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2年,一代名将岳飞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赐死。死前,岳飞只在供状上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八字绝笔。
岳飞死后,百姓哀恸,秦桧亦受尽唾骂,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早已隐于幕后,冷眼旁观着一切的风起云涌。他便是无人敢违逆的一国之君宋高宗。
关于秦桧与宋高宗,王夫之早已一语道破二人关系:“高宗之为计也,以解兵权而急于和;而桧之为计也,则以欲坚和议而必解诸将之兵,交相用而曲相成。”
如果说主和的秦桧为了巩固权力与地位,必须除掉岳飞,那么如若没有宋高宗的准允,一切都难成定局。
当时,面对审讯的岳飞曾大义凛然的漏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就连主审官都为之动容,随后查清岳飞冤情便如实禀告秦桧,但秦桧却说:“此上(赵构)意也!”
秦桧死后,宋高宗更是强调:“讲和之策,断自朕志,秦桧但能赞朕而已。”
可见,宋高宗才是促使岳飞惨死的罪魁祸首。在影视剧《精忠岳飞》中,宋高宗曾在岳飞灵位前说过这样一句话:“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虽然这句话只是演义,但却极好的诠释了宋高宗面对岳飞时的矛盾心里,他是天下称赞的大英雄,却也是帝王求和的拦路虎。
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两相冲突时,帝王便可残忍的抹去下位之人的一切功勋与荣耀,甚至于生命。
究其历史,宋高宗与岳飞的嫌隙其实由来已久,也正是这一桩桩细致入微的往事最终酿成了这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公元1137年,岳飞奉命入朝觐见宋高宗,在此期间,宋高宗已经打算将刘光世的五万兵马一并交予岳飞统率,并说道:“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岳飞自然高兴,这样他的北伐大志就有了更为稳固的支撑。
然而,宋高宗却听从奸佞建议,出尔反尔,最终没有将五万大军拨给岳飞。对此,岳飞心灰意冷,随后以“将相议事不合,乞罢兵守余服”为名,上奏请辞,不等宋高宗批示,便离开建康,回庐山修养。
宋高宗得知后,或有不满,但当时形势危急,金兵仍虎视眈眈,绝不能少了岳飞这样的良将,只好派人好言相劝,请其还军,与此同时,也对岳飞发出了“犯吾法者,唯有剑耳”的警告。
后来,岳飞对立储之事的干预,进一步加深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同年秋日,岳飞收到金国要放归钦宗太子的谍报,担忧之下,便提议宋高宗将养子立为皇储。
彼时,高宗唯一的儿子早已去世,而他自己又身患疾病无法生育。而岳飞的立储建议不仅触痛了帝王的难言之隐,更触犯了武将不得干预朝政的“规矩”,于是高宗出言责备道:“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公元1138年,岳飞多次上书北伐,甚至再次请辞:“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结果都被忙于议和的赵构无视。
等到赵构再度召来岳飞等大臣,商量议和时,岳飞依旧坚决反对,并说道:“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善,恐贻后世讥议。”
言外之意就是说,今日这般委曲求全,将来必被后世耻笑。如此犀利直白,自会引来帝王不满。
而决心议和的宋高宗,甚至愿意亲自跪接金朝皇帝的诏书,消息传出,举国震荡,紧接着,反对议和者便纷纷被贬。
公元1139年,宋廷大赦天下,以庆“和议”成功,岳飞随即表明自己不愿议和,誓要“复仇报国”,面对朝廷加封的官职,三诏而不受。此后,岳飞多次上书,请求解除军职,对议和之事更是极尽讽刺。虽然高宗不予理睬,但心中怒火可见一斑。
终于到了公元1141年,金国因无力攻灭南宋,决定重新议和。本有大好局势的宋廷,也因执政者的一心求和,最终促使岳飞等忠臣良将的十年心血付之一炬。
也正是这次议和,直接导致了岳飞的死亡。金人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道:“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金国和谈的条件,便是岳飞身死。一代名将,最终在内外的双重威胁下,含冤命陨。每每思及,岳飞之死所带来的痛楚与愤恨总是令人热泪盈眶。
昔日,韩世忠曾为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随即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事实证明,“莫须有”的罪名,从未使天下信服。千年来,无数人在歌颂着岳飞,他名垂青史,精神长存。而那些为一己私利谋害忠良祸国伤民之人,终背负着千古骂名,为人不耻。
历史,会为每一个英雄正名,天日昭昭,无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