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市长论坛 | 利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学术   科学   2024-08-02 20:01   蒙古  



第六届东北亚市长论坛于2024年8月2日在蒙古乌兰巴托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东北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利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s)”,邀请了来自东北亚多个城市和地区参与,包括中国北京、成都、大连,俄罗斯圣彼得堡、乌兰乌德, 韩国首尔、釜山、保宁,日本都城市和蒙古乌兰巴托市。


两年一度的东北亚市长论坛于2014年由蒙古乌兰巴托市长办公室与亚洲基金会合作开始举办,并持续举办至今。来自蒙古、俄罗斯、中国、韩国、朝鲜和日本的40多个城市的代表参加了以往举办的五次论坛和一次专题会议,并进行了讨论和经验交流。


作为其重要合作伙伴,宜可城从第一届活动开始便深度参与,支持宜可城会员城市乌兰巴托举办此论坛,并与与会城市和国际机构进行深入交流。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主任兼中国首席代表朱澍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在第一环节做了主旨发言, 介绍了宜可城在城市交通等关键领域的优先事项、倡议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他指出,我们需要采取地方行动,加强国际合作。城市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会对城市的基本服务、基础设施、人类生计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能源相关排放总量的 70% 以上,其中大部分来自城市交通、建筑和工业活动。为了实现《巴黎协定》中的全球气候目标,城市的大规模减碳和气候适应措施对于帮助应对挑战和找到解决方案至关重要。通过利用城市的优势,鼓励创新,实施适合每个地方的解决方案,地方倡议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重大贡献。宜可城是由 2500 多个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组成的全球最大网络,一直积极支持其成员应对共同的气候和环境危机,建设低碳、韧性城市,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目标。


朱澍,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主任兼中国首席代表,在大会上做主旨演讲


在同一环节,乌兰巴托市市长Nyambaatar Khishgee也对乌兰巴托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公私合作项目作了介绍。他说东北亚城市虽然城市化的程度不同,但都面临一些共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乌兰巴托是世界上最冷的城市之一,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改善空气质量,通过可持续发展政策、完善司法环境、加强公私合作来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


乌兰巴托市长Nyambaatar Khishgee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红表示,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北京也同样面临环境、人口、交通等城市发展的共通问题。在公私合作方面,需要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红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涛分享了成都利用政府和企业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成都市致力于打造公园城市品牌,借助推动天府文化走出去,优秀文化请进来等策略,进行城市品牌宣传。借助打造大熊猫I P,举办国际赛事活动等方式,多渠道开展营销推广。并且跟不同国家多个城市开展交流活动,共同建造公园城市,为市民提供宜居舒适的环境,维护城市生态。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涛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与成都外办副主任黄涛(左)和大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驻会副会长胡冰侠(中)


首尔市议会副主席Lee Jongwhan分享了首尔市在公私合作方面的经验,他说首尔市同样面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为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尔市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推出了气候通行交通卡,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或自行车等方式出行,降低城市交通压力。


论坛期间,朱澍主任还接受了乌兰巴托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他在采访时说:“与十二年前我首次拜访乌兰巴托市时相比,乌兰巴托市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面临很多东亚城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政策规划角度着手,并加强与其他城市沟通学习。宜可城非常愿意帮助东亚地区城市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共同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此外,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代表团分别与乌兰巴托市长Nyambaatar Khishgee和副市长 Khosbayar Luulai进行了会见。双方同意在垃圾处理、可持续交通、韧性城市等领域深化合作,进一步支持乌兰巴托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与乌兰巴托市长Nyambaatar Khishgee


宜可城东亚秘书处与乌兰巴托副市长Khosbayar Luulai


撰稿:周筱芊

审校:刘歌

ICLEI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是由全球 2,500+个地方和区域政府共同组成的合作网络,积极倡议制定可持续相关政策,并在地方层级推动迈向低碳、基于自然、公平、韧性和循环的发展行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