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什么,这会给普通人带来哪些影响?

文摘   2024-12-28 19:30   广东  

👆关注“奶爸保选险”,后台回复“关注”

免费领取保险礼包

保险预定利率在保险行业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不仅关乎保险产品的定价,还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不过很多人并不清楚,预定利率究竟是什么?


这几年多次出现的预定利率下调,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又有什么影响?


今天奶爸就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解答。


快速咨询通道,点击小程序即可:


01

预定利率是什么?


预定利率,指的是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


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报率


预定利率的高低和保险产品的价格直接相关,同样一笔保费,预定利率越高,未来收益越高,对投保者越有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强。


针对上市的寿险产品,保险监管部门通常会对预定利率设定一个上限,以防公司过分激进,使用一个很高的预定利率来降低产品的定价,用“价格战”的方式抢占市场。


消费者每买一份保险,对保险公司来说,相当于一笔负债


保险公司要拿这笔钱投资赚钱,等我们需要理赔或领取收益时,再支付保费和“利息”。


预定利率,就是保险公司给自己预设的投资回报率,好比投资的“KPI”。


保险预定利率的设定并非随意,而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银行存款利率和预期投资收益率是主要的参考指标。


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公司会把钱投向存款、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以及股市基金等权益类资产。


如果存款、国债利率降低,股市暴跌,就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整体收益。


以储蓄险保单为例,短则二三十年,长则保终身,这期间要穿越好几个经济周期。


为了确保几十年的时间里,都能兑付消费者这笔确定的钱,保险公司的投资都是稳中求进,


把大部分的钱投向存款、债券等固收类资产,再把小部分的钱投向股市,进行长期投资。


这就决定了,短时间的股市暴涨下跌,不足以改变保险公司长达几十年的投资收益,


如果存款、国债收益率长期下行,那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就会大幅度下滑


保险公司赚不到钱,得自己倒贴来兑付咱们的收益,亏损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在利差损的压力下,保险公司迫于无奈就会下调预定利率。


因此,保险的预定利率,跟存款利率、国债收益率等长期利率是深度捆绑的。


其次,市场环境、经济形势、监管政策等也会对预定利率产生影响。


例如,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为了刺激消费,保险公司可能会调整预定利率以吸引消费者。


需要注意的是,预定利率只是保险公司在定价时的一个假设,实际投资收益率可能会受到市场环境、投资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与预定利率存在差异。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理性看待预定利率,不要将其等同于实际收益率。


02

预定利率为什么要下调?


在保险行业有死差和费差、利差的“三差”说法。



死差是指因实际死亡人数与预定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损益。


根据保险定价原理,除了重疾发生率、定价利率等外,死亡率同样会影响产品定价。


第四套生命表的出现,是监管对“死差”进行管理,降低险企负债成本。


影响最大的是养老年金,这类产品会因死亡率下降、人们预期寿命的提升,保费价格上涨


同时,交同样的保费,每年领取的年金金额可能会变少。


新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发布后,高保证利益的产品数量更稀缺。


费差是指保险公司开拓一单业务,预估成本与实际支出的差异。


成本包括销售佣金、场地费、人员工资等。


去年8月份起,监管在全行业推行“报行合一”政策。


从“费差”层面,要求险企提升经营效率,规范定价和销售行为,减少自身费用支出。


最后是“利差”,指保险资金运作的实际收益与保单的资金成本之差。


“利差”是寿险公司最主要利润来源。


当前经济环境下行,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下降,难以覆盖负债成本,存在利差损风险。


这两年来监管不断调整预定利率,其实就是在管理“利差”。


下调预定利率,对险企未来可能出现的利差损失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而对于行业来说,负债减少了,未来偿付风险也降低了。


通过上述一系列调整,保险公司的负债和成本减少了,未来偿付能力也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预定利率下调,其实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行业不断发展和规范的过程。


03

预定利率下调对普通人的影响


预定利率下调的政策在过去十几年里经历了多轮调整: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史窗口期(1996年5月-1999年6月)


这期间保险的预定利率断崖式下滑,从 10% 降到 2.5% 的冰点。


背后最大的原因,就是存款利率快速下行。


1996 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央行连续 8 次降息,把一年期存款利率从 10.98% 打到 1.98%。


这对保险公司是一记重锤,投资收益率直线下滑,难以覆盖承诺的高收益保单,造成高达千亿的利差损。


第二阶段——修整期(1999年6月-2013年8月)


无奈之下,监管部门下调预定利率上限。


于是1999年6月成了分水岭,原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全面叫停高预定利率产品。


此后,新开发的人身险产品在 2.5% 的预定利率,维持了整整 14 年。


第三阶段——历史机遇期(2013年至今)


直到 2013 年,随着保险公司通过新增注资、转售“保证+浮动”的分红型产品等措施,慢慢消化了历史累积的利差损。


再加上,3 年期存款利率涨到 4.25%,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高达 4.6%,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稳步上升。


2013年8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将普通型人身险的预定利率上调到 3.5%,普通型养老年金的预定利率可以再3.5%的基础上浮15%,即最高为 4.025%


而今年9月开始,预定利率下调到 2.5%,重回中国保险史上的最低水平。


预定利率下调,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目前我们能买到的储蓄险,例如增额寿和年金险,收益相较于之前都有明显降低。


对于固收型产品和分红型产品,给到客户的实际收益因预定利率而拉开差距。


例如某款固收类年金IRR最高到达2.5%左右,


而现在的分红险,长期保证收益最高能接近 2.0%,优秀的产品预定收益能超 3%。


另一方面,受到报行合一、利率下调等影响,保险市场上很难出现大量高收益的产品。


“高保证收益”的产品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低保证收益+浮动收益”的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


如果利率持续下行,保险公司有可能会主动降低分红险的保证收益,


在投资上更大胆,适当增加股票、长期股权等资产投资比例,从而提高分红险的预期收益。


那咱们能买到分红险的保证收益也可能越来越低。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


比如近期的分红型储蓄险,虽然在低预定利率的影响下,保证收益降低了,但是最终到手的总收益不一定低于以前的产品。


想了解相关产品收益情况,可以👉点这里咨询


04

奶爸总结


为了保证社会资金的流动性,未来存款利率还会继续下降,当预定利率市场化之后,也必定会随之下调。


在利率下行的时代,低风险、高保证收益的产品也会越来越稀缺。


我们普通人如果想守住手中的钱,只能提前做好资金规划,通过多元化投资渠道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为自己和家人提前做好保障。


想了解更多预定利率的内容,或者是有资产配置的需求,可以跟奶爸聊聊。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个“”或者“在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回复“关注“领礼物
加规划师微信,立即咨询👇
猛戳“阅读原文”,方案定制限时免费

奶爸保选险
600W+用户信赖的保险平台,让买保险更简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