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是贯穿河南乃至北方人冬日的常驻蔬菜,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蓝家夏夏 | 撰文
01/
萝卜,冬之美物
秋分时节之后,农家的小菜园一派生机盎然景象,自然少不了一畦畦绿波荡漾的萝卜苗。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收回来”,到了霜降,要拔萝卜了,这时的萝卜裹着一层水汽,晶莹剔透,去掉肥绿的萝卜缨,水洗干净,咬一口嘎嘣脆,鲜甜甜、脆生生的,那滋味赛甜梨。
随着气温宣告零下,萝卜们开始亮相于生活的各个角落,楼下的超市、小区门口,甚至是每家每户河南人的餐桌。
萝卜在北方人心中地位很高,有谚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在北方很多地方,特别是河南,萝卜被冠以“小人参”的称号。
前段时间,我妈打来电话说,“我准备做点萝卜干,做好给你寄啊!”我忙应和好,心里美滋滋的。
冬日的味蕾最想的还是那口萝卜干,辛辣又清爽,吃起来咯吱咯吱的。
在河南的冬天,萝卜是蔬菜界的常驻嘉宾,不过,不同于白菜的主场,萝卜甘愿当绿叶,而且吃法很多。
可凉拌,把萝卜切成细丝儿,撒上一把碎盐,再浇上陈年老醋,早起喝粥,清甜爽口。
可大火炒,切成小条儿,不需要多少油,拌点儿盐和酱油,五六分钟就可以出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讲究点儿的,还可油炸萝卜丸子。发半盆面,把萝卜切碎放进去搅匀乎,用筷子弄成一个个小坨,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酥软香甜。
白菜大肉炖粉条儿是比较奢侈的吃法。白菜要用菜帮儿,耐煮还有嚼头儿,大肉自然要肥肉,越肥越香。
猪肉萝卜馅饺子,是无数人的冬日最爱。
冬日最养生的菜肴——羊肉炖萝卜,肉吃的差不多时,捡出底部晶莹透的萝卜,吸收了肉香的萝卜,汁多,一口唇齿留香。
汪曾祺有这样一句话,“萝卜所惠于中国人者亦大矣”,可不就是这样嘛。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说起来,萝卜真的是又入世、又善良的蔬菜啊,实乃冬之美物。
02/
萝卜才不是凡俗之物
就是这样简单的萝卜,滋养着河南人,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
也是如此,大众、平民的萝卜,多给人凡俗之感。
说实在的,萝卜算是雅俗共赏的蔬菜。
萝卜的种植历史悠久,诗经里的“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其中的菲就是萝卜。其清素爽淡的口味,脆甜舒惬之感,历来受到古代文人雅士们的倾爱。
南宋诗人方岳爱萝卜绿如波、白如玉的颜色,他吟道:“莱服根松缕冰玉,蒌蒿苗肥点寒绿”;南宋杨万里痴迷萝卜的清雅清爽、清香滋味,“雪白芦菔非芦菔,吃来自是辣底玉。花叶蔓菁非蔓菁,吃来自是甜底冰”。
牡丹燕菜,一道与女皇武则天有渊源的萝卜菜肴,也是萝卜在大雅之堂的绽放。
有这么一个传说:武周年间,女皇武则天为视察龙门卢舍那大佛,适逢城东关下园村长出一棵特大白萝卜,百姓视为“祥瑞”而敬献进宫。
御厨们反复琢磨,将萝卜配以山珍海味烹制成汤菜。女皇品尝之后,赞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观其形态酷似燕窝丝,当即赐名为“假燕菜”。
如今的牡丹燕菜作为洛阳水席的头菜,接待过众多国家领导,当年周总理见此菜后说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生花了”。
河南最南端的信阳,固始,萝卜明清时期即为贡品,圆柱形,青头占2/3以上,入口脆嫩,生食脆而无渣。
如今固始更是被誉为“中国萝卜之乡”。
少数民族彝族人认为霜降日是萝卜的生日,彝家人在这一天会为萝卜“祝寿”,选寿星、贴对联,载歌载舞,献歌或献对联以表祝贺。
最善饮食的广东也有一种传统糕点——萝卜糕,主要原料就是萝卜。
博物馆算是大雅之堂吧,在河南博物院还有一颗象牙萝卜,整体造型看起来和新鲜蔬菜不分两样。
萝卜主体呈粉红色,红茎绿叶,萝卜缨翠绿又水灵,两根主根自然弯曲,细如毛发的九条须根清晰可见,须上没有洗干净的泥土,仿佛还带着一股田园的清香。
还有各种尊和瓶以萝卜为原型的文物。
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这样看来,萝卜不仅不俗,还很雅。
03/
一根萝卜的文化输出
跨过东海,另一边的日本人爱吃酱菜,最常见的食材就是萝卜。
日本对萝卜的爱,要回溯到历史,有资料可考察,日本是从奈良时期开始种植萝卜,也就是我国的盛唐时期。
大化改新的过程中,随着遣唐使一起回到日本的除了唐朝的文化,还有饮食习惯,其中就有萝卜。
萝卜在日本的地位不输于在我国,日本料理中几样重要的菜肴,都离不开萝卜。
生鱼片,需要白萝卜丝;烤鱼,需要白萝卜茸;炖肉、炖鱼也要放白萝卜;日剧里很火的一夜渍也爱用萝卜;知名动漫千与千寻里也有萝卜神的形象。
白萝卜在日语里叫“大根”,寓意白萝卜是日本人饮食的重要之根。日本的“熬点”,即现在国内非常流行的“关东煮”,离不开厚厚的白萝卜块。
在商场里则销售“大根”玩偶、抱枕等,外形还是非常有趣的,经常作为礼物送给女生;在超市,白萝卜一年四季被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都是带着翠绿且长的叶子整根卖;甚至,日本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备有白萝卜。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注重祭祀仪礼的国家。
和中国彝族的萝卜节类似,在日本也有一个和萝卜有关的颇具“神圣”、“神秘”色彩的神灵祭祀活动,即“神馔”。
萝卜,从绳文时代开始就被广泛使用,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神馔之一。
唐诗,在日本叫汉诗,日本人最喜写诗通俗易懂的白居易,热衷于写俳句。
日本著名诗人松尾芭蕉将汉诗的俳句推向了顶端,他有一句诗:菊后无他物,唯有大萝卜,树下鱼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有菊、有菜、有萝卜、有樱花,毫不违和,绝了。可能在他眼里萝卜是凡俗之物,我不这么认为,毕竟萝卜背后的承载着中日文化的交流。
尔雅里记载,萝卜也叫莱菔,即“来福”,寓意着吉祥如意,那就借来福之福,愿中华文化福泽绵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 THE END
豫记小秘书:salome1203(微信号)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商务合作:166966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