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改革纵深行·走进山东】人才引领“四链”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事   2024-12-26 10:20   北京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大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开创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精神,立足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的实际,秉持人才“第一资源”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创新实施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着力破除制约人才教育科技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人才改革纵深行》,让我们在山东省擘画蓝图的引领下,走近济南、青岛、潍坊三座城市,从不同角度感受齐鲁大地推动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落地生根的创新举措与坚实步伐。

——编者

山东:人才引领“四链”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鲁才轩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山东牢记嘱托,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齐鲁大地日新月异,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壮美画卷正努力绘就。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山东将“四链”融合作为一条重要探索路径,不断健全推进机制,搭建融合平台,强化人才支撑,聚焦应用导向,加速人才、知识、技术、产业等要素的集聚与互动。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融通了人才、教育、创新、产业的“链”,也就找准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脉”。山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四链”各类要素资源,向着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未来全速进发。截至2024年上半年,省级以上领军人才达到8600余人,支撑带动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2%。

图为壮美的山东港口风貌

创新推进机制,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机制不活,竞争力就难以提升。为形成“四链”融合协同发展合力,山东建立完善“四链”融合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先后制定《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工作机制(试行)》《关于深入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链”融合“1241”工作体系。

为了更好地探索“四链”融合的有效路径,山东将目光投向海洋、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5大领域,建立起由行业领域分管省领导挂帅、主管部门牵头、教育科技人社等要素保障部门支撑的顶格推进机制,确保每一步行动都精准有力。

针对“四链”间主体协同效应不足的问题,山东从省级议事协调机构层面发力,建立了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省委科技委员会协同工作机制,通过每季度召开会商会议,实现了从理念碰撞、规划设计、目标制定再到任务推进的全链条“协同作战”。

立足于推动“四链”融合有效向各市延伸,山东进一步指导16市因地制宜推进“四链”融合工作。在经过了2022年的积极探索阶段和2023年的深入行动阶段后,“四链”融合目前已经进入稳步发展提升阶段,各市纷纷响应,亮出“绝活”,打造出了一系列“四链”融合典型案例,构建起了要素集聚、链条完备、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高效紧密运行体系。

建强新型载体,夯实融合发展支撑


推进“四链”深度融合,平台载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去年12月,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形成校企科研一体联动,山东农业大学联合43家现代农业领域省外海外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了山东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共同体。据山东农业大学人才办主任杨超介绍,共同体通过引入省外海外资源,激活了融合发展的新引擎。仅仅一年时间,众多院士专家纷纷扎根山东,联合开展科研交流,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共同体之外,山东省委人才办还积极统筹多部门资源,打造了现代海洋、医养健康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犹如桥梁,把高校的人才资源、院所的科技资源、企业的市场资源,最大程度集聚起来,引领了一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风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促进“四链”深度融合的生力军。山东把提升企业人才集聚能力和人才竞争力作为推进“四链”融合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

作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装备集团,近年来,潍柴集团坚守“买设备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人才”理念,加快推动从设备创造价值向人才创造价值转型,吸引集聚了一批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在人才的带动下,潍柴集团研发的柴油机本体热效率突破53%,连续四次刷新世界纪录。

如今,山东已遴选培育3批共45家“人才引领型企业”,这些企业不但人才意识强、人才制度完备、人才集聚度高,更在创新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它们作为行业标杆,有效带动其他企业在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上的全面提升。数据显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3.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达到了4.5万家,为山东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除了深耕高校与企业两大阵地,山东还力促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等重点平台的创新融合发展。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前沿领域,目前正遴选30家人才效能提升重点平台,计划利用3年时间进行集中支持,促进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效对接,以此有力推动“四链”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强化人才引育,激发融合发展动力


“四链”中,人才是串联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要素。山东实施人才引育创新行动计划,不断激活融合发展“源头活水”。

今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人才引领发展成果展”现场,一款拥有“一指触停”绝招的机器人引发关注。这款机器人采用了全球首创的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关节力控技术,已出口至40多个国家。而它正是由山东首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引进的人才庹华和团队一起研发的。据悉,六年前,庹华在大赛获奖后,入选了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获得了省里系列政策和资金扶持。由他在山东创立的“珞石机器人”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5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山东省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引才活动之一,“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已持续举办6届,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落地山东。今年,大赛更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拓展面向全国及海外地区设置8个分赛区,使这一赛事成为山东吸引创业人才资源、补强产业链条的“金钥匙”。

近年来,山东还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求,优化提升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创新实施引才专项、团队专项,深化实施配额制,引导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平台集聚。今年以来引育省级产业领军人才371名,省重点发展的11条标志性产业链人才占比达84%。

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山东持续推进产科教协同育人。目前已立项建设9家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并开展省级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的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此外,还布局建设了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等8个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旨在培养更多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突出应用牵引,释放融合发展效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布局人才链、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关键是要落脚到支撑产业发展上来。

长期以来,高校成果企业看不懂、企业需求高校摸不准,两者的对接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上,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障碍。今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姚庆强教授团队研发的“取代的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专利技术,经山东科技大市场推介后顺利找到了“买方”,使这一成果得以转化应用。

“科技大市场是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资源汇聚平台。自今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已汇聚751 家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征集梳理高技术成果8.6万余项,挂牌成交技术成果9.1亿元。”山东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处长张延诚介绍道。

当前,山东正立足省情需要,把工业经济摆在“头号工程”的位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揭榜挂帅”行动,省委人才办出台《实施“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指引》,以人才引育为牵引,推动需求、供给、服务“三端”协同发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具体推进行动实施,近3年累计发布揭榜项目611项、榜单金额近30亿元,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207人。“揭榜挂帅”的实施,精准地帮助企业梳理面临的技术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引入专业的人才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实现人才引进与攻克技术难题的双赢局面。

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10月28日,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圆满落幕。会上,教育、科技、工信、人社部门分别从不同维度对山东推进“四链”融合的政策措施与发展环境等进行了深入推介,推动山东“四链”融合再深化再提升。从人才起笔、到创新聚力,从教育发展、到产业跃升,如今的齐鲁大地正在“四链”融合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不断书写着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4年第12期

编辑:肖潇 牛睿彬
投稿邮箱:zgrc18@163.com
温馨提示:点击“大国人才”公众号首页左下角“杂志官网”,可跳转至中国人才杂志网站(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中国人才杂志频道),查看杂志内容、征文活动、订阅办法、杂志动态。

大国人才
“大国人才”由中国人事报刊社主办,是传播中央精神的重要阵地、交流工作经验的有效渠道、展现人才风采的生动窗口、创新创业的便捷平台。“大国人才”由中国人才杂志社编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