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难免会听到孩子做出一些比较负面的评价,比如:
“我摔倒了”;
“我没做完题;”
“我看到有人随地吐痰”
听到孩子这样直白地指出问题,有的父母毫不在意,也有的父母心头一急——
孩子怎么说话直愣愣的?
难道我养出了一个情商很低的孩子?
就算反复劝告孩子“要看场合说话”,孩子也还是憨憨的直来直去,不讨周围人喜欢,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一句小小的评价,怎么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呢?
父母又该如何支持孩子更有自信?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答案。
说话太直,让孩子变得孤零零
前几天,朋友家6岁的小沫和我孩子聊作业,那是一道十位数的加减法,我孩子刚开始读题,小沫就说:“这道题很难,你要努力做出来。”
孩子提出一种解题思路,小沫说:“老师不是这么教的,你这是错的。”
孩子思考有没有其他解法,小沫说:“好慢啊,哥哥,你是不是解不出来?”
孩子有些急,脸都涨红了,我赶紧找借口转移话题。
挂了电话,孩子委屈地问我:“妈妈,小沫是不是不喜欢我啊?不然他为什么那么说?”
我一时不知如何解释,因为我知道,问题不在小沫,主要出在他妈妈身上。
小沫妈妈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经常打电话对下属发布指令:“你现在就去办”;“你马上把这件事做了”、“你必须给我完成”……
她会关注对方的进度,不断催促:“赶紧做”、“不要拖”、“还没办完吗?”
同时不断评价对方的工作方式是否合适。
孩子常被她带在身边,耳濡目染学会了这种表达方式,跟同龄人玩耍时,也喜欢直接做出评判。
这种表达方式就像一把剑,刺痛了别人,令伙伴觉得小沫不喜欢自己,慢慢疏远他。
而由于总被伙伴误解,小沫也总是孤零零一个人。
我们身边很多父母,都像小沫妈妈一样直来直去。
说话直接一点,不假思索表达清楚意思,可以最高效达成目标,省了双方的时间精力。
这样做有好处,但面对孩子也这样,难免会被模仿吸收,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处世风格:
直接、粗暴地对它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给周围伙伴不知不觉造成压力。
孩子这样做,通常会给周围伙伴带来一种体验:
他这么直接指出我的问题,是因为不喜欢我;
他总是否定我,是因为不想跟我在一起玩耍。
就像小沫,其实很想跟我孩子一起玩,但他的表达方式,让我孩子觉得他不喜欢自己。
体验层面上,我孩子感到和小沫交朋友感到有压力。
于是下意识疏远他,离开会让自己感到压力的环境。
父母太直接,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这种表达方式,不止影响孩子交朋友,也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小沫妈妈和孩子相处时,也总是直接做出评价,比如指出孩子的问题,督促孩子改变。
体验层面上,小沫也对妈妈的话感到有压力。
比如小沫做作业时,常常停下笔,自言自语:“这道题我以前做过的”;“这道题很简单的”;“写字要一笔一划地写”……
这是因为,小沫妈妈平时就是这样对小沫说话的,小沫吸收了妈妈的说话风格,内化成一种自我对话风格。
而这种自我对话风格,也会因为直接、粗暴的表达方式,对小沫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不知不觉带来压力。
所以,自言自语完,小沫会不想写作业,烦躁不安、东看西看。
父母直接、粗暴的表达方式,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成长压力。
当孩子习惯直来直去,就如同揣着一颗不定时炸弹,时不时会被关键词引爆,带来疼痛感。
如果,父母能洞察到这一点,并做出适当调整,这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而想要引导孩子减轻压力,我们首先要明白:比起直接的“明示”,孩子更需要学会婉转的“暗示”。
当我们想要对孩子做出评价时,不妨先问问自己:
我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希望孩子听话一点,成绩好一点。
我的话能不能达成目的?孩子会不会把这些话听进心里?
