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初,朱元璋在位期间,有个叫范文从的人即将被判处死刑,待到朱元璋审核时,见其姓氏与籍贯,不由问道:“你可是范仲淹的后人?”
范文从听后即刻点头道:“臣是范仲淹第十二代子孙。”
朱元璋沉默片刻,命人取来五块绢帛,上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随后赐予范文从,并说道:“朕,可赦免你五次。”
只因是范仲淹的后代,便能被皇帝当庭释放,甚至赠予免死金牌,如此经历不可谓不神奇。虽说这桩故事记载于清朝文人的笔记小说中,并无充足史料可做依据,但也足见世人心中范仲淹之名早已流芳千古。
《孟子》有言:“君子之泽,五世不斩。”
按理说,再辉煌的君子与家族,在历经几代后总会走向没落,为何这一代明臣范仲淹就能做到惠及子孙近千年而不衰呢?其实,答案早已藏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公元1046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后的岳阳楼作记。此时的范仲淹因“庆历新政”失败,加之得罪宰相吕夷简,被贬河南邓州,并不在岳阳楼处。
但古时邀人作记通常会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即画卷或文献资料,以供参考,当时范仲淹便收到了《洞庭晚秋图》,又结合自身境遇,写下这篇情景俱佳的《岳阳楼记》。
而其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是贯穿范仲淹与范式家族千年不衰的根由。
范仲淹自小便有着救世济民的人文情怀。在他尚不知名时,曾去神祠求签祈祷,起初希望能当宰相,但求签结果不尽人意,随后又说做个良医也可,结果又是“不许”。
对此,范仲淹长叹道:“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丞相和良医看似天差地别,但二者皆可救民于水火,这便是范仲淹的终生心愿。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范仲淹埋头苦读,尽管日子清贫,一碗粥都要划分四分,分早晚而食,但他从不叫苦抱怨,就算有人接济也会委婉拒绝,因他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有真正知百姓贫苦,方才能不忘初心造福天下。
后来,一举及第的范仲淹始终秉持着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准则。
作为一方长官,他抚慰百姓,赈灾救民。
有一次,任职地方的范仲淹登楼饮酒时,看见几人披麻戴孝,急忙派人询问,在得知是位书生客死他乡,一切丧葬用品全无准备时,范仲淹满目哀伤,即刻撤去酒席,赠以钱财,使其入土为安。
后来杭州及其附近州县大闹饥荒,灾情严重,范仲淹一面发粮赈灾,一面鼓励百姓划船比赛,并劝说各处趁着灾年工钱低廉,大兴土木。同时将粮价提高,吸引大量商人汇聚于此后,再将粮价降低。一番操作,不仅促使经济流通,更缓解了难民就业谋生的问题,如此智慧,令人称赞。
作为一家之长,他始终教育子嗣要宽厚仁爱。
某日,范仲淹儿子范纯仁从苏州运麦至四川,回来路上遇见熟人,得知好友亲人离世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麦子悉数赠送。范仲淹知晓后,对其赞赏有加。
作为范式子弟,他以德报怨,建立义庄。
范仲淹年幼时,父亲去世,范式一族对他们母子二人多有苛责,以致于范仲淹母亲因贫困无依只得含泪改嫁,范仲淹也改名朱说。后来范仲淹虽认祖归宗,但诸多子弟仍旧对其恶语相向。
然而身为一族后嗣,范仲淹常说:“自祖宗者,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亦何颜入家庙乎?”
他将自己的仕途显赫归功于家族奉养,足见其涵养与格局。
待到范仲淹年老后,更是将毕生积累悉数赠予家族。他散尽家财,购置千亩良田,设下义庄,只为赡养同宗族的贫穷子弟。
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又续增规条,捐赠多次,促使义庄长久运行。此后,范氏子孙对义庄屡有捐助,不论是和平繁盛还是战乱流离,总有范家子孙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
这也正是范式家族得以绵延千年的缘由,缘起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精神,发展于其后子嗣的历代传承,即便朝代更迭,仍旧不衰不败。
范氏义庄不仅是最早的家族义庄,更是我国史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
时至今日,范式后裔在义庄兴办学校,名为苏州市景范中学。这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绵延至今,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