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在北京生活的十年时间里,马扮演了重要角色,看西部老片,买牛仔装备,夏天在京郊策马奔腾,我也因为骑马,注册这个公众号,发布第一篇文章西部马鞍的前世今生,我当时没有想到,从撰写和翻译骑马内容作为开始,我也开启了公开表达的新篇章。
在之后的几年我骑遍了坝上、乌兰布统的山沟与河谷,期待每一次野骑出行就像期待每年冬天的出国滑雪一样兴奋,只可惜这样简单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我看过纪录片《巴克》,和开始翻译《西部马术进化史》之后,我发现许多物种,与生俱来就喜欢使用强制与高压的手段,但自然驯马法的革命再一次证明,人类作为讲道理的物种,完全可以摒弃动物本能,并极大提升沟通能力,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完全不使用暴力。
但这种观念在野骑圈得不到支持,一起骑马的朋友们不当会事,甚至连马倌都说这个只适合外国马,国产马不行,我当然不相信这些话,又不想和他们争辩。
也有很多朋友在马场练习,但那个时候马场马术和野骑冲突巨大,用相互鄙视完全不为过。我只好远走他乡,尝试在西部马术的故乡寻找答案,安排了一次在蒙大拿州麦金尼斯牧场的西部古典马术学习之旅,其中每一天的故事,和在老板鞍房的对话,都被我写成了故事,还在马术杂志被转载刊登,印成了铅字。
在牧场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事情本该如此”的状况,比如马场马术和野骑当然不是割裂的,场地内的调训,一定是为了有一天需要在山林里工作骑乘;钉马掌时乖巧的马儿,当然不是因为蹄师的技艺高超,而是马从小就被教育亲近人类,温顺配合;一匹全年接受训练,喂好饲料的马,就好比从小天天健身,并且接受教育的孩子,精神面貌与运动状态当然会天差地别……
马有着强健的身体,和趋利避害的动物本能,通过对这种本能的理解和利用,就可以不断调训和强化马的信号接收与处理能力,提升驾驭感受,最终达到‘人马合一’的终极目标。
在参透这些奥秘之后,我和一直在马术上指点我的司马老师说,这个真的又简单,又麻烦,简单到这样的理念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麻烦到需要用很多年来不断精进,如果我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养个孩子,毕竟人和马的动物本能,也并没有什么差别。司马叔笑着说就是这样,让我先不要再骑马了,毕竟对我来说这不是职业,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我去投入。
我谢过老师,默默的把那些马术装备收拾送人,牛仔帽收进衣橱的最上层,《西部马术进化史》的翻译稿从此静静躺在硬盘的角落。
之后的几年,经常有朋友问我怎么不来骑马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但我知道原因。马术的大门我已窥探一二,我再也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继续骑马疯跑了,也再不想用策马奔腾这样的描述方式。
这就像滑雪,滑的越好,越来越受控制,速度反而没有刚学的时候放速冲坡那么快,对于每一个步伐,每一个弯,都开始希望用更高的完成度来表现。
但马仍然是我最喜欢的动物,我也珍惜每次再可以接触到马的机会,它们不光拔地三尺让你立刻有增高的视野,马还像一面镜子,与马相处的时候你的骄傲与蛮横,专注与胆怯,在马背上无所遁形。
随着年龄渐长,我发现可以成为镜子的事物越来越多,一副雪板,一条雪道,一块岩壁,一张照片,一篇文字,一身着装,一段关系,一段旅程,无一不在投射内心,但马作为其中少有的不会撒谎的智慧型生物伙伴,对内心的反射来得更加生动与真切。
虽然在生命中我和马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多,但我总是对那样的生活心生向往。如今那些故事已经远去,马也成了一片精神角落,但我总觉得和马的缘分其实还没开始。
有朋友问过我如果来生做一种动物想做什么,我说就做一匹马吧,最好是栗色,强壮,敏感,高大,感受世界的气息,在草原,在山间自在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