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展示甘肃及西北地区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璀璨窗口,甘肃省博物馆影响力显著提升,这背后离不开高素质文博人才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在培养高素质文博人才上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甘肃省博物馆展厅一角
构筑“学术为魂”坚实基石
甘肃省博物馆秉持“学术立馆、学术兴馆”的发展理念,通过深化学术研究、强化交流互鉴,激发员工学术热情与创新活力。
——组织学术会议,挖掘馆藏文物价值
依托丰富的丝路文物与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遗存,成功举办多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丝路·黄河:考古与图像国际学术研讨会”“史前文化与黄河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搭建起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挖掘馆藏文物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提升甘肃省博物馆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
——举办学术讲座,增强人才创新能力
每年邀请多位客座教授,举办不少于10场的学术讲座,为内部员工提供学术前沿动态,激发创新活力。配合引进临时展览和筹办原创精品展览举办讲座,丰富观众体验,提升公众对文物价值的认知和馆内专技人员的策展水平。近五年围绕各类精品展览开展学术讲座60余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术成果交流
每年围绕特定主题筹办学术活动周,为各类人员提供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平台,集中展示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培训心得等,有效激发员工学术热情,促进跨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推动博物馆整体学术水平跃升。
拓宽人才培养多元路径
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和兴旺的基本保障和强大支撑,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甘肃省博物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双管齐下,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博人才队伍。
——坚持引育双轮驱动
甘肃省博物馆通过公开招录、定向引进、柔性引进等方式,吸纳高层次人才,并为在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平台,鼓励其深造及参与国内外交流学习,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聚焦事业发展,积极“引培”优秀人才。甘肃省博物馆通过定向引进和柔性引进方式,广泛吸纳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出台甘肃省博物馆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办法,为馆内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撑、经费支持及人才公寓,享受同等级别工资待遇,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近五年,选调和引进急需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2人,目前已有国务院特贴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陇原人才4人,为甘肃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学术动力和智力支撑。
立足岗位实情,公开选拔青年才俊。通过省直文博事业单位招录形式,选拔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青年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为甘肃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五年,通过公开招录引进高学历青年人才23人,专业涉及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等多个专业学科。
深化继续教育,鼓励提升学历层次。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加大对现有人员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出台甘肃省博物馆在职人员接受学历学位教育费用报销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读书期间保留其工作岗位、薪资待遇,职称职务正常晋升,帮助指导工作人员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不断适应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近五年,培养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10人,专业分布在文物科技保护、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多个专业。
通过多措并举,加快人才“强联”培养。加强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省市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选派业务骨干赴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国内知名文博单位学习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坚持以博物馆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角度制定培养计划,构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馆校结合、联合培养”模式,委托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物馆事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目前已有11人完成学业;选派4名年轻干部到上级单位进行顶岗学习,培养锻炼复合型人才。
坚持引育并重,强化交流培训学习。工作实践中,坚持“引进培养并重”的用人理念,加强对博物馆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持续充电,切实提高博物馆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一方面依托馆内业务部门,举办特色培训班,如历史部筹办彩陶培训班、陈列展览部筹办策展培训班、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筹办金石传拓研习班等,对馆内外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支持员工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项目、学术会议、考察学习和展览活动,深化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技术方法,拓宽员工学术视野和工作思路,为博物馆的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甘肃省博物馆相继实施“老带新”师承制度,创办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讲解员职称评聘机制,培养了大批技艺精湛、作风优良的技能型人才。
发挥专家特长,探索实施师承制度。大胆起用中青年业务骨干为导师和项目带头人,采用“传帮带”形式进行实践锻炼和培养人才。一方面返聘业务能力强的高职人员和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参与科研课题,发挥其专业特长,指导馆内年轻人才提升学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索实施“老带新”师承制度,确定馆内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鉴定等方面专家为导师,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向学历层次高、钻研精神强的年轻队伍传授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实现知识的传承与技能的提升。
坚持以点带面,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以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技能传承等工作。积极筹划并创立文物保护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修复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甘肃省博物馆已成立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积极申报传统文物修复和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依托政策导向,探索编外人员职称评聘。作为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纽带,讲解员的专业素养深刻影响博物馆的教育质量和社会传播力。甘肃省博物馆创新推进讲解岗位职称评聘机制。目前,已成功将一级讲解员纳入馆内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体系,通过明确比例分配、细化评审流程、严格考核标准,为杰出的一级讲解员授予相应职称,此举不仅提升讲解员的薪酬水平和专业技能,还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编外讲解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
提高展陈水平,创新开展“策展人制度”。2023年7月开始,甘肃省博物馆打破原有策展模式,创新实施“策展人制度”,将策展人的职责和行政职权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采取系列举措专注于策展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构建起藏品保护、学术研究与展览呈现三者间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目前,已成功策划并举办“让文物活起来”“国宝省亲”等系列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品牌展览,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为博物馆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激励
科研是博物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甘肃省博物馆历来重视科研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科研成果激励机制,搭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特色研究基地等高端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利用现有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一是成立学术委员会,对博物馆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提高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创办《陇右文博》学术期刊,为工作人员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发表平台;三是依托馆藏资源建立彩陶文物、金属文物、丝织品文物等特色科研基地,为科研人员提供先进实验设备、研究条件和经费支撑;四是创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住房和研究经费,做好后勤保障,着力推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为全面提升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水平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聚焦行业特点,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博物馆的展览策划、教育活动、文物保护等工作中,基于实践发明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先后推出“我在甘博修文物”等系列特色社会教育体验活动和“大道攸归:五凉文化展”“范振绪书画展”等精品原创展览,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展览展示水平。同时加强对基层博物馆的支持力度,在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协助其编制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交流分享针对不同材质文物的修复工艺与技术差异,以此提升基层博物馆文物修复人员的专业能力,推动文物科技保护成果的广泛传播与实践应用。
坚持分类施策,健全科研激励机制。甘肃省博物馆通过制定系列科研奖励激励办法,如科研课题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绩效奖励办法、科研成果分类与认定办法等,对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展览策划等方面予以规范,并对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员工的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十年已累计申报实施省级以上课题46项,个人出版专著、馆藏文物图录、论文集等5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50余篇。尤其在史前彩陶、丝绸之路相关文物、佛教艺术、西夏学、简牍学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获得国家出版奖2项,甘肃省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通过科研项目带动,有效提升科研实力和服务水平,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