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观察:和白马八方尾根巡逻队长聊日本雪崩管控

旅行   体育   2024-02-14 20:38   日本  

离开加拿大之后,我来到阔别4年之久的日本白马,这里因为1998年长野冬奥会闻名,也是我很多年前来日本滑雪的第一站。整个白马峡谷的小镇和多家雪场,以及远处的群山,像极了首届冬奥会的滑雪重镇霞慕尼。

因为FWT Japan後藤陽一先生的引见,在JSKI张小黑的帮助下,我在八方尾根滑雪场拜访了他们的巡逻队队长石原一郎。

石原先生1992年加入八方尾根滑雪巡逻队,2015年开始做队长,还兼任白马谷旅游统一规则制定小组委员会主席、日本雪崩网络董事,资历不可谓不丰富。但我没有和他请教太多关于雪崩管控的技术细节,而是和他聊了大半天历史故事,和他对于产业的观点,我想这样的内容可能会对我们帮助更大一些。


日本雪崩管控历史并非长久

爆竹本竹想不到会被用来触发雪崩

日本作为一个多雪多山的国家,1910年滑雪运动就开始在国内兴起,但雪崩管控事实上开始的很晚,1998年举办冬奥会的时候,都还没有成组织的雪崩管理体系。

满山蘑菇,日本双板老炮的精神家园

八方尾根滑雪场一开始的时候,只在顶端的高级道“黑菱”做人工干预,在雪很大雪层不稳的时候,安排专人去做ski cut,人为制造雪崩,把雪层蹬下去。这么做就是风险很高,巡逻队员一不小心就容易被雪崩卷进去,但申请炸药也是一件麻烦事儿,他们后来找了东亚地区的特色产物:烟花爆竹厂,专门定做了一种产品,来帮助他们触发雪崩:

一个大爆竹,引信拉开就可以自燃‍‍‍‍‍‍‍‍‍‍‍‍‍‍‍‍
不过这个东西威力比较有限,往往需要一捆一起。所以石原先生说八方的巡逻队,在有炸药的时候,都是优先用威力大的,没有的时候就用这种专用爆竹。

石原先生看来,如今雪场内很多被规划为严格进入的雪崩地形,都是因为很多年之前大家无知之时触发雪崩引起事故,被政府要求建筑严密的栅栏并且永久关闭,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就很难撤回,这也是他从业多年以来的心中遗憾。

巡逻队小屋里的雪场地图,紫色区域就是永久关闭的陡坡


日本雪崩协会纯民间

成立20年来几乎没有政府帮助

白马地区最早的雪崩管理,源自峡谷最深处的雪场Cortina,而非白马山谷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陡坡最多的八方尾根。在2000年的时候,Cortina和日本另外两家雪量很多、地形危险的雪场乐天新井、二世谷一起,成立了日本雪崩协会,并请来了新西兰人和加拿大人帮助他们构建日本的雪崩管理体系,慢慢的这个协会扩展到全国的不同地区,并在山地向导、雪场巡逻队的合作下,一起维护各个地区的雪崩风险信息:

https://nadare.jp/

和加拿大CAA不同,限于日本的小政府状态,这二十年来日本雪崩协会一直是一个没有任何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他们曾多次呼吁希望可以获得更多支持,但是相比伤亡数量远超雪崩的交通行业,政府完全没有精力去顾及这么一个“少数”类型,只能从救援等业务上给予一定支持。


源自于欧美老外的后山滑雪文化

虽然日本滑雪高手很多,但守规矩的日本人一开始是只滑雪场规定范围内的,直到一批批的欧美游客来到日本,他们的backcountry后山滑雪文化开始影响当地日本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后山滑雪,在各地开始修建野雪门,很多常去Niseko的朋友甚至认为野雪门才是Niseko的精华。

石原先生对此非常开明,他认为滑雪就是应该有非常多样的玩法,但他也专门提出雪崩安全意识的普及非常重要,专门和我点名提出有不少中国人什么安全装备都没有就从八方尾巴根的野雪门出去滑,非常不安全。

但他眼中更有挑战的工作内容反而不是这些预报与管理,而是如何让那些地方变得“可滑”。因为日本雪场的土地都是私人所有,如果需要重新改道、搭桥等工作,需要和地主经历漫长的沟通协商,才有施工的可能。可能对每个滑雪人来说,和自然打交道相比,和人打交道都是更难的事儿。

雪多的时候,雪崩会从山谷倾泻而下,把小溪盖上


巡逻队长眼里最大的挑战和担忧

可能是因为从业太久,经验非常丰富,石原先生一点都不对雪崩问题本身而担忧。他也说在他从业之后,雪场内一次雪崩伤亡事件都没有发生过。但几十年来气候变暖的事实无容置疑,温度的变化给雪质、雪层带来不同以往的改变,使得以往的经验不能简单复用,并且如果希望变暖少雪之后产业可以延续,拥有更高海拔的白马山谷无可避免的将会继续修建更高的缆车,之前的backcountry地区将会成为雪场范围,那些高风险地形将会有更多人前往,这将彻底改变现在的雪崩管理状况。

当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记录天气信息,温度逐年升高

在白马的四天,白马粉雪共和国本地向导老板虎爷,和弃单从双的JSKI校长张小黑,带着我去刷了闻名已久的八方后山。在疫情之前,我还是一位不太情愿的登山滑雪入门玩家,四年过去我不但成了一名滑雪从业者,更成了大家眼中的老鸟。
我们带着三件套,从雪场上方的野雪门走进后山,穿行云雾,山顶煮雪,在南坡和北坡两次滑降,最后穿过长长的连接道,滑过水坝、越过小溪,回到公路再开车返回。这种超大落差和漫长连接道的感觉像极了禾木。
因为政策的限制我们暂时还没法这样畅行后山,但在阿勒泰这样的地方,登山滑雪几千年前就是当地人赖以为生的生活方式,更是本地引以为傲的历史传承,随着大家对野雪、对雪崩、对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有诸多个人、机构在为这件事贡献力量,希望后山之门光明正大打开的日子不会太久。
两个月的外滑旅程即将结束,我也很快要回到新疆开始国内的工作,关于雪崩安全的相关活动信息,可以参考AARE雪崩研究公众号的最新推文。
远处的高山如果有一天成为雪场
滑下来的时候,穿过一场新鲜的雪崩痕迹
山间patrol办公室内部工作现场






和虎爷、小黑在八方尾根sidecountry

雪崩观察:
1. 禾木进山公路事故与加拿大Rogers Pass
2. 和白马八方尾根巡逻队长聊日本雪崩管控



关于AARE

AARE(阿勒泰雪崩研究与教育)是由热雪SnowFever核心员工在21-22雪季创办的针对该地区的雪崩研究与教育组织,在诸多阿勒泰当地成员的帮助下,AARE帮助当地规避雪崩风险,为雪友提供更快乐、安全的滑雪旅行。

让大家在冬季山区更加安全,是我们保护当地、保护自己的方式。当地建立雪崩教育、管理与救援体系,宜疏不宜堵,需要耗费多年,但值得从即刻做起。

如果你认同AARE的目标与愿景,也想贡献自己一份力,欢迎以滑雪向导、新媒体运营、编辑、摄影摄像与制作等身份加入我们。如果想作为培训机构/相关机构,希望开展雪崩安全培训与相关工作,请与我们联系。



历史系列内容


关于小彭:
程序员,自由译者,连续创业者。夏天和大家分享马背旅行的快乐,冬天在雪山上释放好奇心,自2020年夏天搬至崇礼做山民,2021冬天旅居禾木。
 除非特别说明,本号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PC就是小彭
必见辽阔之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