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发布:建设韧性城市,不在一朝一夕

学术   其他   2024-09-13 18:44   韩国  

《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的撰写,是一个见证韧性城市理念不断被探索和铺开的过程。2020年“双碳”目标[1]和“建设韧性城市”目标[2]的提出,2022年《“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3]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4]的发布,不断深化的气候行动、减少灾害风险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无不从多个层面提升着城市韧性,推动更广维度和时间尺度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长期的城市试点工作也在“韧性城市”这一整合思路里开花结果。从2010年以来的国际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等试点和“山水工程”工作的开展来看,将城市已有的发展经验和韧性理念相结合并非难事。


那么,究竟什么是韧性城市?


在宜可城三十余年和全球城市的工作中,我们常说“城市是风险的热点”。高速的城镇化和人口增长、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环境退化等问题,无不在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这一大趋势下,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挑战。建设韧性城市的初衷是在全面、系统地理解挑战的复杂性基础上,提升城市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增强其适应性,构建安全、可持续、有韧性的城市。


风险之外,“城市也是解决方案诞生的集合地”



五个维度的韧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通过生态修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探索不同尺度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和基于生态系统的减少灾害风险(Eco-DRR)工作,以构建城市生态韧性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特别是能源供给、交通与通讯等的“冗余性”,能提供多样化、终端导向的设施。基础设施韧性提升重点应关注基础设施在遭受自然冲击期间和之后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的能力。通过加强重要环节如电力、水、环境卫生、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从而增强系统韧性;

作为社会发展的命脉,循环经济、蓝色绿色经济等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也能逐步增强地方层面的经济韧性。具有韧性的经济系统不仅可以抵御外来冲击对区域经济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及时调整经济运行模式,消除外部冲击带来的干扰,及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转向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构建制度韧性则强调风险治理体系与机制创新。韧性城市建设涉及风险预警、综合减少灾害风险、韧性融资、跨部门和多层次治理等方面,科学合理的机制设计和制度环境有利于提升城市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全面提升社会韧性应关注适应性社会保障、调动公众参和社区自治。韧性城市必须确保包括边缘化和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居民平等获得基本服务 (World Bank, 2018)[5]。适应性社会保障体系(adaptive social protection,ASP),是通过政府提供的正式的机制设计,如保证金、灵活的金融工具、再保险和国际援助等,弥补贫困群体在储蓄、借贷和保险等方面薄弱和欠缺的适应能力,在遭遇气候灾害侵袭时发挥社会安全网的兜底作用(IPCC,2022)[6]。社会保障通过确保弱势群体免受一系列冲击造成的福祉下降的影响,增强弱势群体的韧性。


2023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创建韧性城市2030”能力建设培训


2019-2023年间,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和联合国减灾署及其他关键全球合作伙伴一起,与八个中国城市开展了“让城市更具韧性2030”倡议[7](自2021年起为“创建韧性城市2030”项目)框架下的城市灾害韧性系列培训。培训针对项目城市减少灾害风险工作,围绕气候变化、气候减缓和适应、气候投融资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核心议题,为项目城市提供了全面立体的“韧性城市”概念解读和全球典型案例分享学习。并基于“灾害韧性计分卡”工具[8],和项目城市一同对城市韧性相关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回顾,提出相关行动建议。截至2023年,共六个中国城市正式加入“创建韧性城市2030”倡议


《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炼了第一阶段培训项目(2019-2021年)的成果和发现,结合国内外最新政策和行动进展,提出了面向中国城市以建设“气候韧性城市”为着手点的系统化方法、步骤和思路。《报告》立足中国城市发展需求,总结了北京市防汛应急快速响应体系、提升灾害韧性的城市规划和试点建设;成都市以人为本的社会韧性建设、“公园城市”理念与实践;宁波市水系统韧性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整合行动;上海市长宁区在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数字化智能社区治理、生态社区规划和“社区生境花园”实践等具体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经验案例。







《报告》包括了先行中英文文本《报告:决策者摘要》和中英文两本《报告》。《报告:决策者摘要》从“为什么-如何理解-如何规划-打造中国韧性城市”四个层面循序渐进,提纲挈领地介绍了韧性城市的理念、方法、和政策结合点,以典型国内外城市案例为依托,阐述如何在规划和务实行动中探索因地制宜的韧性路径。主体全文《报告》则更为深入剖析了在推动《仙台减灾框架》落实过程中,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和联合国减灾署与国内四个城市开展的“创建韧性城市2030”研讨活动中发掘的各具特色的中国地方实践案例和经验。《报告》是“创建韧性城市2030”全球项目下首本结合了政策与实践的中国城市报告。


本文内容汇编自《中国韧性城市报告》和《中国韧性城市报告:决策者摘要》。

整理撰稿:歹谷羽

审核编辑:周筱芊



  1. http://cn.chinadiplomacy.org.cn/2022-10/11/content_78460529.shtml 

  2.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 https://www.mem.gov.cn/gk/zfxxgkpt/fdzdgknr/202207/t20220721_418698.shtml 

  4.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206/t20220613_985261.html

  5.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29115

  6. IPCC. (2022).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7. https://mcr2030.undrr.org

  8. https://mcr2030.undrr.org/disaster-resilience-scorecard-cities



ICLEI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是由全球 2,500+个地方和区域政府共同组成的合作网络,积极倡议制定可持续相关政策,并在地方层级推动迈向低碳、基于自然、公平、韧性和循环的发展行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