家》:您提到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我国正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它与英才教育有何关系?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应警惕哪些误区?


褚宏启:我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可以和英才教育画等号。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倡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外很早就开始推进英才教育,针对英才儿童开展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英才儿童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能否将这一资源开发好、利用好至关重要。我国目前有近两亿中小学生,如果按照1%的口径计算,英才儿童的规模也有近200万人,他们的特殊需求需要被满足,潜能需要被开发。


需要注意的是,“拔尖”是用来修饰“创新人才”的,指的是在工作和科研活动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是一个全链条的过程,既涵盖了学校教育阶段,也延伸到了工作之后。所以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都不是现实意义上的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各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中小学生不能简单地被视作“拔尖创新人才”,因为其中一些人可能只是“ 拔尖的考试人才”。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能做到的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的英才教育常见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加速模式,包括提前入学、跳级、提前毕业等形式。另一种是充实模式,通过“大灶+小灶”的方式满足其发展需求,即日常使其与同龄人一起接受常规教育,在课后或节假日进行针对性培养(如参加专项夏令营等)。一般来说,各国普遍更加认同第二种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英才儿童有认识敏锐、思维敏捷等突出优点,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比如不乐意完成作业,自恃聪慧而时常质疑任课教师的能力,和周围人的关系也比较微妙。如果教育者在实践中因他们的缺点而出现了错判,就可能把英才儿童教育成“问题儿童”,浪费了他们的天赋。




《教育家》:有人认为“英才教育不利于教育公平”,对此您怎么看?教师应怎样促进教育公平?

褚宏启:有人认为,英才教育面向的是少部分智商高的儿童,而非全体学生,因此属于精英教育,违背教育公平。还有人认为,英才教育是“把最好的教育提供给最聪明的人”,这将进一步拉大他们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加剧教育不公。这两类观点背后反映的共同认识是,只有为所有学生提供一模一样的教育,才是公平的。而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公平观,因为相同并不意味着公平。

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三类: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教育机会均等,此为平等性公平;在平等性公平的基础上,对于贫困家庭学生应给予教育资助,此为补偿性公平;对残疾儿童和英才儿童这两类特殊儿童,则应给予满足他们特殊需求的教育,此为差异性公平。如果人们认同因材施教,就应该认同英才教育。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实施的英才教育,实质上属于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它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相匹配的。

此外,给英才儿童提供适当的资源,他们未来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或许将远超前期的教育投入。从整个大循环来看,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带来的财富,也将惠及更多普通人。


政府自然应承担实现教育公平的首要责任,每个普通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作出调整,如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班级里有各种类型的儿童,应尽量实施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教育,以因材施教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福利派送|留言赠书


您如何理解教育的现代性?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选择点赞最高的3个评论者和2个优质留言的读者,赠送《教育的彼岸》(三册)中的任1本。截止日期:11月8日中午12点。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4年10月刊第2期,原标题《褚宏启:走向教育彼岸,一线教育者何为
作者 | 王梓霖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好校长,亮出来!丨“寻找中国好校长面孔”活动启动
《教育家》2024新年献词 | 时光不会辜负你的坚持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光明社教育家
《教育家》是《光明日报》主管的教育周刊。传播有力量的思想,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