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资料图)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长久以来,叶嘉莹先生以传播中华诗词文化为己任,融深厚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为一体。她说:“中华诗教要流播、要传达给下一代,做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年轻人,要共同地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而叶先生的讲述,也是许多人诗意的启蒙。
“弱德”的力量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开始跟随长辈吟诵古诗词,在古诗词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的少女时代,然而平静的生活被战乱打破。13岁那年,读初中的叶嘉莹亲耳听到炮火在卢沟桥响起,日军的吉普车从长安街飞驰而过。
成长于战乱年代,叶嘉莹经历了许多磨难:年幼时与父亲长期离散;17岁时母亲突然病逝;辗转赴台后,丈夫又被投入监狱……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叶嘉莹曾感慨,人生漂泊若浮萍。
1941年高中毕业前的叶嘉莹(左),194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的叶嘉莹(右)(图源:南开大学)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而身陷困苦时,诗词又何尝不是一束照亮生命的光。叶嘉莹说,诗词存在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因此是“弱”的。但苦难之中,人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是“弱德”。叶嘉莹一生,也践行了自己在词学中创建的弱德之美:虽一世多艰,仍寸心如水。弱而为德,并非软弱,而是在“弱”的姿态中始终保有一份持守的力量。
推开那一扇门
在一次采访中,叶嘉莹先生用“门”的意象来启发人生的追求:“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你进入的一个‘门’。你进入这个‘门’的时候,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你进的这个‘门’是一个怎么样的门?它里面有什么样的丰富的蕴藏?每一个人都选择好自己要进的‘门’。”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从叶嘉莹亲手写下的这句诗中,或许可以窥见叶先生的那扇门。就像柔蚕那样吐丝,把对古典诗词的见解毫无保留地传授,又盼望能有后人把她对诗歌的体悟,编织成美丽的云锦。叶嘉莹曾说:“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教师,也是叶嘉莹最珍视的身份。1945年从北平辅仁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坚守在讲台之上,至今已经78年。
从我国台湾辗转到美国,又从美国迁徙到加拿大,叶嘉莹始终坚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1978年,叶嘉莹从报纸上得知国内恢复高考的消息,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长信,表示不要任何报酬,只希望能回国教书。1979年,叶嘉莹的申请得到批准,回到天津,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此后,她便过起了候鸟般的生活,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辗转各地数10所大学讲学,来回机票却都是自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嘉莹曾在诗中这样写道。辛苦奔波,只为了实现书生报国的理想。
2015年,南开大学为叶先生新建了一栋古朴雅致的书院——迦陵学舍。这一年,叶嘉莹先生正式结束了几十年来旅居海外的生活,定居南开园。
在南开,她的课堂座无虚席。“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叶嘉莹用这样的诗句记录下她对教学的热爱。
2020年,讲述叶嘉莹与中国古典诗词世纪之缘的文学纪录片电影《掬水月在手》上映。历时三年跟踪拍摄,导演陈传兴对于叶先生其人,有着自己的见解:“叶先生的一生,几乎完全投入到古典诗词的研究,她的古典诗词的教学推广,等于维系着古典诗词的命脉和薪火,她个人的存在,是在诗词里面开展的。”
叶嘉莹先生推开的,也是无数中国人认识古典诗词的第一扇门。门内,是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是李白的故乡明月,这是只属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剩将余世付吟哦”
过去几年,叶嘉莹先生做了许多事。她陆续将自己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播,也成为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词里这样写道:“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叶嘉莹先生还说,要把中国古典诗歌的吟诵,传承下去。
叶嘉莹先生做到了。她身体力行,极力推动古诗词吟诵的普及教育。今年年初,《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一书首发。叶嘉莹先生以纳兰性德族裔身份用传统声调读诵,348首纳兰词跨越三百余年历史“原音重现”,为后人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
叶先生出生于农历6月,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她的小名唤作小荷。叶嘉莹曾在诗中写下“莲实有心应不死。”荷花当然会凋零,但莲心不死。叶嘉莹在无数人心中种下诗词的种子,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盛开出一池茂盛的荷花。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统筹 | 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