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医院新生儿科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在给早产儿抚触。(贾敏杰 / 视觉中国 / 图)
全国已经建立约35家母乳库,由于各种原因,实际运营的大约有32-33家,且大多数仅能供本院内部使用。相较于每年一百多万的早产儿,母乳库的数目还远远不够。
文|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责任编辑|汪韬
早产宝宝长什么样?
想象一下这些急吼吼到来的“小天使”:巴掌大小,皮肤娇嫩薄如蝉翼,胳膊只有成人手指那么粗,各器官系统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有些宝宝因为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需要人工呼吸机支持,神经及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需要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还要面临感染、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一系列难关。
胎龄低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即为早产儿。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1500多万早产儿出生。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约110万,大约每9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早产儿。
早产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1/3。自2012年开始,为倡导人们更多关注早产儿,降低早产导致的疾病与死亡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17日设立为世界早产儿日。
对于早产宝宝来说,母乳是一剂“良方”, 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比任何药物都珍贵。但很多早产儿一出生就被送入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分离,产妇焦虑,很可能泌乳困难,没有奶水喂给宝宝。
由爱心妈妈捐赠的“母乳库”可帮助早产儿渡过难关。
2013年,全国首家母乳库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建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专科负责人、母乳库负责人梁翠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共有1297人捐赠妈妈,捐赠10549次,总计捐献9887946毫升母乳。十余年间,总计有1772个宝宝获得救助。
截至目前,全国应该已经建立了约35家母乳库,由于各种原因,实际运营的大约有32-33家,且大多数仅能供本院内部使用。相较于每年一百多万的早产儿,母乳库的数目还远远不够。
专家共识即将发布
“第一次带宝宝满月体检时,路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门口一个妈妈哭得撕心裂肺,看得人眼泪直打转。”一位捐赠母乳的爱心妈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做了母亲以后,看到生病的宝宝,会发自内心地心疼,尤其是那么小的早产宝宝。整个哺乳期,她累积送出了近8000毫升的母乳。
梁翠萍谈道,对早产儿来说,母乳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有助于促进早产儿消化系统成熟,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等可降低早产儿感染几率,显著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缩短住院时间。
2022年5月19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使用公益母乳库的捐乳喂养早产儿。(曹建雄 / 视觉中国)
很多人对捐赠母乳持有疑虑,担心母乳的安全性和卫生问题。
成为爱心妈妈门槛不低。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母乳库多数设立在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内。捐赠者均需提供血清学检测合格报告,HIV、乙肝、丙肝、巨细胞病毒和梅毒需检测阴性等,以确保捐赠母乳100%安全,还需没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等。
爱心妈妈必须在产后10个月之内捐赠。“我们的筛选相对比较严格,第一次捐赠要在3个月以内。”梁翠萍介绍说,因为初乳、成熟乳的营养价值更高,产后10个月后分泌的晚乳,产量和营养成分可能会减少,因此越早开始捐赠母乳越好。
通常,捐赠者需要联系母乳库的工作人员,通过初步筛选后可以捐赠。捐赠的母乳需要收集在专门的容器中,进行巴氏消毒,并在零下18℃的低温冰箱中储存,确保其安全和营养。这一过程可以在母乳库现场完成,也可以通过预约上门取奶的方式进行。
“很多家长非常乐意成为捐乳妈妈的,她觉得很荣幸。”梁翠萍谈道,如果是在本院内生产的产妇,用产检或入院检查时的验血证明即可,无需二次验血,很多爱心妈妈如果住在附近,利用产后康复或带孩子体检的时间,可以很便利地在医院完成采集母乳的工作。
不同母乳库要求不同,很多妈妈具备捐赠母乳条件,但错过捐赠时间或不了解要求而造成了母乳浪费。梁翠萍谈道,目前国内正在起草一份关于母乳库管理和应用的专家共识,预计数个月后即将发布。
成本高,缺口大
据美国非营利组织“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统计,全球已经在60多个国家建立了600多个人乳库,大多数分布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而仅在巴西就有250多个人乳库(亦称“母乳银行”)。
从1980年代开始,为改变新生儿死亡率较高的情况,巴西启动了母乳库项目,把宣传和培训母乳喂养与捐赠结合在一起,颁布相关法律,对捐赠、使用、管理等细节制定了严格的操作程序,是公认的全球母乳库领导者。
国内母乳库目前的运营模式是免费捐赠、免费使用的公益模式。设备采购、仪器消毒、耗材,包括运输、储存费用、人员培训等,要依靠慈善捐赠或医院自筹资金。
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母乳库为例,平均每天出库8000 毫升左右的捐赠母乳,可供约40个孩子使用。“1毫升母乳的成本大约是1.5元,相当于每天就要1万多的成本。”梁翠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曾经有医院同行来交流咨询建立母乳库,听到成本之后就打了退堂鼓。
有专家谈道,长期的资金缺口使得不少母乳库都陷入了艰难的运营困境,尽管有些母乳库得到了一些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企业的赞助,也难以完全填补资金缺口。
目前,母乳库来源主要为住院患儿母亲,或是产后康复中心或社会征集招募的志愿捐献者,来源不稳定、捐献乳量也不足。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韩树萍在《我国人乳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一文中谈道,目前我国人乳库的普及程度较低,仅有20%的产妇听说过人乳库,且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相关部门应重视母乳捐献的现状,加强母乳捐献知识的普及,增加母乳捐献量。
值得关注的是,不只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化疗后的患儿以及重症患儿等也需要捐赠母乳。而母乳库想要在国内提高声量与影响力,提升公众意识和捐赠意愿,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建设。
梁翠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也曾听到有其他医院的同行,想要借用一些捐赠母乳给早产小宝宝使用,但母乳库基本仅能满足院内需求,无法供院外使用。“我们希望未来母乳库也像血库一样,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母乳库,统一管理捐赠母乳的收集、消毒、储存、分发等工作,让最急需的宝宝都能用上捐赠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