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成药,彻底远离上热下寒,把脾胃里的寒和热一起清除掉。

文摘   生活   2024-07-10 20:01   广东  

关注后右上角···👆【设为星标】别错过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总结到:“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说的就是上热下寒,现代人很多人基本都出现过,明明一吃就上火,经常口腔溃疡,心口有团火似的,但是手脚却冰冰凉凉。


怎么治,先找原因,上下不通嘛,因为中焦堵住了,不管中焦遇寒还是热,总之中焦一堵,上热下寒,因为心主火,肾主水,心火下不来,肾水上不去,中医讲心肾不交,阴阳不归位。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说:“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和解是最高明的方法。医圣张仲景,则创立了“胃肠天下第一方”——半夏泻心汤。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名方,可以清除脾胃的寒和热,解决脾胃的各种杂病交错,导致中焦不通的问题,达成身体阴阳平衡。


半夏泻心汤:干姜9克、姜半夏12克、黄芩9克、黄连3克、人参(党参)9克、炙甘草9克、红枣4枚。


这里面有清热的黄芩黄连,有补气的党参甘草,有温阳祛痰湿的半夏干姜,清热排寒扶正,全部考虑到位。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高明之处,因为脾胃相对其他脏腑更辛苦,损耗更大,每天接受寒热交错的各种食材,进行运化,泌别清浊,所以脾胃的问题绝不可能是单一的寒或者热,都要考虑进去。


半夏泻心汤,最大优点就是在排邪的过程,要注意保护补充正气,把脾胃的寒热错杂,一升一降,一方面用人参(党参)、干姜、甘草把虚冷的脾气升上去、同时用半夏、黄连、黄芩等把胃热逆气降下去。


这样中焦一通,告别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的阴阳错乱失衡的状态,就彻底远离上热下寒的病态体了。所以黄帝内经也说过,五脏六腑的病,都要从中焦开治,只有中焦运化能力恢复,所有的病都有救了。


所以说十人有九个半都有胃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慢性(胃)病人群,最常见这种现象,多数都是寒热并见,虚实夹杂,很少有纯寒纯热的情况。往往既有口干口苦、咽部充血,胃脘烧灼,舌红,胃黏膜充血、糜烂、水肿等热象;又有胃脘怕凉、喜按、疼痛等寒象。所以半夏泻心汤就是首选,难怪,千年来都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脾胃方之首选。


有个好消息,这个千古名方了,目前有一个中成药叫:延参健胃胶囊,它就是泻心汤的配方,不用大家辛苦的熬药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毕竟黄连、黄芩那些,一熬成药,太难喝太苦了。


但是改良了一下,在原方去掉了红枣,加了延胡索,总体上和汤药的作用是一致的。为什么用延胡索(),因为胃是比较娇气,一有不适,就哇哇难受,而延胡索能行气活血,使气血通畅,胃痛就止住,人就舒服了。


以上是我们内养的选项。外调经穴的方法,最好也配合通中焦,带脉,三焦经,太白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冲阳穴都是补脾胃的大穴,可按可刮可灸,记住内养外调才是中医王道。记得看完收藏并且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支持中医进万家,学会自救,大家余生安好。
点击卡片一键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亚洁说名方】,原创文章,版权归【亚洁说名方】所有,侵权必究!一人一方,治病遵医嘱,本文仅供学习分享。

亚洁说名方
点我关注+星标,跟亚洁学中医名方,学会自救,余生安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