某种表达方式是否对孩子造成压力,常常和孩子能否内化指令有关。
就像小沫,对他来说“评价”这种表达方式太讲究逻辑性了,他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无法解读评价内容的逻辑和对错。
也就是说,妈妈做出的评价,他其实听不懂也不理解。
不知道“这道题我以前做过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懂父母其实是想表达:这道题既然做过了,这次应该能很快做出来。
他只会模仿这种表达方式,生搬硬套到自己的生活场景里。
意识层面上,孩子会对此感到有压力,也会给别人压力,但不知道该怎么调整。
潜意识层面上,孩子体验到一种严厉的审判感,注意力因此被分散,无法投入到真正该做的事情上。
改变的关键,就在孩子的潜意识层面,父母能否用一种更容易被孩子内化的表达方式,来帮助孩子模仿和吸收一些好的东西?
暗示,可以有效改变潜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对“潜意识”下过一个定义:
“潜意识是在我们的意识底下存在的一种潜藏的神秘力量……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意识控制潜意识,潜意识又对意识有重要影响。”
心理学家爱弥儿.柯尔利用潜意识,发明了一种更容易被人吸收、内化的表达方式。
面对一些萎靡不振的患者,他会要求他们:每天早晚都躺在椅子上,自言自语这句话20遍:“每一天,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人的潜意识会把这些话记录下来,被动放松地保留这个“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的愿望,从而让身体真的变好,越来越有精神。
柯尔把这种治疗方式称为“安慰剂疗法”,本质其实是运用心理暗示的力量,把一些直接表达出来不容易被人听进心里的话,用暗示的方式植入人的大脑里。
暗示的效果,时常比直接表达强很多。
因为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不容易给人造成压力,因此不知不觉就被人吸收内化,融入到潜意识里,进而影响意识,由内而外的对人产生影响。
很多父母以为教孩子明事理,就是跟他讲清楚道理,就算现在不懂事,长大了也会懂的。
可实际上,孩子早年潜意识层面刻下的东西,会对成年后的价值观、处世观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哪怕意识层面知道某些观念不太对,也不容易改过来。
比如“直接”的说话方式,时常会让孩子在人际关系里吃亏,孩子也知道不对,但总是下意识就这样说了,得花很大力气才能有所改变。
而那些通过“安慰剂疗法”等心理暗示,植入孩子潜意识里的好的东西,时常会对孩子的童年、青年、中年乃至老年,都产生比较多的积极影响。
六六是我的小学同学,他小时候有一个习惯:做不出题、老师抽查背书的时候,会摸着两边耳朵说:“头头变巧巧”。
上课被老师抽起来回答问题,紧张得说不出话时,他也会这样做,做完就平静很多,可以正常回答问题了。
而他的这个习惯,来自他奶奶平时陪他写作业时,他有解答不出来的问题,问奶奶,奶奶也解答不出来,就会摸着他的脑袋说“头头变巧巧”。
奶奶或许权当是个安慰,但这句话对六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无论他心情有多烦躁不安,只要一说这句话,很快就感到自己好像真的聪明了一些,更自信了一些。
后来,六六长大了,成为全班最有出息的一个人:三次创业,其中一次成功了,如今年薪百万。
我问他:“你创业失败了两次,怎么还有勇气尝试第三次?”
六六说:“我对失败没有那么计较,主要是因为小时候,每次遇到什么挫折,我都会告诉自己——”
我俩异口同声说:“头头变巧巧。”
孩子会吸收内化眼前的一切,但会下意识多吸收接近儿童思维模式、不会让自己感到压力、能够带来舒服愉悦的部分。
意识层面上,他们不了解这部分到底哪里好;
但潜意识层面上,他们亲近这些部分,这些部分在他们心里是重量的,并且随着暗示次数增加,越来越有重量。
从六六身上中我发现,心理暗示能有效解决孩子的内耗。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不去做评价,而是对孩子说一些婉转、间接的暗示,比如“你会越来越好的”。
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难”上面移开,移到“好”上面来,关注这种“好”带来的愉悦感,进而减轻“难”带来的压力。
想要让孩子更有力量和信心,父母不妨多跟孩子说说这种“鸡汤”。
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靠直接完成父母下达的目标,而是靠无数次暗中推动自己的力量,来一点点清楚成长路上的障碍。
直接的明示,沟通起来最省时省力;
但安慰与暗示,更能陪着孩子一步步往前走,走出最好的状态。
【在看】+【转发】,愿你的话语成为支持孩子的力量,陪伴他排除万难,茁壮成长!
心理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心理学
不仅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视野 也能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用心理学改变生活》
用心理学的眼光看世界
在本公众号里回复 心理学入门
即可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