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六座中国城市入选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倡议

学术   其他   2024-06-05 17:31   韩国  

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国城市改善灾害风险减少、气候适应和城市韧性建设,自2019年起,宜可城市东亚秘书处和联合国减灾署东北亚办事处携手,在中国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创建韧性城市(Making Cities Resilient,简称‘MCR’)”倡议下的能力建设活动。从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创建韧性城市2030:提升中国地方政府灾害韧性“第二阶段项目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3年至今,成都市广元市丽水市上海长宁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五座城市通过本项目支持正式加入“创建韧性城市2030”倡议;加之由ARISE网络推荐加入的浙江省诸暨市,共计六座中国城市正式加入了创建韧性城市2030网络,总人口覆盖量超过2800万(依据2021年国家常住人口统计),展示了各自在韧性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和独特贡献。



成都市

图片来源:成都市


展现公园城市与智慧韧性的深度融合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典范,创新性地将应急避难设施融入绿意盎然的公园之中,兼顾日常休闲与紧急避难需求,确保城市安全与美观并存。成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跨部门协作的灾害风险数据整合,创建的综合应用系统不仅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共享,还精准描绘了风险图谱,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生态保育与修复领域,成都秉持“两山两网三环”理念,强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积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配套建设绿色低碳创新体系,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广元市

图片来源:广元市


山地城市韧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广元位于龙门山区、米仓山区和盆周山区交汇地带,区内山高坡陡谷深,是四川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市(州)之一。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挑战,广元通过建立跨区联防联控、“30123”预警叫应机制,努力做到“风险联防,预警联控,响应联动” ,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安全韧性。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广元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为全国山地河谷型海绵城市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此外,广元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模式,如水资源和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丽水市


图片来源:丽水市

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先行者

丽水市作为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的先驱,着力打造“天眼+地眼+人眼”相结合的灾害风险数字化预警预测网络;依托“大搬快聚、安居富民”工程,持续推进气候敏感区生态移民搬迁。丽水市还探索基于自然(Nbs)的适应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行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等为抓手提升生态系统和公共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与此同时,丽水还大力推进气候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培育气候旅游、气候适应型农业等气候经济产业;依托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推广农业险、巨灾保险等气象主题类金融产品。



上海市长宁区

图片来源:上海市长宁区政府网站


高密度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韧性社区的国际范例

上海市长宁区通过社区生境花园和韧性社区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也增强了社区面对灾害的韧性。长宁区正持续优化和完善高密度城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实现,也为国际国内其他城区提供经验借鉴,把长宁打造为绿色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



中新天津生态城

图片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官网


“生态+智慧”双轮驱动的未来城市模板

生态城在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优化方面持续创新,普及海绵城市和绿色建筑理念,以及智慧城市的探索,为居民提供了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过实施“双智”试点项目和推广“无废”理念,生态城走在了减碳和环境治理的前沿。扩大绿地面积,构建绿道网络与多样化公园,增强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展示了生态与宜居并重的城市发展模式。2020年生态城联合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智慧管理地图”,与城市大脑融合,高效调配资源,辅助决策,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与韧性。未来,生态城将持续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推进绿色升级,为韧性城市树立“生态城方案”。



诸暨市

图片来源:新华网


韧性城市规划与实践的领跑者

诸暨市通过制定前瞻性的规划文件,为韧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和智慧治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显著增强了城市的安全屏障。诸暨市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智能防灾体系及重大水利工程,有效提升了防洪排水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海绵城市与生态廊道增强了生态韧性。增强应急体系、智慧治理和民间救援力量,形成严密的安全防护网。诸暨市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图:2023年11月首届“中国韧性城市研讨会”上,MCR2030联合主席单位(联合国减灾署和宜可城)为中国城市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展望未来,“创建韧性城市2030”倡议下的新成员将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坚韧的发展决心,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更多创新策略与技术的应用,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城市韧性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六座城市将强化中国在全球韧性城市建设对话中的声音,也将照亮通往更加可持续、安全和繁荣的城市发展之路。


供稿 / 郑欢、朱安淇

编辑 / 周筱芊


ICLEI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是由全球 2,500+个地方和区域政府共同组成的合作网络,积极倡议制定可持续相关政策,并在地方层级推动迈向低碳、基于自然、公平、韧性和循环的发展行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