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好书推荐· 城市脉络解读系列之一

学术   2024-09-10 11:43   湖北  






01

《新城市科学》

书评




作者:迈克尔巴蒂

推荐人:聂宇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是基础与前提,首先介绍了城市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和重要性;然后分析城市内部及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引力模型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以及势能理论如何解释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深入阐述网络科学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以及网络分析技术,探讨网络如何揭示城市系统的内在结构和运行规律。第二章是城市的科学,主要介绍了城市增长的动力机制、规模分布规律以及城市体系中的等级结构,介绍钟盘模型等理论工具在城市增长研究中的应用;探讨城市体系中的等级体系与网络结构的关系,分析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城市体系的稳定性和动态变化;介绍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复杂网络中的距离度量方法;介绍分形理论在城市形态研究中的应用;介绍城市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第三章是设计的科学,作者探讨了层级化设计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介绍马尔科夫链等随机过程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强调城市设计是集体行动的理念;从交换理论的角度审视城市发展过程;介绍委员会决策机制在城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新城市科学》一书由伦敦大学学院迈克尔·巴蒂撰写,是一部城市科学领域集大成之作,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城市的理解,更为未来城市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这本书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跨学科的广度,引领读者走进一个由网络、流和数据驱动的城市新世界。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核心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强调,城市不应被简单地视为空间中的场所,而应被理解为由网络和流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一观点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对城市的空间认知,将我们的视线从静态的物理空间转向动态的社会经济联系。网络,作为城市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纽带,构成了城市运行的基础设施;而流,则代表着区位之间联系的强度,反映了城市活动的动态性和活力。这一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城市的深层结构和运行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构建新城市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借鉴了复杂性科学、社会物理学、城市经济学、交通理论、区域科学以及城市地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他通过融合这些学科的精华,提出了一系列揭示城市运行深层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如,等级理论、空间句法、分形等)。这些理论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的现状,更为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书中对于城市增长、规模分布以及位序钟等问题的深入探讨,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揭示了城市规模分布的幂律特征,以及城市位序变化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城市增长机制的认识,更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对未来城市的设计与展望充满了前瞻性和创新性。他认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新的数据、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将为我们研究城市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他也指出了未来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面临的挑战,即如何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创造出更加宜居、可持续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在阅读《新城市科学》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城市研究的热情和执着。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城市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更为我们探索未来城市的无限可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02

《美国大城市的生

与死》书评




作者:简·雅各布斯

推荐人:丛嘉莹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第一部分:城市的特性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城市的基本特性和城市生活的核心元素。作者认为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它自然生长且具有内在的秩序,这种秩序与人类追求的简洁结构和秩序是不同的。她认为城市街道以及人行道是城市成功的基础。街道需要满足安全、交往和儿童社会化三个基本用途,需要通过规划和设计实现一个充满活力和具有人性关怀的城市环境。

第二部分:城市多样化的条件

第二部分主要聚焦于城市多样性的条件,这是维持城市活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她认为想要城市产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满足:①多功能的融合;②街道的短小;③建筑物的多样性。作者还强调街道在城市生活中的核心作用,认为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器官,不仅维护了城市的安全,也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和孩子们的成长。作者探讨了城市管理的具体策略,包括如何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区,以及如何通过诊断分析补充生发多样性的条件,如混合首要用途、短街段、高人口密度等。

第三部分:衰退和更新的势力

本部分主要聚焦于城市的衰退与更新。在这部分中深入探讨了城市衰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更新策略。她认为,城市的衰退并非不可避免,而是不当的规划和重建导致的。她批判了过去美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低收入住宅区的忽视,以及对城市中心区的过度商业化处理。在第三部分中,雅各布斯讨论了城市密度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她认为高密度并不等同于拥挤,而是可以激发城市的多样性。她指出,城市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城市设计的任务应该是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活机会。

第四部分:不同的策略

第四部分主要聚焦于城市管理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作者在这部分中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原则,她认为规划应该基于对城市运转机制的深入理解,而非仅仅基于表面现象的简单处理。她强调城市规划应该尊重城市的复杂性和自然发展,通过渐进式改良而非激进的社会改革方案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她提出城市规划应该关注社区层面,反对精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同时尊重市场力量和反对人为干预市场机制。她提倡倡导式规划,即规划过程中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确保规划方案能够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她认为多样性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规划应该旨在创造和维持这种多样性,而不是通过单一功能区的划分来削弱城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总的来说,第四部分是雅各布斯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策略的深入探讨,她的观点不仅对当时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简·雅各布斯不仅为城市规划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思想,更为我们理解城市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雅各布斯在书中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城市规划模式,特别是大规模的拆除和重建项目,她认为这种做法忽视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本质。她提倡的城市规划应基于对现有社区的细致观察和理解,强调街道的安全性、建筑的多样性和用途的混合性。

