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险圈十大关键词总结,预测2025年这几类产品将发生大变化!

文摘   2025-01-25 19:30   广东  

关注“奶爸保选险”,后台回复“关注”

免费领取保险礼包

关关难过关关过,好不容易,我们又闯到了2025年。

回顾2024年,保险行业真的经历了非常多,

这些【经历】不仅促进了行业良性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对每一位客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2024保险圈十大热点新闻事件。

不少新闻,都是行业的重大转折点,

有些甚至影响到2025年保险产品的变化!

如果你正打算给家人投保,或许这些信息,能给你一些启发。

快速咨询通道,点击小程序即可:

关键词1:第四套生命表意见征求稿

1月初,中国精算师协会向各家险企下发《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3)(征求意见稿)》。

《生命表》是保险行业的【健康晴雨表】,

根据这张表,我们可以知道不同年龄段的死亡人数、死亡率以及预期寿命等等。

和第三套生命表相比,第四套有以下改变:

一是死亡率有所下降;二是,预期寿命有所提高。

一旦正式落地,以下3类产品即将涨价:

1、年金险

年金险的优点之一,就是提供和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长寿的人越来越多,保司公司需要支出的成本就越大。

年金险未来要么涨价,要么收益变低。

2、重疾险和医疗险

预期寿命变长,人活得越久,发生疾病的风险概率越高。

对于医疗险和重疾险这两类健康保障类产品来说,

出险概率提高了,保险公司要留出更多理赔款,保费自然要跟着涨。

不过因为预期寿命增加、死亡率下降,

以身故保障为主的产品,比如定期寿险和定额终身寿险。

保险公司的身故赔付就会减少,在做产品定价时,保费就可能会有一定幅度下降。

具体政策你可以点这里👉回顾

关键词2:报行合一

还是1月,金管局下发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看起来是发给银行代理渠道,但银行是渠道大头,

大头都规范了,其他渠道自然也不会太远。

报行合一,简单来说就是:

保险公司在给监管报备保险产品定价模型时,必须将所有的费用包含在定价中,

不能将销售费用设置得很低,将产品利益做高让利客户。

而在实际销售过程又给销售渠道贴补定价之外费用,即产生“费差损”的风险。

通俗来说,就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一顿操作下来,

对于保险中介渠道、销售人员来说,

卖同样的保险产品,收入提成什么的,都会缩水。

根据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经代市场的标保规模同比下降了30%。

而不符合“报行合一”要求的,尤其是增额终身寿险险、年金险等,需要进行下架停售。

所以对消费者来说,
报行合一落地后,买到的新产品或涨价或降低收益。

具体政策你可以点这里👉回顾

关键词3:保险要打破刚兑?

事情的起因,是3月18日《财新周刊》第11期发布了一篇《处理问题险企》的文章,

在对问题险企处理上,讨论了潜在风险和当前措施,还列举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挑战。

而“保险即将打破刚兑”源于其中一段话:

直白来说,就是如果保险公司破产,可以更改保险合同。

事实上这里面阐述的观点,并非基于官方确凿通知。

先不说当下对保险行业“打破刚兑”,成本过高,难以负担,

从监管这些年的调整来看,在风险处理上,更偏重逐步转型、缓慢调整的稳健步伐。

加上有《保险法》在保障我们的权益外,保险行业还有一套完备的监管保障机制,

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自己保单安全哦~

具体内容你可以点这里👉回顾

关键词4:退金令

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主题为《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国资央企作用》的会议,指出:

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而这一内容也被市场称为“退金令”。

虽然说是叫退金令,但不是让央企全面退出金融机构,

而是在研究怎么才能让央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也算是提前告诉大家,

金融业以后钱不是那么好赚,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像银行、保险、证券全部都在降薪、降费,说明利润的空间已经在变少。

另外,行业中部分的现有人员,也可以出来去做实体经济什么的,别再扎堆搞金融了。

目前经济环境下,央企手上的这点牌,必须要打得更为谨慎。

所以,对于退金令,也不用过于担心,

一些经营风险大的金融机构,大概率会有股权变更发生;

一些老实经营的金融机构,影响倒是不大。

长远来看,对消费者和行业来说,也是个好事。

关键词5:医保DRG改革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

2025年全国各地全面落实DRG2.0版分组标准。

简单来说,以前看病医保基金是按项目付费,医院花了多少钱,就按比例进行报销,

而改革后,就变成按病种付费,同种疾病会预先“估价”,

然后,医保部门会统一给出一个【打包价】,根据打包价向医院支付费用。

之所以推出这个政策,主要为了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减少医院乱收费等现象。

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普通人看病可能会面临:

