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上沟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解剖概念。多数学者[1]认为,脊柱两侧的肋椎胸膜沟定义为肺沟。生长于肺沟上级,临近胸廓入口处的肿瘤统称为上沟瘤(superior sulcus tumor)。
通常肺上沟瘤(superior pulmonary sulcus tumor)指生长于肺上沟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即Pancoast瘤,其诊断的必要条件是肺尖部肿瘤至少累及临近的第1肋及以上胸顶部血管、神经或胸壁组织。而非肺源性的上沟瘤常被称为胸顶部肿瘤(apical pulmonary tumor)或颈胸交界处肿瘤(cervicothoracic junction tumor),临床上常见各类神经源性肿瘤,软组织肉瘤、纤维瘤病、血管瘤等。
胸廓入口狭小的空间里穿行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局部解剖学特征上,由附着在第1、2肋的前、中、后斜角肌分别把胸廓入口分成3个间隔。前间隔内含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颈外及颈前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中间隔包含前斜角肌表面的膈神经、锁骨下动脉及分支、臂丛主干。后间隔含有胸长神经、肩甲后动脉、交感神经链、星状神经节、椎体和肋间神经。对上述3个间隔内组织辨认及解剖是肺上沟瘤或颈胸交界处肿瘤手术的关键点和难点。
当这些重要结构被肿瘤侵犯或压迫时会引起Pancoast综合征,症状包括肩臂部和上肢体部疼痛,手部尺侧肌肉无力和萎缩(肿瘤侵犯臂丛下干C8、T1神经根及T2神经根)和以眼脸下垂、瞳孔缩小、无汗症为表现的霍纳综合征(肿瘤侵犯交感神经链或星状神经节)。
本文将重点讨论Pancoast瘤,即肺上沟瘤的外科手术难点。肺上沟瘤本质属于外周型局部进展期肺癌,起源于肺尖,累及相邻壁层胸膜、第1肋(甚至第1、2、3肋及其相邻肋间组织)、椎体(通常为T1、T2)、锁骨下动静脉、交感神经链、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膈神经和斜角肌等重要结构。
尽管大多数肺上沟瘤患者在发现之初肿瘤直径不大,且少有胸外转移。但由于生长部位特殊,手术暴露困难,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一度被列入手术禁区。患者承受难以缓解的疼痛,面临凶险的预后。直至1953年有学者初步尝试手术切除。1961年Shaw团队对接受过30~45 Gy放疗的肺上沟瘤患者[2],使用高位后外切口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无法清晰暴露锁骨下血管,该后径路手术仅限于肿瘤位于胸部入口后部的患者。
1993年Dartevelle团队使用前径路技术为肺上沟瘤的外科治疗打开了新的局面[3]。经锁骨手术入路安全的显露锁骨下动、静脉及其后方的臂丛神经,避免了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臂丛的损伤,极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
随后,前径路技术被不断改进,特别是改良后保留锁胸关节经胸骨柄的Grunewald切口[4],可以兼顾高位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的解剖、切除、重建,以及低位肺门解剖和纵隔淋巴结清扫。同时,保留了上肢与躯干唯一骨性连接点的胸锁关节,目前该切口已成为前径路手术的最常选择。其他如Hemi-clamshell、Trapdoor切口等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改进。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切除范围进行选择。前径路技术极大扩展了肺上沟瘤手术适应证。随着多学科模式的介入,我们甚至可以和骨科医生同台合作,联合实施椎体切除和重建,只要肿瘤没有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的心肺功能允许,均可以接受处科治疗。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胸科医院即开始对前径路肺上沟瘤外科治疗进行研究和实践。孙德魁教授在总结该术式的由来、演变过程,结合我们对各类复杂手术的经验和体会,逐步领会前径路技术的关键和难点。以保留锁胸关节经胸骨柄"L型切口"为特征,形成上海市胸科医院对该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并逐步广泛应用到所有颈胸交界处肿瘤的外科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