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在安庆文都桐城考察时,饶有兴致地来到桐城西南一隅,有一条全长约百米、宽两米的小巷,巷道两端立着石牌坊,一块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这就是著名的文都桐城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
据史载,清康熙年间,在京做了“宰相”(文华殿大学士)的张英,他的老家在桐城的亲人打算扩大府第,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界问题发生纠纷。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便写信给张英求助。张家遂修书一封送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张英获悉情况后,立即复信表明自己的立场,信是用诗写成,全文如下:“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后,深受教育,主动退后三尺筑墙。吴家得知此情,很是感动,也让出了三尺界墙,这就是桐城“六尺巷”的由来。“六尺巷”由此得名,“张吴礼让”的美谈也流传至今,成为谦和礼让、和谐相处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当年张英处理过的政务大事,绝大多数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尘烟里。但他的礼让佳话,至今仍然影响着这座城市。小巷尽头的汉白玉牌坊上,至今仍刻着两个大字--“礼让”。
一封家书,故事流芳;六尺窄巷,宽在礼让。“六尺巷”中包含更多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后来,当地政府已在六尺巷旧址前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题写的正是“礼让” 二字。至今,在桐城地区还流传着“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的民谣,发人深省。在中国古代,类似的故事还不少,如尧皇禅让、泰伯让贤、鲍叔牙举荐管子、孔融让梨等。
今天,在桐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六尺巷的影子:马路上是写着“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的标牌;街头墙壁上是有关六尺巷的漫画;课本中写着六尺巷的故事……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六尺巷”精神走出时代新路,中华民族礼让、包容、和谐的传统美德,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这个“六尺巷”让墙的故事,留给后人的最大教益是:礼让的前提在于宽容。六尺巷的绝对宽度实在狭小,人的胸怀却可以无限。凡事均需谦让、退让,与人相处要和睦、和谐……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千百年来备受尊崇,影响深远。
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彰显民族之魂。如今,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在六尺巷再论古人智慧,如何熔古铸今,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应当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社会治理的智慧,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谈古论今之间,饱含历史哲思。荣华富贵像山间的云烟—样转瞬即逝,唯有英名长存天地,令德长在人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今天站在“六尺巷”面前念兹在兹,你会领悟到什么是一颗“平常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