雅各布斯的理念对现代城市规划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处理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的问题上。她的观点促使规划者重新考虑城市空间的社会功能,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从个人在城市中的生活体验出发,思考雅各布斯的理念如何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呼应。例如,居住在大型住宅区的居民可能会体会到雅各布斯所强调的社区亲密性和街道生活的重要性。而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城市的居民在不同角度都能体会街道和社区的重要性。

“死与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布局的改变,规划的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都会最终导致城市的死亡与否。大城市在“衰败”之后是否仍有可能重获生机,人之于城市,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是本书想要回答的,也正是我们需要回答的。在房地产业蓬勃向上的时期,各地努力起高楼的时期,大量高楼破土而出、拔地而起。相配套的设施崭新却缺乏生气。近年来,大量楼盘搁置烂尾的时候,再去看看那些新城区,似乎更加荒凉了。白日尚好,毕竟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做包装。但是夜幕之下,楼影之中仅有一两户的窗户透出光亮,属实有些吓人。老城区也并非完美的。是否未来会出现更多的新型城中贫民窟?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独有的,城市化进程伴生的问题,不少国家都经历过。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答案。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更多是去抨击规划带来的背后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书并不认为规划有罪,作者所支持提倡的是交互式规划而非理论式规划。因此可以看到,书中所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从理论文献中找出来的,也不是被设计出来的问题,而是作者经历的、采访过的地区;而最终的解决方案也是依托于已经有的案例的改良或发展。正是因为这种过于亲民的观点和方法再加上作者非科班的身份,她对于大城市规划的指指点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遭到了不少的嘲讽、抨击。但是正如菜市场里人均经济学家、久病成医等一个道理,作为交互体验中心的人,人所获得的第一手经验往往更重要。因此,本书作者所提到的观点、解决方案或许表述不够严谨用词不够审慎,但是在对问题的解决上确实有帮助。

书中提到的诸如“街道太长”的分割效应、有如大楼露台和周边通道交互形成的明暗对比区,是城市僵化将活力集中于某一点的表现。而日益减少的街边铺面,高流动性带来的漠不关心,则是人与人之间距离拉大而导致的失活。现代城市不鼓吹熟人社会,但是每天路过街角的便利店还是会给人以熟悉感。因此,怎么样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找到活化城市的方式,就是“与生”之间转化的关键。

围绕着此前所找到的问题以及已经片段性提到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具体片区的规划案例还是行政机构设置促成城市规划的设想,这些内容均有一个特征。就是将城市组团化、区块化。实际上这在我们当下的城市生活中并不鲜见。甚至某些城市界限分明,归属不同区域的道路两侧,开灯时间都不相同。从这一点看,大城市的问题无法在大城市里解决,而需要将其部分化、条块化解决。那么大城市的意义何在?如果不能作为整体运转,片面回归到区域自治,城市的整体性该如何处理。更具体一些,区块边界处是否又会成为新的“三不管”地区。如此一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至少我们得回答规划能够解决的区域有多大,城市的合理边界何在。

尽管雅各布斯的理念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其适用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实现雅各布斯所倡导的低层、高密度的建筑模式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在城市化急速发展的中国,她所倡导的低层、高密度的建筑模式并不能直接照搬至中国的各个城市,在人数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建议在当今是否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商榷和验证。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构建城市的全新框架。在面对快速城市化的挑战时,雅各布斯的理念提醒我们,城市规划应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和城市空间的生命力。未来的城市规划需要在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创新地融入现代技术和社会需求,以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城市发展。所以说,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部跨越时间的经典,它不仅改变了城市规划的轨迹,更启发了我们对城市生活的深刻思考。



03

《城市的胜利》

书评




作者:Edward Glaeser

推荐人:黄国淳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Edward Glaeser在《城市的胜利》中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多学科的眼光回顾了城市的历史,复盘了城市的衰落,分析了当下城市的优势与前景,并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城市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建议。书中充满生动的案例和数据,揭示了城市作为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独特魅力。

那么,城市究竟胜利在哪儿?

