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的区别有哪些,港险理赔流程麻烦吗?
文摘
2025-01-24 19:30
广东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发展历史悠久,市场规模已十分完善。随着两地交流增多,加上香港保险自身优势,内地居民对香港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据统计,2023年香港正式恢复通关,内地赴港投保约590亿港元;2024年1-3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466亿港元,占全港新单业务保费的27.5%,这意味着,投保港险的客户里面,有超四分之一都是内地居民。最近有很多朋友前来咨询: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的区别、香港保险理赔流程等问题。涉及到具体产品的条款细节约定,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说完,毕竟港险数量并不少。因此我打算侧重介绍两者有哪些主要区别,加深大家对港险的了解。主要用途可以划分为:风险管理、资产增值、财富传承。基本上就是重疾险、寿险、年金险、意外险、医疗险等类型。不过,香港保险注重保障与分红相结合,就像重疾险,也是会有分红的,而投资理财性质比较强的投连险也比较多,在全球市场自主投资。而大陆保险倾向把保障与理财增值分开,比如单纯的消费型重疾险。近两年大陆的分红型保险逐渐多了起来,如分红型增额寿、分红型年金险。可能有人误以为,香港是发达地区,那么保费肯定比内地的贵吧?以重疾险为例,香港保险的保费在同等保额、缴费期下会更为便宜些。据统计,香港人均寿命为全世界最长,平均寿命85岁,比内地高10岁。我们都知道,一份人身险的定价取决于三大因素:利差、费差以及死差。对应的就是预定利率和保司经营管理费,以及生命表(人均寿命)。简单来说,平均寿命是保费制定的最重要依据,平均寿命越高,保费越低。再加上医疗水平/资源好、社会福利高等因素,保费门槛会低一些。在投保过程中,港险健康告知非常严格,基本上是“有问题”就要如实告知,即使是有没有抽烟,有抽烟但是没说都属于有问题,总之只要对健康有影响的情况都得说。意思是,没有问及的情况可以不答,根据健康告知来进行条件的核查。自2021年以来,各大香港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多款"多元货币计划"保单。保单涵盖多种国际主流货币,包括人民币、美元、港元、澳元、澳门币、英镑、欧元、新加坡元、加元等。客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转换保单货币,能够满足客户海外养老、移民、留学等多种需求。通过合理配置美元以及其他外汇资产,从而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降低通胀影响。理赔方面,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在不同的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严格。香港寿险产品相对来说免责条款是比较少的,并且还有“不可争议”条款。投保人或保险金受益人故意造成的,被保险人因自身的犯罪行为而导致的。香港保险在原位癌保障方面通常只保指定器官,相较大陆保险,保障范围缩水比较多。对于通赔地区也不一样,香港保险市场有很多百年险企,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是承保公司认可的医疗机构中确诊或者治疗都可以获得赔付,认可机构一般会在其官网公布,这为在海外工作或生活的客户提供了便利。大陆保险的话一般局限于国内(除港澳台)的医疗机构,甚至于公立医院机构才可以。再有就是关于对疾病理赔评定的条件,香港保险的理赔条件相对会宽松一点。很多朋友不熟悉香港保险的理赔,担心需要本人赴港申请理赔等问题。一旦不幸出险,可以先通知代理人/经纪人/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报案后,一般代理人/经纪人/保险公司会根据客户信息,把需要提交的资料和表格发过来。但通用的一些材料:保险合同凭证、理赔申请书、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医疗险:需要保险公司认可医院出具的就诊记录、医疗费用发票以及主治医生签字的赔偿申请单。
- 寿险:需要死亡证明或户籍注销证明以及受益人的关系证明。
资料准备齐全后,可以拍照给代理人/经纪人确认一下,看看是否有遗漏,确认没有问题后,就可以快递给保司,无需亲自去香港。一些小额案件的话,现在也可以直接在保司APP上传资料,自助理赔。保司在审核时,发现资料不足需要补充,会通知客户,要求客户补齐证明或材料后再寄过来,或者在线上传。需要注意的是,提交资料通常需要在诊断当日起,180天内完成。保司在收到资料后,通常在14个工作日左右,处理理赔,其中,支票托收是香港保险公司支付理赔款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另外,还包括支票兑现、汇票收款、电汇收款这三种方式。总的来说,若出险情况清晰,那这类案件理赔很简单,甚至被保人都不用到香港那边去走流程,线上沟通即可。但是,如果理赔案件一旦出现纠纷,香港保险有其专门的保险法,出险了纠纷需要调解或者上诉的话,就需要到香港那边去进行处理。关于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的区别,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香港保险确实有它的优势,大陆保险也有自己的特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确实对香港保险很感兴趣,想了解更多香港保险知识,也可以来找我!
奶爸保选险
600W+用户信赖的保险平台,让买保险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