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过年,没法不蒸馍 | 豫记

文摘   文化   2025-01-26 18:03   河南  

手工馍的高光时刻就是在过年。


蒸馍,是河南人过年的一件大事,蒸枣山、枣花、花糕、花馍,二十八要把一家人吃到正月十五的馍都蒸齐。


在外漂泊的日子里,老家的馍是最让人惦记的一种食物,因为这是家的味道。


小米 | 撰文




01/

啥能比年馍更重要?

 

二十八,把面发。

 

在河南人的日常里,没什么比馍更重要的主食。

 

尤其是到了年下,年馍更是年货中的重中之重。

 

我有个安阳的朋友,她的妈妈每年过年必须自己亲自蒸馍,有一年,她体谅妈妈辛苦,给家里买齐了过年的花馍,但是妈妈还是后面再蒸二道。


 

我家也是,在以前,磨年面是大事,我妈认为,自己磨的面,自己做的老酵子,蒸出来的馍才是最好的。

 

以前,我没离开家的时候,看到妈妈对蒸年馍的重视,我是感受不到的,甚至,自己也不怎么吃。

 

后来,离开了家,吃外面那种胖大、又白得厉害的馍,才知道自己家蒸的馍有多好吃。

 

热腾腾的馍,又暄又甜,就着自家做的酱豆,那味道别提多好吃了,即便不配任何菜,仅仅是刚出锅的透着小麦面天然清香的馍,大人小孩都能一气儿吃上几个。

 

如果蒸馍的火烧的比较大,摆在锅边的馍,会被铁锅烙的金黄,掰一块吃,焦香又有嚼劲。

 

我也是豫东人,在这一天,妈妈做出的花馍包括枣山、枣花、还有各种吉祥的动物,比如刺猬、兔子,当然,像我们的读者照照一样,最重要的是大馍。

 



02/
蒸年馍讲究多,
千万不能说赖话


妈妈每年都要准备一个大的草编馍仓,大概有人的半身那么高,大馍都在里面存放着。

 

这些大馍,在年三十之前是不能吃的,年三十上过供之后,家里人才能享用。

 

不过,妈妈在蒸大馍的时候,同时也会蒸平常大小的馍。

 

蒸年馍图个吉利,蒸馍的时候也很邪性,但凡在蒸的时候,在边上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比如,“蒸完了没?”“暄不暄?”

 

那这笼馍,多半会出状况,不是瘪就是青。

 

所以,要说好话,比如,“蒸齐了”,或者干脆不说话。

 

据豫西三门峡的朋友说,在灵宝,年味三样中的重头戏是蒸:蒸馍,蒸菜包,蒸枣糕。

 

接着土炕的大铁锅,连续两天不停歇,一锅一锅地蒸。

 

他们讲究更重,蒸馍和炸油食一样,期间忌讳外人进来。否则,会蒸出一锅死面馍,发硬,发青,扑塌一团。


 

有时是其中的某一辈馍,有时是一辈馍其中的一个或数个,死面馍格外显眼。

 

豫西黄土塬上的忌讳很多,这也是一种神秘文化,冥冥之中乞求神灵的保佑吧。

 

蒸罢麦面馍,就要蒸菜包了。萝卜粉条菜包,萝卜豆腐菜包,红薯叶粉条菜包、地软菜包.......

 

蒸枣糕也是他们那一大特色。灵宝枣个大,肉厚,绵香,味醇,甘甜,黄河沿岸沙土地的枣子尤好。过年蒸糕,一层白面,一层枣子,红白相间。

 

枣糕放凉后,咬一口,一口麦面的醇香,一口红枣的甜香,别提多好吃了。

 



03/
花馍,
还是图个过年的吉利

 

另一个同事说,驻马店正阳县过年也蒸大馍,但正阳县的大馍最主要是上供用的,这个大馍很精致,手艺好的人蒸出的大馍掰开甚至是一层一层的,十分瓷实。

 

他们那里,过年有菜包有豆包,菜包代表“财宝”,豆包则寓意“都饱”。

 

河南很多地方都会做花馍。

 

豫西灵宝的“面花”和豫东沈丘的“面花”。

 

灵宝的面花在当地又叫“窝窝花”、“糕花”,窝窝花造型丰富,龙凤虎狮、花鸟鱼虫、十二生肖……

 

这些单个的造型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美好寓意的组图。

 

而这些美好的寓意,也是因为窝窝花是用于正月十五庙里祭祀的贡品。

 

沈丘的“顾家花馍”,五彩缤纷,小猴、小马、小狗还有其最常见的小葫芦等等。

 

我曾经吃过一次白色小葫芦形状的顾家馍,口感真的很惊艳,十分瓷实。


 

豫北,过年蒸的馍叫“枣花糕”。

 

用白面和红枣做成的各种面食,最常见的造型便是花糕、枣花、鱼和刺猬。

 

花糕代表“节节高升”,鱼则代表“年年有余”,至于刺猬则代表发财。

 

蒸年馍本身,也寓意着来年生活蒸蒸日上。

 

我这两天在刷各个平台的时候,都看到苹果12的广告片,拍的主题叫“阿年”,老外都凭着他们的理解,感受到了中国人所说的“年味”的意义。

 

传统,传承,民俗。

 

这两天,在看后台的时候,我也感受到很多粉丝的热情,不是在说年味淡了,反而,大家都在分享自己家过年的习俗故事。

 

年味更多的,是与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成长相关联,是与亲人相关的紧密羁绊。

 

这就是中国人,过年的意义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每年大寒,磨年面是庄户人家的头等大事 | 豫记
黄河两岸装着河南人的大半乡愁 | 豫记

© THE END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商务合作:16696661121

豫记
全球河南人的文化食粮。让世界了解河南,让河南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