自费的外购药品和医疗器械变多、住院时间受限和复杂病情看病可能变难等问题。

而不受医保DRG影响的中高端医疗险,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

具体影响和解决方案,可以点这里👉查看

关键词6:预定利率再下调

8月,金管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

👉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

👉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这意味着,仅仅相隔1年(再上一次是2023年7月31日),

保险行业预定利率再次下调,并正式进入2字头,

后面大家投保重疾险保费会更贵一些,

如果买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分红险,甚至是万能险,收益都大幅“缩水”。

具体内容你可以点这里👉回顾

关键词7:保险进入分红时代

随着3.0%预定利率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预定利率2.5%的固收类增额终身寿险就没以前香了。

而分红型产品采用【保底+浮动】的收益模式,这时候就展现独特优势:

对客户来说,

保底收益,就是个定心丸,确保基本利益不受损,能保住本金;

且在利率下行阶段,这类产品也能锁定当前预定利率,抵御利率下行。

分红收益,就是个机会,可以趁机提高保单收益,

经济复苏阶段,股市也会迎来增长,这类产品就能赶上股市增长趋势,获得额外红利加持。

对保司来说,

这样的设计模式,在资产配置上更具灵活性,

能大胆纳入更多权益类资产,完美契合投资端的变化。

所以,分红险凭借【下有保底、上有增长、攻守兼备】的属性,

逐渐成为时代热门产品。

关键词8:国十条3.0

9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通过10条纲领对未来保险行业进行全面指导,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继2006年6月以及2014年8月两个版本的“国十条”发布后的第三版,

即保险业的“国十条”3.0版,代表着保险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顶层设计方向。

包括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等等。

内容有点多,大家可以点这里详细👉查看

关键词9:延迟退休

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 男职工从原来法定60周岁退休,延迟到63周岁;

  • 女职工从原来的50/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58周岁。



简单来说,就是每隔几个月,法定退休年龄延迟1个月退休,

大概十来年时间,正式统一至男职工63周岁退休,女职工55/58周岁退休。

所以,从2025年开始,每个人实际退休的年龄都是不一样的。

除了年龄加了时长外,社保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时间也要逐步延长:

从2030年起,每年提高6个月,由原来最低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

想要了解自己到底几时退休,可以点这里👉查看。

关键词10: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行

12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

个人养老金制度从原来的36个试点城市,推行到全国。

此外,本次升级还新增了产品的供给:

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

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随着少子化+老龄化社会趋势到来,

不管是前面的延长退休,还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行,

作为养老金主要依靠的基本养老金,正在面临较大的压力。

以后想要退休自由、舒适养老,国家只是提供基本保障,更多的只能靠自己补充。

个人养老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还能抵扣个税,

但在领取时间、领取方式上,相对不是很自由。

且作为税延产品,到期一次性取出还需支付3%税费,

有养老规划,年金险、分红险等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具体政策内容,可以点这里👉查看

对2025买保险有哪些影响?

总结完2024,很多朋友可能会问,

这些政策和热点会对2025年保险行业有哪些影响呢?

先说说保障类四大金刚——

1、医疗险

随着DRG改革落地,进口外购药械等自费可能性加大,

百万医疗险会出现更多契合医保改革的产品,比如近期推出的蓝医保好医好药版、尊享e生2025就是不错的例子。

已经把外购药械纳入保障范围,且不限社保目录,对消费者更有利。

中高端医疗险,本身受医保约束不大,所以变化不会特别大,正常迭代,

但想要提高就医自由度、舒适度,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具体产品可以👉点这里了解
2、重疾险

随着预定利率下调、第四套生命表落地,重疾险价格会略有上涨。

目前在售的重疾险,大概率是未来许多年内,产品的地板价了。

所以,有重疾险配置需求的朋友,一定要尽早安排。

3、定期寿险

虽然说第四套生命表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定期寿险目前的定价,已经走的是极致性价比路线,

所以再降低的可能性和幅度,都不会太大。

大家按照正常节奏安排即可。

4、意外险

1年前意外险变化都不会很大,按需正常购买即可。

再看看储蓄险,比如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分红险,

虽然目前暂时保住了2.5%预定利率,但随着大环境利率持续下行影响,

未来保险预定利率大趋势,依然可能走低。

所以建议大家有理财、储蓄、养老等规划的朋友,也要抓住高预定利率时代,尽早配置。

一旦预定利率持续走低,保司开发增额终身寿险的积极性也没那么高了,

可能这类产品,以后会越来越稀少,分红型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关于2024年保险的回顾,我们就写到这里,

2025年,我们继续一起加油前行!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个“”或者“在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回复“关注“领礼物
加规划师微信,立即咨询👇
猛戳“阅读原文”,方案定制限时免费

奶爸保选险
600W+用户信赖的保险平台,让买保险更简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