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对应五窍,那眼睛这一窍,人人都知道对应肝,因为肝开窍于目。
但是眼睛,眼睛表面看只是一个局部器官,但是中医的思想核心是整体系统思维。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说:“诸脉者,皆属于目”。 所以五脏六腑对眼睛都有影响。
整个的眼窝是精气的表现,肾精表现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是由肝精来决定的,心的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表现为白睛(眼白部分);脾的精华表现为约束整个眼系。所以一个好医生,可以细致地通过眼睛的好坏,作为诊断五脏的依据之一。
既然说眼白属于肺,眼睛干涩,眼中有异物感,像进了小沙子,眼白偶尔有红血丝,现代医学叫干眼症,从中医的角度,季节脏腑养生的角度,若处于目前这个秋冬季节,可以考虑肺阴虚为主,肝阴虚为辅。
这时候可以用到的一个中成药——养阴清肺丸。
养阴清肺丸配伍:
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出自清代医学家郑梅涧的《重楼玉钥》。
地黄
最近我一直分享的是熟地,终于谈到生地了,相对熟地,生地,清热凉润,补肾阴,肺阴,肝阴,心阴。
麦冬
中药里最典型的,补肺润肺的宝贝了。随着这几年的养肺的认知和重视,麦冬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了。尤其是秋冬季节常用,味道也淡淡的甘甜,用来和甘草一起煮水喝,可以作为一款平和的养肺茶。
川贝母
比较高端的中药材,因为特别擅长止咳,大家一定听过川贝枇杷膏之类的产品名称,这个就是对付化痰、止咳+润肺了。记住止的干咳,所以是典型肺阴虚的重要配药。
玄参
虽然带了一个参字,但是确实清凉解毒,滋润养阴的宝贝,既可以润肺,还可以补肾阴。所以它去到体内以后有两条路线,一条往上走,入肺,一条往下走,入肾。也适合干燥的秋冬季节用起来。
为什么加用了二位玄参和生地,既补肾阴,又补肺阴呢,因为中医五行理论中,“金水相生”,肺是金,肾是谁,他们互为相生关心。所以母子要同补就更和谐了。
白芍
这个是个地地道道的补肝血的宝贝,大家还记得我分享的几个有名的补血方,都有它,因为此方,是养肺阴为主,肝阴为辅,所以白芍在这里,虽然不是主角,但是养肝阴也必不可少,同时肝肾同源,水生木,表现出五脏之间相互扶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用药之妙。
牡丹皮、薄荷
二味清热的宝贝,牡丹皮性寒清热还消炎,薄荷,疏肝理气,清风热,轻薄往上走,一般可以作为引子,带着牡丹皮上到头目消炎清热。所以他们一起同时,共同清肺清肝的虚热症状。经常我们会听到一个词,叫阴虚火旺,意思是阴虚后,火会上炎,表现出热象。所以滋阴的时候,要注意清热,这个搭配是不是有非常巧妙。
甘草
最后用来,调和诸药。
这里再次普及一下,此方适合肺阴虚为主的干眼症,肝阴虚为主的干眼症,又怎么区分呢?
首选我们可以看看时间季节,如果正好的秋冬季节,除了眼干,还有喉咙干,皮肤干,鼻子也干的话,那就非此方莫属了。
因为中医的妙处,就是病有千般,其理一也。所以当大家还在治鼻子,治嘴巴,忙得焦头烂额,经中医这么一点拨,豁然开朗,原来一切的根源都是肺阴虚,只要滋阴润肺就好了。
如果没有这些症状,眼干,还有视物模糊,眼痛都有,那就要从滋补肝阴为主肾阴为辅的方法入手了,比较常用的中成药有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都适合。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亚洁说名方】,原创文章,版权归【亚洁说名方】所有,侵权必究!本文仅供学习分享,治病遵医嘱,一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