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文不好,问题出在哪?| 6场免费的中学生阅读写作直播课来啦
时事
2024-11-21 21:43
广东
叶圣陶在关于国文教育的论述中曾说,在语文科,学生最应该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习惯只有两样: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吸收”的事情,而写作是“发表”的事情。如何将阅读中他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经验,在接触他人的感情后倾吐自己的感情,写作是至关重要的训练。这种与精神深度对话的能力,在走出课堂后,也将持续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图腾。基于此,每年暑期,南方周末发起“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鼓励中学生在深度阅读中感受文字灵动的魅力,也在写作中探索思想幽深的角落。今年9月,第四届南方周末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再度启航,从数千份投稿作品中,6名评委以不同视角把握当下中学生的写作脉搏,也对同学们的阅读、写作现状展开了一次观察。目前,遴选出的多篇获奖作品已在南方周末app“阅读新火种”专题发表,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跳转阅读。今年的征文活动有了更具意义的延伸——南方周末将邀请6位评委将与全国的老师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征文作品谈开去,探讨中学生阅读、写作的方式方法,也提供他们的经验和技巧。11月26日至12月5日,6位评委将陆续做客南方周末直播间,与大家一起探讨阅读和写作的无限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将围绕“阅读和写作,没有标准答案”这一主题与同学们分享她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技巧,在充满“标准答案”的课堂教育里,张莉将从自己的文学研究出发,谈谈如何在阅读中展开更多的视角,看见更丰富、更广阔的世界。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荣维东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多年, 围绕高考作文写作,他将探讨老师和家长们如何在教学设计层面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分享他对未来语文教育的前瞻思考。作家、《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从自己的作品撞题高考作文以及1996年高考作文满分的经历谈起,通过分享她的职业生活和工作状态,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有参考意义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黄德初将以“一线语文教师观察,学好语文的关键是什么?”为主题,透过一线教学经验,分析当下中学生写作的常见问题,并提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的策略。南方周末文化副刊部副主任刘悠翔将聚焦于如何通过阅读新闻来提高写作能力,作为一名需要大量阅读的文化记者,他将给出他高效阅读方法和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并给同学们推荐他认为有助于培养写作思维的文学作品类型。知名作家路内则以“书写青春故事,中学生该从何处下笔?”为题,从自己的创作历程出发,手把手教孩子们怎么在创作时寻找灵感、确定主题,如何让人物更立体鲜活等等,让写作开始得更容易。6位学者、作家、老师、新闻工作者担任文字世界的引路者,带来6场深入探讨阅读与写作的直播课程。无论你是正在读、写之路上探索的同学,还是希望帮助学生提高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技巧的老师和家长,抑或是关注校园阅读推广的爱好者,都能从这6场对话中收获不同视角、主题下的真知灼见,感受阅读带来的魅力。在电子信息流更越来越多地抢占人们目光的时代,阅读,尤其是纸质阅读正逐渐成为一件稀有且奢侈的事。当短视频、快内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年轻一代阅读土壤的开垦变得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相信,有些深度唯有文字能够抵达,有些思想唯有阅读可以传递。自2021年起,南方周末正式发起“阅读新火种”公益项目,以中学生及中学教师为核心目标群体,通过免费赠阅报纸、名师阅读教育公开课、名家进校园公益讲座、中学生征文活动、节点公益宣传等涵盖线上线下的多种阅读推广活动,累计联动超过1.2万所中学(初中或高中),链接超过2.8万名中学教师,有效推动校园阅读新风。在点亮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南方周末也持续致力于让青少年的阅读功用超越课堂教育和应试技巧,通过鼓励更深、更广的阅读探索,为他们提供精神成长的动力,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前行。连续四年举办读后感征文活动,正是给同学们打开的写作实践的窗口,在笔尖的输出中,更深入地汲取阅读的养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历届作品观察中,我们也发现,当下中学教育中的阅读无法避免功利性和深度性的两难抉择,而信息环境的更迭,也让阅读正逐渐流于碎片化、肤浅化。如何养成思辨性的阅读思维和终身式的阅读习惯,如何将阅读从信息流和分数中解放出来,是值得一再探讨的问题。这6场直播,带来学者、作家和文字工作者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同学和老师们解答困惑,也分享他们关于上述问题的观察和思考。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相信,每一次打开书本,每一次文字世界的深潜,都将带来一个新的答案。敬请关注南方周末视频号,锁定11月26日-12月5日,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更多可能,让阅读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