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河北义军对抗叛军,被推为盟主,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早年书法受外祖家殷氏、张旭影响,广汲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之营养,融会贯通,形成其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在中国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为百世之宗。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合称为“颜筋柳骨”。在这一阶段,颜真卿处于打磨和探索书法基础的时期。他的书法行笔稳健沉着,结体端庄整密,改变了汉代以来的瘦长型,为方正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多宝塔》。这一阶段是颜真卿书法风格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他经历了安史之乱,个人的经历和思想认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法加强了腕力,行笔为中锋运行、圆转藏锋,笔画为蚕头燕尾、横细竖粗,结体方正端庄、稳健厚重,颜体形神兼具,已逐渐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金天王庙题名》。在这一阶段,颜真卿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书法古朴而老辣,活泼而豪迈,圆润而丰腴,尽显筋肉丰满、浑厚有力的气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颜勤礼碑》和《颜家庙碑》。
苍 劲 古 朴,大 气 磅 礴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晚年重要作品,书于大历六年(771年),时年六十三岁。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原石在江西临川,明代遭雷击火焚而毁,有拓本行世。碑文记述了麻姑山仙女和仙人王平方相会的神话故事。
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浑厚,开阔雄壮,布局充实,大气磅,被历代书家誉之为“天下第一楷书”,是颜真卿代表作之一,也是“颜书各碑之冠”。风格上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无明显粗细变化,结构上重心偏低,例如“华”"亚”矮胖萌,平画宽结。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刻于唐大历六年(771年)湖南祁阳浯溪崖壁。全文21行,每行21字(一说20字),字径约15厘米,是颜真卿传世作品中字迹最大者之一。碑文记载了平安史之乱后的历史变迁,歌颂大唐中兴。此碑书法雄健有力,气势恢宏,既有汉隶的雄放,又不失魏晋的庄严,被历代书家赞誉。宋黄庭坚诗云:“大字无过《瘞鹤铭》,晚有名崖颂中兴”。圆 健 浑 厚,古 拙 老 辣
——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
《八关斋会报德记》是颜真卿于唐代大历七年(772年)所书的碑文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该碑文刻在八面石幢上,记录了宋州(今商丘)百姓为感谢田神功解救宋州危难而举办的祈福盛会。
碑文字体圆健浑厚,内容矫健奔放,具有极高的书法和史料价值。然而,此碑在唐武宗时因灭佛而遭毁,后由郡守崔倬于唐大中五年(851年)根据拓本补全。历经劫难,现存于商丘博物馆。
端 庄 遒 劲,古 朴 苍 郁
——颜真卿《右丞相宋璟碑》
《右丞相宋璟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右丞相宋璟碑》,碑”,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为纪念名相宋璟所立。此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高4.2米(碑身2.85米),宽1.47米,厚0.42米,四面刻字,皆为楷书,共三千六百一十三字,尽述宋璟历仕六朝、刚直不阿的荣耀事迹。
碑额篆书“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20字,碑文由颜真卿撰文并书,体现了其晚年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被后世誉为“人、文、书三绝”碑。2006年,此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该书“微信公众号商城”缺货,可通过其它渠道购买。《干禄字书》是唐代颜元孙撰、颜真卿书写的楷书石刻,立于大历九年(774年),旨在规范汉字书写12。全书以四声隶字,排比二百六部每字分俗、通、正三体,详核字体。颜真卿书写时已66岁,笔法持重舒和,结构方正严谨,朴拙静穆,具有“年高笔老,风力道厚”的特色。此书不仅体现了唐代正字学的成果,促进了文字的统一与传播,同时也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端庄雄伟、宽舒静穆的书法风格。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的楷书代表作,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此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立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1922年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12。碑文四面刻字,现存三面,共1600余字,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及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其书法风格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代表了盛唐审美风尚,是“颜体”楷书艺术的巅峰之作。雄 浑 博 大,筋 道 浮 雕
——颜真卿《马璘新庙碑》
《马璘新庙碑》,全称《扶风郡王马璘新庙碑》,是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刻立的一块碑石,由程浩撰文,颜真卿71岁时书丹,韩秀实题额。此碑楷书,碑文记录了唐朝名将马璘的功绩。碑石已残损,现存于西安碑林。尽管残损不清,但从尚存的文字中,仍能看出颜真卿晚年书风的遗韵雄风,是“颜体”成熟时期的作品。
碑文字体雄浑博大,用笔呈颜体特征,横细竖粗,对称式结构,笔力雄强浑厚,具有浮雕感和“筋”的味道,呈庙堂之气。
*该书“微信公众号商城”缺货,可通过其它渠道购买。
《颜氏家庙碑》是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所立,碑文由颜真卿亲自撰文并书写,李阳冰篆额。该碑高338厘米,宽176厘米,四面环刻,碑阳24行,每行47字;碑阴和两侧各有6行,每行52字。碑文详细记载了颜氏家族世系及颜惟贞的仕宦经历。《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72岁时的作品,笔力雄健,结体庄密,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其传世碑刻中的最后巨作,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自书告身帖》是颜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自书的楷书杰作,共33行,253字(一说386字),现藏于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此帖是颜真卿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自书的告身,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被誉为“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结体宽舒伟岸,用笔丰肥古劲,寓巧于拙,字多藏锋下笔,点画偏于圆,反映出颜书的丰采。此帖历来被视为颜真卿的真迹,是后人学习楷书不可多得的良范。