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的河图洛书,不但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世界计算机语言的发明? | 豫记

文摘   艺术文化   2025-01-13 18:06   河南  

由0和1不断组合而成的计算机语言,能变成一道道指令。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程序员们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计算机语言,最终的源头会是来自河南的河图洛书?


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为何会被誉为“宇宙魔方”?



鸣鹿 | 撰文




01/
河图洛书到底是个啥?

1689年,游历于意大利的德国人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结识了一位刚从中国回来的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对中国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他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幅从中国带来的八卦图。


这是在河南辉县百泉山隐居的宋代易学宗师邵雍所摹绘的“易图”。


莱布尼茨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八卦中的每一卦象。


莱布尼茨又同在中国北京传教的法国耶稣会神父白晋多次通信,白晋给他寄来了一幅历史更为久远的伏羲图。



邵雍,宋代的易图《先天图》 


通过对古老中国的易经和八卦的研究,莱布尼茨的小宇宙瞬间爆发。


他发现由阳(—)和阴(--)两种符号组合而成八卦图,把8种卦象颠来倒去排列组合,恰好组成了二进制000到111共8个基本序数。


1700年,伟大的天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成为法国巴黎皇家科学院的成员,这时候,他已因独立发明微积分而先于牛顿齐名。


第二年,55岁的莱布尼茨在《皇家科学院纪录》上发表标题为《二进制算术的解说》的论文,这篇论文的副标题是“它只用0和1,并论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所使用的古代中国数字的意义”。


自此,二进制开始公之于众。




莱布尼茨受八卦和易经的影响,发明了计算机语言。


很多中国人简单地认为易经只是一部算卦的奇书,真是大错特错了。


如果为易经寻找源头,会被追溯到周文王的头上,周文王姬昌被囚禁在安阳汤阴羑里城时,对伏羲的先天八卦进行不断推演,演绎出后天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


定都在河南淮阳的伏羲氏,被海内外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他所画的八卦,成为易经的源头,而伏羲八卦的源头,毫无疑问,会是他意外的一次收获——河图。




位于河南洛阳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的龙马负图寺,就是纪念伏羲得到河图过程而建。


相传,伏羲当政时代的某一天,在洛阳东北方的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忽然浮出一只龙马,背负了“河图”,献给伏羲,伏羲根据这河图创造衍变了八卦。


河图这个名字,总跟另外一个名字合在一起使用,这就是洛书。


洛书也有一段大有来头的传说。


这个传说的背景发生在大禹治水的时代,洛阳西边洛宁县的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龟,背上驼着“洛书”,献给大禹,大禹因此而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



河洛庙会


2014年12月,由洛阳市申报的“河图洛书传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图洛书的发现过程充满神话色彩,难以当成信史来品评。


但是却足够神秘,它是以我们古老的河洛文化为蓝本构建出来的。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地处中原,以河南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


河洛的“河”是指黄河,而“洛”则指的是洛河。


因为两条河最终交汇于河南巩义的河洛镇,所以当一清一浊两股深浅不同的水流相激并旋转时,形成了巨大的旋涡,从高处望去,它们就像一幅天然的太极图。

 

从黄河伊洛河交汇出的太极图开始,到伏羲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创造八卦,再到太极拳的故里温县陈家沟,这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似乎独独钟情于河南一般,在这片土地上久久不肯离去。



河图洛书图式




02/
被称为“宇宙魔方”的河图洛书


千百年来,深受阴阳五行影响的中国古人,深信河图洛书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关于它确切的文字记载则出现在先秦,西汉的典籍中,《尚书·顾命》有云“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论语·子罕》又称“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易传·系辞》也说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关于圣人则之这句话,很多人推测这圣人就是指的就是伏羲和大禹。


人们相信,河图洛书是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由黑点和白点为要素,以若干不同结构方式组合排列而成。



具茨山岩画(左)    中华第一龙(右)


图上的星星点点,和黄帝故里新郑具茨山上发现的岩画颇为相似。


考古发现,四五千年生活在河南大地上的先民已经开始用类似的图案记录星象了,比如濮阳西水坡出土的中华第一龙就是一个典型的星象图。


这些星点和伏羲八卦想表达的意思很接近, 比如河图之象是通过“点”来确定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还有左旋之理(即为天体星象),阴阳之理,比如河图之数,以天地之数而生万物之数。


最后再由这些数和象衍变出诸如天文,占卜,风水,兵法等等实用性极强的东西。


河图洛书中所蕴含的天体运转,星象的规律,所以它又被后世人称为“上古星图”和“宇宙魔方”。


它所阐述星辰万物之间的变化和术数是奥妙无穷的。一定程度上,河图洛书又被视为华夏文化的源头。




从可考的资料看,原始的河图雏形出现的相当早。


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有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了,就是在这个时期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陶器上用锥刺成五十五个小圆点组成的三角图案。


这个图形和推演的河图极为相似,所以后世人认为,这就是最原始状态的河图。


其实关于河图洛书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宋代华山道士陈抟的《龙图易》图式。


据说也和河图洛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抟也是河南人,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鹿邑老乡。



陈抟《龙图易》


河图洛书虽然只是河洛璀璨文化中的沧海一粟,但是它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却依然拥有最原始的脉络,现代学者们也从未放弃过对它的探索和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欧洲人最佩服的科学家,来自河南焦作?|  豫记
河南“民间焰火之最”,为什么非确山打铁花莫属?| 豫记

© THE END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商务合作:16696661121

豫记
全球河南人的文化食粮。让世界了解河南,让河南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