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产荒”行情持续演绎,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债市走出了史诗级别的“债牛”行情。12月首个交易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滑至2%下方,创下2002年4月以来新低。
业界分析认为,临近年底,中小银行、保险公司、资管机构等配置长端利率债需求旺盛,往往会带动国债收益率下行。此外,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近日发布的两份文件,加上临近年底央行大手笔释放流动性,也都起到重要催化作用。
利率下行无疑加大了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考验,同时,“资产荒”也反映了投资者的复杂心态。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资产配置的矛盾可看出,投资者一方面希望在市场不确定性中寻找避险和稳定收益,另一方面试图在波动中寻找机会和保持投资组合的长期增长潜力。
哪些产品“可攻可守”?
在保险领域,有此能力的是分红险。分红险产品的收益分为保证利益和保单红利两部分。前者是分红险产品定价时为保单设计的利率(即预定利率),可视作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保底收益;后者即红利部分,取决于保险公司分红产品账户的经营情况。
这种特性让其在当前形势下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中信证券研报分析称,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同为浮动利益产品形态的有分红险和万能险。其中,分红险有更好的收益平滑机制,能大幅降低股票资产价格波动对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的影响,有巨大发展空间。
目前,分红险已“回归”。在利率中枢下行、产品预定利率一年内两次调降,以及投资端承压、利差损风险加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不少险企在2024年中报季时就切换产品策略,明确要“主打”分红险。
例如一家头部险企明确,未来将“主打”分红险,预计该类产品将占到销售额的50%以上。一方面,分红型业务发展将提升客户抵御利率风险及退保风险的能力,因为分红产品遵循的是公司和客户共担未来利率风险的机制;另一方面,公司也会结合市场利率和预定利率的调整,对分红险的分红水平进行调整,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成本账”。
另一家头部险企也称,明年预计分红险占比会在50%以上,对银保渠道也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全面聚焦5年期以上长缴类别分红险驱动。还有保险公司已启动对代理人的分红险培训。
在2025即将开启的业务冲刺阶段,目前虽然各家险企推出的产品仍以年金保险、终身寿险等为主,但产品普遍加入了分红模式,浮动利益型产品跻身主流。业界普遍认为,随着预定利率调降,分红险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大中小型公司的分红险产品差异化会进一步凸显,因为大公司投资水平和稳定性相对较高。“实现保底收益,不仅依赖风控,而且还依赖公司整体的投资管理体系,包括战略配置、战术配置、各类资产品种的选择等。在获取优质资产方面,头部险企尤其是有央企背景的险企也相对更有优势,有能力帮助消费者获取上升的收益空间。”一位保险公司投研部人士说道。
另外,分红险产品消耗资本金也较多,随着分红险产品规模增长,中小公司还面临增资压力,中小公司股东的增资能力也有待考量。
如前述提到,从2024年中报季开始,分红险就是许多险企重点布局的产品,进入2025年开门红冲击业绩阶段,分红险更是加速迭代推出。
日前,太平人寿推出一款全新的分红型终身寿险产品“太平国弘一号终身寿险(分红型)”(以下简称“国弘一号”),通过长期确定的保证利益及特有的分红优势,满足消费者对生命价值和资产管理等多层次、个性化的保障需求。
“在起伏动荡的经济周期中,能穿越周期,实现家庭资产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至关重要。”据太平人寿产品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弘一号”既能帮助客户提前锁定保证利益,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保单持有人还可参与太平人寿分红保险业务的盈余分配,分享公司专业经营成果,这是其显著优势。
为顺应市场变化,“国弘一号”还支持月交保险费,覆盖不同年龄段的投保人群,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该产品同时支持保单贷款、减额交清等多项功能或服务,进一步满足客户保险保障以及资金流动性的双重需求。
对保险公司而言,分红型产品的投资策略需更加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太平人寿对此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稳定的票息收入不足以达到客户预期的收益率水平,需持续强化权益类资产的管理,提升长期投资业绩。太平人寿已在此方面加码,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治理结构,以及相应的考核机制,以在资产和负债两端相互约束、有效联动。目前,太平人寿投资资产规模已超万亿量级。
此外,分红险、投连险等产品形态较为复杂,怎样让消费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和接受产品,也是分红险面临的新考题之一。太平人寿表示,首先由专业团队设计课程和辅助工具,从理念、知识和逻辑三方面剖析分红险,并强调合规讲解产品;其次通过种子讲师辐射到整个业务条线,代理人必须通过相关考试才能销售分红险;最后通过实际演练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提升队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