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天气网消息,目前,有一股冷空气正在影响我国,且这股冷空气强度较强,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可超8℃,气温隔天就如同换季一般。14日降温主要影响长江以北地区,明显的降温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部分地区。15日至16日降温区域将扩展至江南一带。
重庆市气象台预计,我市雨水天气又将上线,最低-2℃即将返场。
14日白天,各地阴天有间断小雨或零星小雨,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气温2~12℃;中心城区:阴天有间断小雨,气温8~10℃。
14日夜间到15日白天,中部和西南部地区间断小雨转阴天,其余地区阴天到多云,气温1~13℃;中心城区:阴天,气温8~11℃。
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各地多云到晴,早上局地有雾,气温-2~16℃;中心城区:多云,气温7~13℃。
天气寒冷,有重庆网友表示,感觉今年比去年冷,自己的冻疮都严重了。
重庆晚报记者搜索平台发现,不少网友纷纷吐槽,自己长冻疮了!
↓↓↓
网友@Jeremy揭
在乌鲁木齐没有长冻疮
回重庆一个月“喜提”冻疮
网友@out曼
在东北十几年没长过冻疮
来重庆第一年中招了
网友@miao
每年都要长冻疮
除了重庆
其他地区也有不少小伙伴
喜提“冻疮”
还有网友“怒吼”
每年都要长冻疮,难受死了
有没有办法根治
冻疮是不少网友讨厌冬天的理由之一,长过的人才知道有多难受。
@八千流:读书的时候经常长,现在不长了,长起太难受了。
@叉叉鸽:冻疮那种感觉真的说不出来,手又痒又痛,又抻起抻起的。
@圆刺儿:我给我没长过冻疮的朋友描述那种感觉,他都不懂,只有自己长了才晓得有好恼火。
@绅士小二哥:很难受,又痛又痒,又不能挠,而且还不能根治,只要冬天就会复发。
@无情彼岸:长了真的很难受,像伤口有蚂蚁爬一样。
长了冻疮怎样缓解?网上有很多人说,可以用加了辣椒、生姜、盐等的水热敷或者热泡。但这样的方法并不可取,医生表示,这些加了料的水,其实是以烫代痒,不仅不会缓解症状,还可能会烫伤皮肤。
“如果患上了轻度冻疮,皮肤局部红肿,有时发痒,忍不住需要抓挠,只需简单治疗就可以很快治愈。只要冻伤部位没有破损,可以用冻疮膏来涂抹冻疮部位及周围,用温水舒缓。轻度冻疮只需做好保暖,冬天出门戴好围巾、帽子、手套,用冷水洗碗、洗衣服时,可以在防水手套内加一层薄的棉手套,手部的温度不会下降得太快。”医生提醒,有的人冻疮年年犯,青紫肿胀,有明显溃烂,遇热时则痛痒难忍,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比较费时间。
那么冻疮是怎么引起的?为什么只有“我”会长冻疮别人不会?该怎么预防呢?
➤女性
相比男性,女性会更容易长冻疮。有数据显示,15~30 岁的女性患冻疮更常见。
➤瘦子
如果体质指数(BMI)偏低,那就更不耐冻,也就是更容易长冻疮。有数据显示,冻疮患者的BMI平均值是 20.5 kg/m2,普通人群的 BMI 平均值 22.4kg/m2。
➤生活在寒冷的环境
比如没有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如果湿度超过 60%,还会增加这种风险。相比北方的干冷,南方的湿冷更容易长冻疮。而且冻疮一长起来,很容易反复发作。
➤吸烟
这是因为吸烟可以(一定程度)使人的肢端血管变窄,相当于对末梢的血液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穿着不当、穿得太少
这里特指在寒冷潮湿的天气时的穿着。另外,如果是穿紧身衣物、紧身鞋,由于保暖作用相对较差,也会更容易出现冻疮。
➤患有某些疾病
这包括雷诺综合征、红斑狼疮、外周动脉疾病等。好在,大多数冻疮患者没有这些疾病,如果有,一般也会有其他的表现,而不仅限于冻疮。
预防冻疮,最核心的就是四字箴言——保暖防寒。
在没有做好保护措施前,尽量不待在寒冷、潮湿的环境。
在寒冷的天气中全副武装(手套、围巾、帽子、防水鞋等等),别忘记了脚、手和耳朵。
定期锻炼,改善血液循环。运动让身体的血液循环起来,为肢体末端提供充足的营养。
戒烟,避免抽烟对血液循环、伤口愈合的负面影响。
保持皮肤相对干爽,避免过于潮湿,尤其是鞋袜干爽,不要长期让脚趾头待在湿冷的环境。
让家和工作场所维持较为温暖舒适的状态。
1.复温
如果是手、脚长了冻疮,可以每天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20分钟,用毛巾擦干水渍。
但要注意,不能忽冷忽热,一下子将冰凉的手放进热水中,最好是循序渐进,缓慢加温。
2.搽药
如果长冻疮的地方没有破皮,可以尝试外搽冻疮膏、维生素E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
如果已经有破皮,可以外用涂抹一些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处方药,需要医生开药),也可以交替涂抹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3.抽疱
如果有水疱,可以消毒后抽掉疱液,但要保留疱壁完整,最好不要用剪刀剪、火烧等方式弄破水疱。所以,如果出现了水疱,建议去医院处理。
4.物理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让冻疮快点恢复。
5.服药
如果冻疮严重,或者实在难受,可能还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口服扩血管药物。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乱用“冻疮偏方”!用刀割、用牙齿咬、用手掐等以痛代痒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不小心弄破皮后容易继发感染。
重庆晚报综合
责 编:张 亚
主 编:周 圆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