【经济】尽管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不断进步,城市在资源接近性方面的优势有所减弱,但城市的真正优势在于其人口密度带来的思想交流和创新。高密度的人口使得信息和创意能够快速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即使在信息化时代,面对面的交流依然不可或缺。作者提到的杰文斯悖论表明,技术进步往往会增加而非减少资源的使用。同样,信息技术虽然便利了交流,但也增加了面对面沟通的需求,城市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依旧无可替代。

【社会公平】城市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贫困人口前来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这种人口流动有时会让人误以为城市变得更加贫困,但实际上,城市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越多,对贫困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这并不意味着城市的发展使人们更加贫困,恰恰相反,城市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成为他们改善生活的跳板。这正是城市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胜利。

【环境保护】随着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城市出现了郊区化的趋势。作者批评了美国家庭对独栋住宅和私家车的追求,指出这种生活方式实际上破坏了他们所向往的自然环境。郊区居民在交通和住房上消耗了更多的能源,而城市则通过高密度的公共设施和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有效减少了能耗和碳排放。因此,作者建议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应避免依赖汽车的交通模式,以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

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

城市,是奇迹诞生之所

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

这是Edward Glaeser在书中对城市的歌颂赞扬,他将经济与历史完美对接,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城市案例、清晰直观的数据打破人们对城市的偏见,为读者展现了城市存在的优势——城市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思想碰撞、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可以提高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

书中对城市的兴衰原因分析透彻,更对未来城市的发展献策建言,很有启发性。我觉得书中的一些建议对中国城市发展很有借鉴意义。首先,城市需要定位,制定政策需要“因地制宜”。书中提到取得成功的城市—日本、米兰和哈博罗内的自然条件、产业优势、经济能力都不同,因此它们的城市规划也有差异。其次,总体上大城市需要发展高密度的城市化,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碳排放;当然,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作者就建议底特律需要“瘦身”。我国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就提到“收缩型中小城市”概念,强调收缩型城市要转变增量规划的惯性思维,通过瘦身强体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这主要针对人口外流、产业单一且丧失活力的城市。最后,“城市是人的集合,而不是建筑的集合”。这个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不谋而合,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提高市民化质量,使全体居民公平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当然,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值得商榷。例如,高度是控制房价可承受性和维持高水平生活标准的最佳方式,鼓励在城市中多建房,建高楼。作者举例孟买平面化扩展导致通勤距离延长且房价昂贵,与新加坡建高楼而房价不高做对比来阐释这个观点。但个人觉得从需求关系上看,增加住房数量确实会控制房价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但美国税负高,地归私有,炒房价旺盛。中国地归公有,房价被炒得虚高,增加住房数量不一定会控制合理的房价。同时,作者是否有考虑未来出现人均住房面积饱和的现象呢?其次,一味增加住房面积,配套的市政、医疗和商业等基础设施没跟上进度,极有可能出现中国“鬼城”的现象。而且新加坡房价不高主要是因为新加坡提供了足够多的价格可承担的政府组屋等保障性住房来平抑房价。再比如,宁愿选择帮助穷人,而不是选择去帮助穷地方。这个观点也不适用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因为中国有安土重迁的观念,很多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限制而贫穷,且居住在这些地方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少数民族,让他们离开家园或者不帮助这些地方脱贫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行为。同时“生活在密集的城市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能源。”这点也让我陷入深思,作者是否考虑过高密度城市的热岛效应?紧凑城市会不会让人们更多使用能源呢?回到简·雅各布森的观点“城市为谁而建?”,人的生活如果没有适合的品质,一味强调节约能源是否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方式总是引发不同的观点和讨论。无论我们是否完全认同格莱泽的观点,这本书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城市的演变。那些曾经对城市持怀疑态度的人,或许会因此变得更加理解和包容;而那些热爱城市的人,则会发现更多支持他们热情的理由。尽管偏见难以彻底消除,《城市的胜利》至少让我们对城市的认识更加全面,减少了对城市的误解。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工程管理前沿》(英文刊)

Huiwen DONG (董惠文)

Jin XU (徐瑨)  

Tel:+86-27-87540191
E-mail:fem@hust.edu.cn
  Huijing HUANG(黄慧靖)
 Tel:+86-10-58556289

E-mail:huanghj@hep.com.cn  


投稿网站: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fem

官方网站:
http://journal.hep.com.cn/fem

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42524

https://www.engineering.org.cn/ch/journal/fem



工程管理前沿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EM)is a research journal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both print and online versions.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